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上册

第2课时 2、3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编号ID:3680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13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1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第2课时  2、3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的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体验2、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熟记2、3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应用2、3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体会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由加法到乘法,再到口诀的归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4.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重点难点】
1.熟记2、3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图片,小棒。

【复习导入】
1.抽查背诵5的乘法口诀。
2.口算。
2×5=   3×5=   5×5=   5×2=
1×5=   4×5=   5×4=   5×3=
3.看图填空。
☆☆☆☆☆☆
(    )个(    )是(    )。(    )×(    )
□□□□□□□□□
(    )个(    )是(    )。(    )×(    )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诀。(出示课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  2、3的乘法口诀
1.学习例2。
师:运动会上,我们班的同学都积极参加了各项运动,其中报名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2人,那我们需要准备几个球拍,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好吗?
出示例2,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有2副球拍,每副球拍有2个)
提问:一副球拍有2个拍子,表示几个2?用乘法怎样计算?你能编出口诀吗?
小结:1×2=2   口诀:一二得二
提问:两副球拍有几个拍子呢?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编出口诀吗?
小结:2×2=4   口诀:二二得四。
齐读2的乘法口诀,记忆口诀。
2.学习例3。
师:出示情景图。
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3把气球,每把有3个)
提问:一把气球有3个,表示几个3?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怎样编口诀?
汇报交流、总结。
1×3=3   口诀:一三得三
提问:两把气球有几个呢?3把呢?小组合作编出3的乘法口诀。
2×3=6   口诀:二三得六
3×3=9   口诀:三三得九
数一数: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自己小声读一读。
齐读3的乘法口诀,记忆口诀。
【课堂作业】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三(    )   一三(    )
一二(    )   三三(    )
二二(    )   一五(    )
2.算一算,填一填。
2×3=               1×3=
3×2=               3×1=
口诀:             口诀:           

1×2=              3×3=
2×1=              口诀:              
口诀:           
3.看图填等式。

□○□=□(只)

□○□=□(元)
答案:1.二三得六  一三得三   一二得二
三三得九   二二得四   一五得五
2.二三得六   一三得三   一二得二   三三得九
3.2×3=6   2×2=4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教师着重检查学生的2、3的乘法口诀的熟记情况。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  2、3的乘法口诀
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1×2=2  2×2=4   
2×1=2
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1×3=3   2×3=6   3×3=9
3×1=3   3×2=6

2、3的乘法口诀涉及的连加求和简单,学生又有学过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教学时让学生借助实物图列出乘法算式再自编乘法口诀。教师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的兴趣也很浓。

“小九九”的由来
现在小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为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小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没有进位制,原则上需要无限大的乘法表,因此不可能有九九表。例如希腊乘法表列出7×8,70×8,700×8,7000×8……。相比之下,由于九九表基于十进位制,7×8=56,70×8=560,700×8=5600,7000×8=56000,只需7×8=56一项代表。古埃及没有乘法表。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是通过累次叠加法来计算乘积的。例如计算:5×13,先将13+13得26,再叠加26+26=52,然后再加上13得65。巴比伦算术有进位制,比希腊等几个国家有很大的进步。不过巴比伦算术采用60进位制,原则上一个“59×59”乘法表需要59*60/2=1770项;由于“59×59”乘法表太庞大,巴比伦人从来不用类似于九九表的“乘法表”。考古学家也从来没有发现类似于九九表的“59×59”乘法表。不过,考古学家发现巴比伦人用独特的1×1=1,2×2=4,3×3=9……7×7=49,……9×9=81……16×16=256……59×59=3481的“平方表”。要计算两个数,a,b的乘积,巴比伦人则依靠他们最擅长的代数学,a×b=[(a+b)×(a+b)-a×a-b×b]/2。例如7×9=[(7+9)×(7+9)-7×7-9×9]/2=(256-49-81)/2=126/2=63。古玛雅人用20进位制,跟现代世界通用的十进位制最接近。一个19×19乘法表有190项,比九九表的45项虽然大三倍多,但比巴比伦方法还是简便得多。可是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玛雅乘法表。用乘法表进行乘法运算,并非进位制的必然结果。巴比伦有进位制,但它们并没有发明或使用九九表式的乘法表,而是发明用平方表法计算乘积。玛雅人的数学是西半球古文明中最先进的,用20进位制,但也没有发明乘法表。可见从进位制到乘法表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