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语文园地三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语言运用:学习“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思维能力: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同音字。
审美创造: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解析】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六个板块内容。“识字加油站”安排了一组动宾结构的短语,描写了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学词,巩固生活识字的方法。“字词句运用”第一题是同音字辨析,让学生在语境中明晰同音字不同的意思和用法,巩固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一边…一边”的用法,并学习用这样的句式说句子。“写话”以学生喜欢的玩具为主题,要求写一写玩具的样子和好玩之处,主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展示台”通过范例呈现了积累词句的三个角度:有词语,有成语,还有名言警句,旨在提示学生可从不同角度积累词句。泡泡提示学生要养成积累词句的良好习惯,同时可以将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与同学交流分享。“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儿童垂钓时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天真的童趣,诗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背诵积累。“我爱阅读”安排了《王二小》一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英勇献身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弹、钢”等12个生字,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同音字。
3.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4.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5.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6.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7.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教学重点】
1.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2.学习“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教学难点】
学习“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课前准备】
自己最喜欢的玩具、PPT 。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目标】
1.认识“弹、钢”等12个生字,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
3.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语文园地三,大家准备好了吗?(出示课件2)(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识字加油站”的教学
1.问题导入:知识的小火车来到第一站:“识字加油站”,这里会有什么有趣的知识呢,让我们来看看吧!(出示课件3)
2.认读词语:小朋友们的课余生活真丰富啊!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准确!(板书:课外活动)
(1)学生自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3.发现词组构成特点。
(1)引导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2)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词语描述的都是学生们熟悉而又喜爱的课外活动,都由表示动作的词+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构成。这就是汉语词组构成的一个特点。
4.联系生活,运用词语:请任选上面的一个或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出示课件4)
5.拓展思维: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特点的词语?(出示课件5)
6.再现生字,复习巩固。(出示课件6-10)
开火车再读词语,全班跟读。
7.教师总结:生活的活动,词语中的特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一定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和乐趣。
三、“字词句运用”的教学
1.比一比,填一填。
(1)过渡:汉字王国中有很多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相同。今天老师请来了四组搭档。
(2)(出示课件11)课件出示“花( ) ( )桌”,学生将“园、圆”填进去。
提示:“园”主要指花园;“圆”主要指形状。
(3)(出示课件12)课件出示“一( )笔 一( )鸭”,学生将“只、支”填进去。
提示:“只”和“支”都是数量词,“只”常用来形容小动物;“支”可以用于杆状的东西。
(4)(出示课件13)课件出示“远( ) 进( )出”,学生将“进、近”填进去。
提示:“进”表示动作;“近”表示距离。
(5)(出示课件14)课件出示“( )领 爱( )”,学生将“带、戴”填进去。
提示:“戴”表示穿戴,如“戴眼镜、戴帽子”;“带”一般表示随身携带。
(6)(出示课件15)课件出示词语,学生对比认读,借助语境巩固辨析的。
2.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1)朗读句子。(出示课件16)
(2)点拨:用“一边……一边……”表示同时发生的两件事(注意两个动作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像“我一边睡觉,一边吃饭。”就是错误的,因为吃饭和睡觉两个动作不能同时进行。)(板书:一边……一边……)
(3)(出示课件17)出示两幅图片,一张是“小朋友听音乐跳舞”,另一张是“猴子爬树摘桃子”。
学生结合图片说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2.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猜猜谜语,激趣导入
1.猜谜导入:老师有一件心爱的玩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不过你们要通过几条有关玩具特点和作用的信息猜出玩具的名字,它才会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准备好了吗?(出示课件18)
2.进入新课:写清楚玩具的特点、作用,我们就能知道是什么玩具了。
二、引导交流,口述表达
1.引导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先和同学交流,再写下来。(出示课件19)(板书:玩具)
请几名学生说。引导发现:你听懂了吗?这位同学是从哪方面介绍玩具的?
