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上册

1长度单位 第4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编号ID:3628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12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1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内容及练习一第8、9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正确选取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1.使学生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体会选用合适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

【复习导入】
前面几节课中,我们认识了厘米和米,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量一些物体的长度了,那请同学们来想一想,如果我们用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去量教室的长、操场的长,用米这个长度单位去量铅笔的长、文具盒的长,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进行新课】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1)学生活动:将全班分成两组。
①一组用米尺测铅笔的长、文具盒的长(可选取其它较小物体);另一组用厘米刻度尺测黑板的长、教室的长(可选取其它较长物体)。
同学们分别交流感受。
②两组同学互换米尺和厘米刻度尺,再分别测量各组物体的长。
(2)看一看,想一想:两次测量的结果是否相同,哪种方法更简便呢?
引导学生说出测较长物体的长度用米尺,测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刻度尺更好,并板书。
教师鼓励学生的发言,并总结。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要先估量物体的长度,选取合适的单位,并用相应单位的尺子测量。
【课堂作业】
1.帮助小明把日记上的(   )填上。
我的新家
今天,我们搬新家了。我的新家在十三楼,可高了,大概有40(   )高呢。我最喜欢我的新卧室了,妈妈帮我买了一张长2(   ),宽180(   )的大床,旁边放了一张高80(   )的书桌,桌子上还有爸爸送我的礼物,一本厚5(   )的字典和一个长18(   )的文具盒。以后,我每天都会在这里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2.填上合适的单位。
大树高12(   )课桌高75(   )
床长2(   )橡皮长2(   )
黑板长4(   ),宽1(   )
洋娃娃高40(   ),小明高128(   ),小明高1(   )28(   )
教室长9(   ),宽6(   ),高3(   )
3.填一填。
1米=(   )厘米   5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8米=(   )厘米   200厘米=(   )米
15厘米+8厘米=(   )厘米
4.课本练习一的第8题。
答案:1.米  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2.米  厘米  米厘  米  米  米  厘米  厘米  米  厘米  米米  米
3.100  5  300  7  800  2  23
4.(1)不对  厘米(2)对(3)不对  米(4)不对  厘米(5)对(6)不对  米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对你们有什么帮助吗?你们觉得它有什么用呢?
小结:今天这节课,通过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我们认识到了选择合适单位的必要性,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活动,把本节课所研究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课后作业】
1.课本练习一的第9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4课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本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提出,应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探索创造的欲望。本着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创设了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长和用米尺量铅笔长的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一下子激发出学习的欲望。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为他们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奠定基础。
当学生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测量的结果发现告诉大家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很快发现两种有冲突的情况:一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尺子不一样,测量时的操作方法可能不同;二是虽然用的是不同的尺子,测量的结果却相同。由此引起了学生们的认知冲突,学生就对“选取合适长度单位”有了想要进一步探究下去的欲望,就渴望探索出一种方法,解决这种冲突。而这时,学生内心都想要成功,想要成为第一个发现者,就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动手操作,学生们都明白了测量不同的物体长度要选用合适的尺子。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选取合适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们对知识探究的热情和主动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的成功。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比划、测量、讨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将所学新知识不断内化为自己的“经历”、“体验”,建构起知识体系,而且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二指肠的由来
人吃下去的食物,首先由食道进入胃里,然后便来到小肠最粗壮的一段——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有多长?大约30厘米。过去人们以为,这长度相当于12个手指头并列起来那么宽,其名称便由此而来。
可是,如果我们计算一下,将30厘米除以12,一个手指的宽度应是2.5厘米,这是相当粗大的。也许有人认为,这大概是以外国人的大拇指为标准算出来的。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