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2及练习九第5~14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实物图,使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
3.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感受生活中有许多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帮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图片。
【复习导入】
1.读一读。
7×4 4×2 3×3 2×6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 )×( )
8+8+8+8=( )×( )
4+4+4+4+4=( )×( )
2+2+2+2+2+2=( )×( )
3.看图列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
或( )×( )=( )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意义。(出示课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 认识乘法
1.学习例2。
(1)创设情境。
师:大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动物运动会,开幕式马上就要开始了,大象伯伯发给小羊、小鹿、小狗各一束彩色气球。小猪很好奇,它在数大象伯伯发了多少个气球,你能帮助小猪算一算吗?
电脑显示:
(2)讨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怎样列式计算。
加法算式:5+5+5=15
乘法算式:5×3或3×5
(3)引导学生求“5×3=?”或“3×5=?”。
(4)提问:
①“3×5”或“5×3”中的相同加数是几?(5)
②有几个相同加数?(3)
③“3×5”或“5×3”表示几个几相加?(3个5相加)
④“3×5”或“5×3”的积是多少?
⑤因此知道“3×5”等于几?“5×3”等于几?
(5)小结:3×5=155×3=15
(6)认识乘数和积。
提问:3、5、15这3个数在算式3×5=15或5×3=15中分别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自学课本后回答。
小结:3和5在3×5=15或5×3=15中都叫乘数,15叫做积。
同桌互相说一说,下面算式中哪个是乘数,哪个是积。
7×8=56 5×6=30
4×8=32 2×3=6
2.讲解练习九第七题。
(1)出示情景图,说一说图意是什么?
一共有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讨论: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有几种不同的列式计算方式?
(3)汇报交流,小结。
加法算式:3+3+3=9
乘法算式:3×3=9
(4)讨论:你喜欢哪种列式计算方法?为什么?
(5)小结:列乘法算式简便。
(6)小组讨论:怎样才能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呢?
(7)小结:
①看,相同加数是几。(3)
②数,有几个相同加数。(3个3)
③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3×3)
(8)应用:看图列乘法算式。
( )×( )或( )×( )
( )×( )或( )×( )
【课堂作业】
1.课本第48页“做一做”第3题。
2.根据图意填空。
( )个( )或( )个( )
( )×( )=( )
或( )×( )=( )
3~5.课本练习九的5、6、8题。
答案:1.7×5或5×7
15×3或3×15
2.2个5或5个2
2×5=10或5×2=10
3.3个2 3×2 三乘二
2个3 2×3 二乘三
4.(1)24(2)24
5.5+5+5=15
5×3=15或3×5=15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几个几相加就写成几乘几。
【课后作业】
1.课本练习九的9~11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 练习课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从定义上看,它应包含两个意思,即“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简便运算”。而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只重视乘法算式的意义,而忽视它的简洁,只是简单的说一句:“这样写很简便。”我们知道,学生不应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应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教师简单的一句“简便”,很难使学生感受到乘法算式的简便,也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乘法。因此,我们要力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使学生体验到乘法算式的简便,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