2.教师点拨:样子、好玩的地方……
如果学生能连续说几句话,教师要提出表扬,引导大家向他(或她)学习,树立榜样。
三、指导写话,表达真情
1.引入写话:同学们刚才都介绍了自己的玩具,接下来请大家写在方格纸上。
2.写话指导。(出示课件20)(板书:写话)
(1)首先要告诉大家你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接着介绍它的样子,从颜色、大小、外形以及特点等角度具体介绍,写清楚它给你带来了什么乐趣。
(2)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来形容你的玩具。(出示课件21)
(3)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要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4)写话时注意格式:段前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出课件22)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四、评价写话,分享快乐
1.分享写话:同学们,谁把你写好的话和大家分享一下?
2.出示写作例文,引导学生读一读,对比自己写的话,进行改善。(出示课件23)
3.小结:刚才我们写了自己喜爱的玩具,请同学们课后把你“最喜欢的玩具”读给爸爸妈妈听。
五、“展示台”的教学
1.过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好词好句,怎么才能更快地和它们成为朋友呢?制作积累卡是个不错的方法!(板书:积累卡)
2.出示教材中的二字词语积累卡,学生自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老师请教。(出示课件24)
(1)引导观察,知道这些都是关于大自然现象的二字词语。
(2)学生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预设:微风、轻风、狂风、暴风。
3.出示教材中的四字词语积累卡,学生自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老师请教。(出示课件25)
(1)引导观察,知道这些都是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2)学生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4.出示教材中的名人名言积累卡,学生自由读一读(出示课件26)
(1)点拨:这句话是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2)拓展积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提问:这些积累卡里的内容,哪些是你在上课学过的,哪些是还没有学过的?
小结:积累的词句可以从课文中摘记,也可以从课外书中寻找;可以积累两个字的词语,也可以积累四字词语,还可以积累名言警句等。
6.鼓励学生经常制作积累卡,引导学生在交流评价中逐步培养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小儿垂钓》。
2.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的教学
1.(出示课件27)请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用简练的语句讲讲这幅图。
小结:这便是诗题“小儿垂钓”的意思,四个字便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画面:一个孩子在河边钓鱼。(板书:《小儿垂钓》)
2.(出示课件28)诗中描绘的垂钓情景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3.多种形式朗读古诗,把诗读熟。
4.理解诗意。(出示课件29)
学生借助图片,对照诗句,说说古诗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答过路人。
5.尝试背诵古诗。
6.拓展阅读。(出示课件30)
二、“我爱阅读”的教学
1.请同学们自由读《王二小》,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板书:《王二小》)(出示课件31)
2.讨论交流,理解词语: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
教师指导重点词语。(出示课件32)
3.再读文章:词语都明白了,咱们再来读一读文章。
学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出示课件33)
预设1:“儿童团员”是什么意思?
预设2:“日寇”是什么意思?
4.交流感受。
(1)(出示课件34)全班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出示课件35)引导学生和同学分享读故事的感受。
5.(出示课件36)拓展交流:除了王小二,你还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
预设:小兵张嘎,《鸡毛信》中的海娃……
教师总结:这些小英雄,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反复阅读。课后,希望同学们能继续搜集他们的故事,读一读,讲一讲。
三、布置作业(出示课件37)
请同学们把王二小的故事讲给父母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观看电影《鸡毛信》《小兵张嘎》,看看抗日时期的孩子们是如何生活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主题是 “儿童生活”,“识字加油站”描写了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字词句运用” 是区分同音字,并用“一边……一边……”说话,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孩子喜欢的对比活动、交流活动,“写写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更是每个孩子最有发言权的主题,“展示台”中制作好词好句积累卡激发了孩子乐于动手的天性,“日积月累”的《小儿垂钓》更是充满了童真童趣,“我爱阅读”让孩子认识了勇敢、机智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从孩子的视角,从孩子喜闻乐见方式进行教学,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