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浪花
教学目标 1.认识“浪、迈”等12个生字,会写“玩、眼”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学习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预习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1.认识“浪、迈”等12个生字,会写“玩、眼、泪、它”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听过海浪的声音吗?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听一听吧!
3.指名读课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一朵朵,白花花,会跑步,会唱歌。沙滩上的浪花,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快乐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同时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圈出本课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检查交流情况,重点指导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词语,师生共同纠正字音,识记字形。
浪花 迈步 悄悄 眼泪 这次 送给 贝壳 小虾 装下 好像 淘气 娃娃
(2)识记字形。
①指导学生读准难读的字,如“浪、装、像”是后鼻音,“装”是翘舌音。
②学生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
③识字游戏-捡贝壳。
3.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认读生字。
4.指几名学生接龙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会写字)学生自主认读并口头组词,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把握生字的结构、笔顺及笔画。
2.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跟着做书空练习。
玩 左窄右宽。“ ”上紧下松,下横改提;“元”的撇穿插到“ ”中提的下方。
气 左窄右宽。“ ”上紧下松,下横改提;“元”的撇穿插到“ ”中提的下方。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4.投影展示优秀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评议指向关键笔画,学生再练写。
5.鼓励学生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读读写写。
四、整体感知,作业设计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学生感知课文的朗读节奏。
2.练习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互相检查朗读情况;分小组接力朗读课文,小组互评。
(3)配乐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伙伴们说话时的样子、动作。
3.(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内容。
4.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
5.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浪花的喜爱之情。
2.学习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玩“捡贝壳”游戏,巩固生字识记。
2.同桌合作,一人用6个会写字组词,一人听写词语;角色互换。
3.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浪花的淘气、可爱。
(1)(课件出示第一句话)引导学生想一想:“我”在玩什么?“我”有什么感受?
(2)学生:挖沙子、堆城堡,挖地道……
(3)圈出第1段里浪花的一系列动作,感受浪花的淘气、可爱。
(4)运用拟人,把朗读当成一个淘气的孩子,同“我”玩耍。
(5)画出直接体现“我”心情的句子,并照样子说一说。
2.朗读第2自然段,看看浪花又有什么可爱的表现呢?
(1)大声朗读第2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一读。
同桌互读互评。
(2)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浪花是怎样跑来的?
预设:浪花唱着笑着跑来了。
(3)朗读第2自然段,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浪花给“我”带来了什么?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朗读第2自然段时,注意“唱着笑着”要读出高兴、快乐的感觉。读“装不下啦”时,语调要向上扬。
(5)你觉得浪花像什么? 通过“唱、笑、跑、捧”这些动作,说明浪花更像个可爱的小娃娃。
3.学习第3自然段。
(1)浪花为什么会“跑去又跑来”?你觉得它像什么?
(2)指导朗读。(“又、淘气”要重读,突出浪花来回的次数和浪花的可爱)
(3)让我们带着对浪花的喜爱之情来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梳理结构。
2.课文小结。
3.课堂练习。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采用设置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开始时,我用海滩的图片导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畅所欲言。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走进课文。本课也有不足之处,关于对大自然的热爱拓展较少,如果多加一些森林、草原等不同自然风光的仿写、仿说,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