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上册

第1课时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编号ID:3651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17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1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1课时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页及第2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竖式的简便写法。
2.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题目的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

【复习导入】
1.口算
(1)10+9+4=     6+5+4=     50+3+4=     12+8+2=
(2)60-20-3016-8-4=     32-30-2=     30-20-5=
2.讨论
(1)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连加或连减)
(2)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都是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稍复杂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连加
1.学习例1
(1)导入
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二(1)班的同学去帮助收南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3)汇报交流。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34=62(个)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34+22=56(个)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22=50(个)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
34-28=6(个)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
34-22=12(个)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34+22=84(个)
(4)讨论:计算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用加法计算,列的算式是28+34+22。这个连加算式你是怎样算的?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6)讨论:这3种竖式计算的写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写法?为什么?
(7)小结:连加算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往右算,第二种写法比较简便,因为它把两个竖式合写成了一个竖式,第3个竖式也简便,但容易算错。
知识点2  连减
2.学习例2
(1)出示例2。
我们一共摘了84个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
(2)学生尝试列式,并计算。
(3)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方法一:84-40-26=18(个)

(4)讨论:连减算式应怎样算?你认为哪种写法简便?为什么?
(5)小结:连减算式应从左往右算,第二种写法简便,因为它把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
(6)讨论:上面这道题要求还剩多少个南瓜,还可以先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7)小结: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了多少个,再算剩下多少个。列式:40+26=66(个),84-66=18(个)
【课堂作业】
1.算一算,填一填。

2.课本第28页上面的“做一做”。
3.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和填在括号里。

答案:1.70  88;45  19;53  78;48   29
2.做一做第1题90  88  86
做一做第2题2  28  22
3.略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收获?
小结:重点让学生说说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课后作业】
1.课本练习五的1、2、3、4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1课时连加连减
从左往右算



在连加、连减的计算教学时,要注意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供充分的交流时间与空间,并提出合作学习的明确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地将个性化的见解充分地展现出来,让不同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擦出火花,给每个人以启发,促进不同的个体得到共同的提高,实现算法的优化。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