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上册

第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编号ID:3671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8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1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2、3的乘法口诀
课题 2、3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教学,力求让学生自主编制出乘法口诀,因此在设计上,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并在小组讨论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新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教材第54页例2的情境图,然后根据图意一一列出算式,按照算式试着编制出乘法口诀。学生掌握了编制口诀的方法后,在编制3、4的乘法口诀过程中,逐步放手,让学生按照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编制。整个教学过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习目标 1.熟记2、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计算相关的乘法算式,提高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经历2、3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 1.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熟记2、3的乘法口诀。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5的乘法口诀。
(开火车对口令)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2、3的乘法口诀。(板书:2、3的乘法口诀)
3.谁能根据我们玩的“借手”的游戏,自创一个游戏,把2的乘法口诀编出来? 1.按照顺序分别对5的乘法口诀。
2.学生读课题,弄清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学生以组为单位,尝试自编游戏,试编2的乘法口诀。
预设:
(1)我有2只灵巧的手。
(2)一人有2只明亮的眼,2人有4只明亮的眼…… 1.把口诀填完整。
二五(一十)
(四)五二十
(三)五十五
五五(二十五)
三三(得九)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二四(得八)
二三(得六)
一五(得五)

2.计算并写出口诀。
2×3=6
口诀:二三得六
2×2=4
口诀:二二得四
3×3=9
口诀:三三得九
2×1=2
口诀:一二得二
3×1=3
口诀:一三得三

3.看图写两个乘法算式。

2×3=6
3×2=6

4.读口诀写算式。
二三得六
2×3=6
3×2=6
三五十五
3×5=15
5×3=15
一二得二
1×2=2
2×1=2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教学教材第54页例2。
(1)课件出示例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问:一副球拍有几个?
(2)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3)编制2的乘法口诀。
师:1个2等于2,我们可以编制出哪句口诀呢?(板书:一二得二)
(4)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并提问:两副球拍一共有几个呢?怎样列出乘法算式?你能编制出一句口诀吗?
2.教学教材第54页例3。
(1)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每组有几个气球?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如何用乘法
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出一句什么样的口诀?
(2)运用上面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编制二三、三三的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记忆3的乘法口诀。 1.(1)根据教师的提问,观察情境图,回答一副球拍有2个。
体会问题的含义
(2)相互交流题意,列出乘法算式,并说明列式理由。
预设:2×1=2或1×2=2。
(3)根据乘法算式,试着编制口诀。
预设:一二得二。
(4)按照教师的提问思考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试着编制出乘法口诀。
预设:
生1:列式为2×2=4。
生2:口诀为二二得四。
2.(1)观察并思考,列出算式,试着列出算式,并编制乘法口诀。
算式:1×3=3或3×1=3
口诀:一三得三。
(2)按照以上归纳口诀的方法,自主归纳出: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3)朗诵3的乘法口诀并进行记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一”教材第56页的第1题。
3.填一填。
5×3=□
□×5=10
□×5=25
□×2=10
3×□=9
2×3=□ 1.(1)第1题,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
(2)第2题应提醒学生认真看图、写出算式并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2.学生先独立做,然后小组内交流、点名汇报、集体订正。
3.学生先独立做,再集体展示,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自主发展、自由发散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总结口诀、理解口诀,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3的乘法口诀教学,在环节设计上跨度较大,在学生操作基础上,能让学生大胆猜想,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编出口诀,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探索、体验,这样不仅有助于对口诀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