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滩、椰、壳”等9个生字;结合生活经历,借助想象,感受四组词
语所呈现的不同地貌和相应的自然风光。
2.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强调独体字的查字方法。
3.积累描写天气景象的8个四字词语,结合生活体会词语的意思,并尝试运
用一两个词语。
4.从语言、动作中感受雾、风的淘气,体会句子的有趣。
5.认真观察图画,了解图意,根据画面合理想象,能够写几句完整的话。
6.积累、背诵《数九歌》,读懂其中蕴含的气候知识,感受民俗文化。
7.喜欢阅读,逐渐掌握方法,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前准备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滩、椰、壳”等9个生字,会读“海滩”等12个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积累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
2.掌握独体字的查字典方法。
3.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
4.根据画面合理想象,能写几句完整的话。
一、识字加油站
导语:(出示海滩、沙漠、高原、悬崖图片,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大自然有迷人的沙滩,有无边的沙漠,还有令人向往的高原和带有神秘感的悬崖,让我们好好地欣赏一番吧!
1.课件出示四组词语并请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读准字音,教师相机指导。
2.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3.出示相应的词语图片,交流识记方法。
(1)加一加:氵+难=滩 木+耶=椰
(2)换一换:摸一漠、骏—峻。
(3)字源字理识字:崖。
4.观察这12个词语,说说自己的发现。
每组第一个词交代典型地貌(海滩、沙漠、高原、悬崖),第二个词是该地貌代表性的植物(椰树、胡杨、雪莲、青松),第三个词是该地貌代表性的动物(贝壳、骆驼、骏马、雄鹰)。
5.对号入座,巩固识字。
(1)词语图片对对碰。读词语,把词语贴在相应的图片下。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6.联系生活经验,介绍自己了解的海滩、沙漠、高原、悬崖的独特自然风光。
二、字词句运用
1.学习查字典。
(1)师生一起复习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2)出示“亏、申、丹”三个字,边查边按照“部首、部首页码、除去部首有几画、字的页码、读音、组词”的要求把表格填写完整,比比谁最快查完。
(3)交流:独体字“亏、申、丹”的部首分别是“一、丨、丿”。
小结:查找独体字,一般查首笔画。
(4)教师再出示几个独体字(皮、年、龙、业),学生进行查字典竞赛,师生评选出查得最快最准的学生,评为“查字典小能手”。
2.学习描写天气景象的四字词语。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这8个四字词语描写了云雾、风雨、冰雪、雷电等天气现象。
(2)出示这8个四字词语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
(3)引导学生选用一两个词语,说说当时的情景。
3.学习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有趣。
(1)先读读题目要求,再读读这两个句子,试着和同桌说说句子有趣在哪里。
(2)全班交流。第一句,着重从雾自问自答的语言中体会有趣;第二句,从风擦汗、滚走圆帽子等一系列淘气乃至有点恶作剧的动作中体会有趣。
小结:这两个句子把雾、风都当作孩子来写,用上奇特的想象,让雾散、刮风等普通的天气现象变得有趣起来。我们今后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手法,让表达生动有趣。
(3)学生仿照这两个句子也来说一说有趣的句子。
三、写话
1.观察图画,同桌之间自由交流由图片所得到的信息,弄清图意。
(1)(课件出示写话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小老鼠,用恰当的词语形容小老鼠此时的表情,体会它紧张、害怕的心情。
(2)电脑上突然出现了一只猫,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观察猫的脸部表情,想象它准备做什么。
(3)大胆地发挥想象,猜测小老鼠和猫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
(4)补充出示故事开头,请学生把这段话说完整:一天,小老鼠在电脑边玩耍,玩得正欢,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猫。
(5)同桌互说,提提建议,然后自己写话。注意恰当地使用标点符号,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2.写话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指导修改。
3.把自己写的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1.展示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复习巩固易错字和易混淆的字。
2.背诵民谣《数九歌》,读懂其中蕴含的气候知识,感受民俗文化。
3.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说绕口令的乐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一、展示台
1.第一关:错别字大会诊。 (出示将“展示台”第一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换成错别字)
(1)指名说这些字错在哪儿,教师订正。
(2)学生齐读订正后的词语,也可分组读、男女生合作读。
2.第二关:找不同。(出示第二组词语)
(1)独立读第二组词语,仔细观察加点字,对比加点字不同的地方。
(2)全班汇报,指名说加点字的不同之处。
明确:“纸”和“低”偏旁部首不同,“低”字右边还多一点;“士”和“土”是两横的长短不同;“今”比“令”少一点。
(3)齐读词语。
3.第三关:同音字大较量。(出示第三组词语)
(1)学生交流,发现加点字的特点,说说自己如何区分这些同音字。
(2)指导练习,通过语境了解字的用法。
(3)小练习:选字填空。
早上,老师( )着一群穿( )整齐的少先队员做早操。(带、戴)
请你坐( )椅子上,( )把这道数学题检查一遍。(在、再)
你可不可( )把这首( )经学过的古诗背下来?(以、已)
4.第四关:形近字大比较。(出示第四组词语)
(1)自由读,边读边想想加点字的区别。
(2)引导学生组词区分形近字。
5.各小组展示课前分工搜集的易写错的字词,说说自己辨字形、明字义的一些“妙招”。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数九歌》及观看视频,教师简单介绍“数九”的含义。
(1)明确“数”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shǔ,另一个读音是shù,可组词“数目、数字”。
(2)“数九”的含义: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十个“九”,刚好90天。
(3)介绍《数九歌》。
2.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教师范读时,引导学生注意节奏的变化,再通过边拍手边诵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欣赏歌曲《数九歌》等方法,熟读成诵。
3.结合日常观察到的气候变化说说民谣的意思。
一九二九时,天气转冷,手会感到寒冷,一般不出现在外;三九四九时,河面结冰,可供人行走;五九六九时,大地渐渐回春,柳树发芽,人们可在河边观赏柳枝;七九时,天气渐暖,冰消雪融;八九时,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九九之后再过一九,就到了春耕之时,田间地头,耕牛开始劳作了。
4.学生再读《数九歌》,接着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
三、我爱阅读
1.了解《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是一首绕口令,它把两个发音相近的字“鸭”和“霞”集中在一起,组成了简单、有趣、带有语韵的句子,读起来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2.图文对照。
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想象绕口令描写的有趣情景,结合图片,再互相交流各自对内容的了解,然后通过有节奏、快速的朗读,感受绕口令的趣味。
3.内容理解。
五彩霞在天空中,麻花鸭在水里,麻花鸭怎么“游进”了五彩霞,五彩霞怎么又“网住”了麻花鸭呢?
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重点指导读准“麻花鸭”和“五彩霞”,全班赛读。
要求: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通句子,三要读出喜爱之情,四要读出绕口令的节奏。
5.搜集其他有趣的绕口令,和全班同学交流着读一读,感受绕口令的趣味。
四、课堂回顾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2.将《数九歌》《分不清是鸭还是霞》读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