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 精华版教案
编号ID:115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6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0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学好汉语拼音,学好中国文化。
语言运用:能够准确读出学习要求,认识对应的汉字。
思维能力:通过相同的偏旁来理解汉字的含义,归类识字。
审美创造:学习积累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
课前解析
语文园地二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编排了5条学习要求,旨在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学习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增加识字量。“字词句运用”有三部分内容:一是“找一找,连一连”,旨在复习巩固第一单元的字母表,为第三单元学习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二是“读一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渗透“形旁表义”的规律,学习运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三是“你在商店买东西时认识了哪些字”,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以此引导学生多途径识字。“日积月累”编排了古诗《寻隐者不遇》,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积累经典诗文。“和大人一起读”编排了一篇散文《快乐的节日》,引导学生热爱朗读,热爱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认、连”等8个生字,会写“写、认”2个字;正确认读学习要求。(重、难点)
2.在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基础上,正确认读每一个大小写字母,能将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一一对应。
3.通过独体字“日”“土”加上部件组成新字的练习,巩固已学生字。(重、难点)
4.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5.朗读、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
6.和大人一起读散文《快乐的节日》,感受节日的快乐。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正确认读“认、连”等8个生字,会写“写、认”2个字;正确认读学习要求。
2.在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基础上,正确认读每一个大小写字母,能将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一一对应。
3.通过独体字“日”“土”加上部件组成新字的练习,巩固已学生字。
4.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一、学习“识字加油站”
1.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二,一起走进识字加油站。(出示课件3)
学生自由读,教师点评,并提出要求:边读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我们学习时会看到的要求。
预设2:我发现这些字会出现在语文书里。
教师指导:对,这些都是学习要求。认识理解了学习要求,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认读生字。(出示课件4~7)
“连”和“选”都是半包围结构,可以组词为“连忙、相连”“选择、选拔”。
“圈”是全包围结构,可以组词为“圆圈、圈画”。
教师给学生布置自由读词语的学习任务,并指名让学生朗读,适时点评。
教师指导:“认、涂、填、试、练”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它们。学习要求很重要,所以这些字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写、认”,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笔画。(出示课件8、9)
学生书空并口头组词。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通过教师的引领,把读词与学习要求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热情。
4.教师引导:你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词组吗?(出示课件10)
预设:读一读,记一记……
二、学习“字词句运用”
1.找一找,连一连。
教师过渡:刚才的生字我们已经掌握了,那大家还会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吗?(出示课件11)
教师指名让学生按顺序背诵。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字母大小写的规律。
总结规律:大小写字形完全相同的有“C”和“c”,“O”和“o”等;有些细微变化的有“F”和“f”,“T”和“t”等;差别很大的有“A”和“ɑ”,“B”和“b”等。
教师提醒:字母表中一些字母的大小写差别很大,同学们要记清楚。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找朋友”游戏。(出示课件12)
2.读一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观察两组汉字,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13)
预设:每组汉字都有相同的部件。
(1)教师引导:同学们,读第一组汉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日+月就是“明”;日+生就是“星”;日+十就是“早”;阝+日就是“阳”。我发现第一组的字都含有“日”字。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日字旁的字,含日字旁的字表示的意思大多与时间有关。(出示课件14)
拓展其他含有日字旁的生字:晚、晨、旦、旭。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读第二组汉字,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15)
预设1:都有“土”字。
预设2:给“土”加了不同的偏旁。
教师点评:给“土”加偏旁可以组成新字,所以我们可以用“换一换”部首来识记新字。
拓展其他含有提土旁的生字:城、境、坊、塘。
3.你在商店买东西时认识了哪些字?和同学交流。
教师提问:你在商店买东西时都见过哪些词语呢?(出示课件16)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朗读课本中的三组词语。
师生互动,明确这三组词语的特点:第一组是学习用品,第二组是生活用品,第三组是服装。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朗读这三组词语,看图交流识字方法。(出示课件17~19)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拓展:你还在哪些地方认识了汉字?快来向同学们展示一下吧!(出示课件20~23)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积累古诗《寻隐者不遇》并背诵。
2.正确、流利地朗读《快乐的节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学习“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范读视频,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出示课件24)
教师指名让学生朗读古诗。
2.教师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者贾岛。(出示课件25)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大意。(出示课件26、27)
(1)解古诗题目:寻,寻找;隐者,隐士;不遇,没有遇到。题目的意思是到山上去寻找一位隐居的人,但是没有遇到他。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意思标注出停顿:寻/隐者/不遇。
(2)教师指名让学生交流古诗大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指导。
①学生交流前两句诗的大意:站在苍松下,我询问年少的学童,他对我说,师傅去山中采药了。
学生朗读前两句诗。
②学生交流后两句诗的大意:师傅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学生朗读后两句诗。
4.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节奏地朗读诗句。
5.教师引导:想象着当时的情景,模仿诗人和童子,表演一下吧!(出示课件28)
预设学生演示,同学点评。
6.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诗人没有找到隐者,听到童子的这些话,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29)
预设:失望。
7.教师引导:知道了诗意,体会了诗情,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出示课件30)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中和诗人的情绪里,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熟读成诵。
二、学习“和大人一起读”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接下来老师再和大家一起读一首儿歌《快乐的节日》。这首儿歌也是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来听一听吧。(出示课件31)
1.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并引导:请大家边听歌曲边认字。
学生自主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课件32)
教师指名让学生朗读,随堂纠正读音。
2.教师引导:读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心情?
预设:十分开心、快乐。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要过快乐的节日了,他们会邀请谁参加呢?(出示课件33)
预设:小鸟、花儿、白杨树、叔叔阿姨们。
教师追问:小朋友们是怎么度过快乐的节日的呢?(出示课件34)
预设: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跳啊,跳啊,跳啊!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同桌比赛读、轮流读、打节拍读等,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4.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5)
5.教师布置作业:课堂上,大家朗诵得非常好,今天下课后,请和大人一起把儿歌读一读,学唱这首歌。(出示课件36)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加强了对儿歌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识字加油站”中,通过学习要求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字词句运用”中,我要求学生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字母的顺序,记住字母的大小写形式,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日积月累”与“和大人一起读”这两个环节中,我侧重引导学生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思,读后写。本堂课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通过他们自主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