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数学教案 > 一年级上册

第4课时 分与合-教学设计

编号ID:3366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33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10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第4课时 分 与 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0~21页内容。
内容简析
一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也就是说几和几可以组成这个数。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与合的概念,通过有序思考掌握分与合的规律。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的组成的含义,掌握2~5各数的组成。
2. 体会数的组成,为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教法与学法
1. 本课时教学时,教师要利用从温馨小院的情景中抽取的例题情景,即“将5个玉米分成2堆,有几种情况?”来提出研讨的问题,在课间中用实物图给予清晰展示,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数的组成。
2. 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并用符号一对一地表示摆放的多种情况,清楚、明了地理解和记忆数的组成。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多媒体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画面里,1座大房子门前有2把椅子,爸爸端着3个萝卜,小院里的地上有4个南瓜,菜地里有4棵向日葵……最后画面定格:石桌上的5个玉米。教师导语:现在要把5个玉米分成2堆,有几种情况?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利用课件中温馨小院的情景,把生活情景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珍爱劳动果实的教育,贴切自然。】
谈话导入法:教师出示教材情景图:同学们,我们看到石桌上放着5个玉米,现在要把它们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呢?动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吧!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通过教师谈话引导,导入课题亲切、自然。】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4的分与合。
和学生共同观察教材第20页的情景图,提取图中信息,并找出待解决问题。
(1) 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①有5个。
②要分成两堆。
(2) 提出问题:把5个分成两堆,有几种情况?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利用学具操作,学习新知。
(1) 教师引导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把5分成两部分有几种方法,尝试从1和4组成开始,左边增加1,右边就减少1……
①方法一:一边放1个,那么另一边就放剩下的4个。
如图 :     
②方法二:一边放2个,那么另一边就放剩下的3个。
如图:     
③方法三:一边放3个,那么另一边就放剩下的2个。
如图:     
④方法四:一边放4个,那么另一边就放剩下的1个。
如图:
(2) 小结:5的分与合的表示式:  。对比和、和,可以发现这两种方法是相同的。
教法提示:  教学时,指导学生利用小棒自己摆一摆,摆几种情况皆可,通过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出5的分与合有4种情况。
【品析:通过摆小棒,让学生自己参与对5的组成的探究:即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从1和几开始分不容易重复和遗漏。】
◎顺承5的分与合,研学4的分与合。
在总结完5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老师提出问题:4的分与合是怎样的?
(1) 和学生共同观察教材第20页试一试中的情景图,提取图中信息。
①有4朵。
②分成两堆。
(2) 提出问题:把4朵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品析: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红花,来认识4的组成,使数学知识更贴近生活场景。】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利用学具操作,学习新知。
(1) 教师引导学生在原有5根小棒的基础上,再减去1根小棒,主动探究4根小棒分成两部分怎么分,教师巡视指导。
(2) 总结4的分与合的方法。
①一边放1个,那另一边就放剩下的3个,所以4的
分与合表示式为:
②学生主动探究得出4的分与合的其他表示式,如下图:

(3) 小结:4的分与合的表示式:   
方法提示: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要从1开始有序地进行分解,才不会重复和遗漏。
【品析:通过摆小棒,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深入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本课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5的分与合表示式写成如:   ,行吗?
  学生在一起讨论,联系上面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只要正确表示出5的组成,不管用什么方式表示出来都行,但要注意不要重复或遗漏。
【品析:对于数的组成不要拘泥于形式,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不造成重复或遗漏,表示的方式可以灵活一些。】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回顾学过的内容,知道一个数分成几和几,可以将这个数先分成1和几,然后依次分成2和几……最后分成几和1。然后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
  5以内数的加法有几种计算方法?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的内容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操作与合作讨论中掌握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使学生动静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分 与 合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