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下册

11 浪花 精华版教案

编号ID:95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8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0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品味有趣的语言,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景。
语言运用:能够通过加一加、换偏旁等方法自主识字。
思维能力:联系生活经验,读懂浪花带给“我”的快乐感受。
审美创造: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解析
《浪花》这篇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描写“我”与浪花一起玩耍的欢乐场面,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关注朗读:课文有多处轻声词组,朗读时教师需提示学生注意读好轻声,同时,课文还表达了作者快乐的心情,朗读时要带着快乐的心情来读。
关注识字写字: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换偏旁等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生字的起笔位置和行笔方向,注意握笔姿势和坐姿。
关注文章结构:课文共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的是浪花挠“我”的小脚丫,“我”笑出了眼泪;第2自然段写浪花送给“我”很多礼物;第3自然段把浪花想象成一个淘气的小娃娃。
教学目标
1.认识“浪、迈”等12个生字,会写“玩、眼”等6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学习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浪、迈”等12个生字,会写“玩、眼、泪、它”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第1自然段的内容,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浪花的喜爱之情。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听过海浪的声音吗?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听一听吧!(出示课件3)
教师过渡:同学们,大海美吗?浪花美吗?想去海边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美丽的大海、沙滩和浪花。(出示课件4)
(板书:浪花)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课文段落序号。(出示课件5)
预设:课文共有3个自然段。(出示课件6)
2.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出示课件7)
①学生带拼音齐读生字。教师指名让学生认读,指导学生读准难读的字,如“浪、装、像”是后鼻音,“装”是翘舌音。
②学生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出示课件8)
①学生先自由认读,再带拼音齐读。
②学生去掉拼音齐读。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9~11)
偏旁归类识字:浪 泪 淘
加一加:亻+象=像 辶+万=迈
换一换:蛙-虫+女=娃
字谜识字:一人一口,一半丝。(谜底:给)
联系生活识字:虾。
(4)识字游戏——浪花朵朵。(出示课件12)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教师出示第1自然段前三句,引导学生思考:“我”在沙滩上玩耍时,谁看见了?它是怎么来的?它做了什么?(出示课件13)
预设1:浪花看见了。
预设2:它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
预设3:它悄悄地挠“我”的小脚丫。
(板书:浪花和“我”一起玩耍)
教师引导学生表演“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使学生感受到浪花涌上沙滩时的响声很小。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这一句时,声音要轻一些。
教师提问:浪花真的挠了“我”的脚丫吗?“我”为什么会觉得“好痒啊”?
预设:当浪花轻轻地溅到脚上时,会让人感觉痒痒的。
教师指导朗读语气,引导学生自由练读,读出浪花的淘气。
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前三句。
2.教师出示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样笑的?(出示课件14)
预设: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
教师点拨:作者被浪花挠着痒,快乐地大笑,真是太开心了!你来读出作者的快乐吧!
3.教师总结: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悄悄地挠”“哗哗哗地笑着”,这是把浪花当作人来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浪花的喜爱。你们喜欢浪花吗?带着对浪花的喜爱之情读一读。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朗读第1自然段时,注意“轻轻的”“悄悄地”要读得轻一些,“哗哗哗”要读得重一些。(出示课件15)
学生自己读,同桌读,教师指名让学生读。
四、观察示范,练习书写
1.出示“玩、眼、泪、它”4个字,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学生书空。(出示课件16~19)
2.学生按照笔顺描红、练写生字。教师巡视评价,提醒学生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0、21)


1.会写“贝、气”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第2、3自然段的内容,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浪花的喜爱之情。
3.学习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词语。(出示课件22)
2.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篇课文,学习第2、3自然段。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大声朗读第2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一读。
同桌互读互评。
(2)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浪花是怎样跑来的?(出示课件23)
预设:浪花唱着笑着跑来了。
(3)教师出示课后第二题的第2组句子,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说一说更喜欢哪个句子。(出示课件24)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更喜欢第二句。第一句“浪花跑来了”很平淡;第二句增加了“唱着笑着”一词,既表现出浪花卷上来时发出的声音,又表达出“我”欢快的心情。
(4)朗读第2自然段,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浪花给“我”带来了什么?(出示课件25)
预设: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
(板书:浪花给“我”捧来贝壳和小虾)
(5)教师引导学生自由交流:你们还想让浪花带来什么?(出示课件26)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可爱的小螃蟹、绿绿的海藻、美丽的珊瑚。
(6)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朗读第2自然段时,注意“唱着笑着”要读出高兴、快乐的感觉。读“装不下啦”时,语调要向上扬。(出示课件27)
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浪花像什么?(出示课件28)
预设:淘气的小娃娃。
(板书:浪花就像淘气的小娃娃)
(2)教师出示课后第二题的第1组句子,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说一说更喜欢哪个句子。(出示课件29)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更喜欢第二句。第二句增加了“淘气的”一词,既表现了浪花的活泼可爱,又表达了“我”对浪花的喜爱之情。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朗读第3自然段时,重读“又”“淘气”,突出浪花来回的次数和浪花的可爱。朗读全文时,要读出对浪花的喜爱之情,要读得欢快、充满感情。(出示课件30)
(板书:快乐 喜爱)
三、观察示范,练习书写
1.出示“贝、气”2个字,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学生书空。(出示课件31、32)
2.学生按照笔顺描红、练写生字。教师巡视评价,提醒学生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四、梳理结构,课文小结
1.梳理结构。(出示课件33)
2.课文小结。(出示课件34)
五、拓展延伸,课堂演练
1.拓展延伸:歌曲《浪花》。(出示课件35)
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6、37)



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采用设置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开始时,我用海滩的图片导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畅所欲言。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走进课文。本课也有不足之处,关于对大自然的热爱拓展较少,如果多加一些森林、草原等不同自然风光的仿写、仿说,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