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导学案设计

编号ID:465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13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导学案设计
课题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慌、辨”等12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写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指南针。(教师)
2.预习字词,制作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学生)
3.搜集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方法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2分钟) 1.教师讲述“野外迷路”的故事,营造情境。
2.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 1.仔细聆听故事,弄清楚是在野外迷路,与课文题目相联系。
2.齐读课文题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可以采用哪些办法。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用时:8分钟) 1.指导学生读课文。
(1)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之间检测课文朗读情况,互相纠正字音。
(3)分小节汇报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读音。

2.引导学生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1.(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学习或请教周围的同学。
(2)同桌互相检查字音朗读得是否准确,注意“忠、盏、闯、稠”是翘舌音;“慌、忠、永、闯、碰”是后鼻音。
(3)选择自己读得最流畅的小节读给同学、老师听。
2.小组合作交流:课文中的“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都是“天然的指南针”。   朗读本文时要注意小节之间的停顿,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置身到大自然中去体会。
三、集中识字,积累词语(用时:18分钟) 1.指导学习小组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
2.引导学习小组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1)出示大树的图片,识记“稠”“稀”,引导学生理解“稠”和“稀”。
(2)指导识记“积”。
(3)指导识记“忠”“慌”,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字都与“心”有关。指导理解“忠实”“慌张”。
(4)出示“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请学生再说出一些带“皿”的字。
(5)指导识记“导”,引导学生扩词说句子。
(6)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碰”。
3.小组开展“一字开花”的活动,进行开火车扩词比赛。
4.出示词语,词语挑战。
慌张 分辨 忠实 向导
积雪 惊慌 辨别 忠诚
导游 积累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2)给生字扩词。
(3)小组内领读。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1)看图片,理解“稠”“稀”的含义。用找反义词的方法识记“稠”“稀”。
(2)字理识记“积”。“积”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在数学课中我们经常说的“乘积”用的就是这个“积”字。
(3)“忠”“慌”的部首都与“心”有关。用“忠心”“慌张”说句子。利用“我有一颗中国心”的顺口溜识记“忠”。
(4)观察“盏”的图片,与同学交流,发现“盏”与“皿”有关,列举带有皿字底的字:“盘”“盆”“盒”“盛”。
(5)注意“导”上部是“巳”,要记得封口。
(6)交流汇报“碰”的识记方法。
3.小组内进行“一字开花”的活动,进行开火车扩词比赛。
4.两人挑战竞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 1.二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重点。本课识字教学要注意归类,比如,同偏旁的字和同结构的字的识记。




2.记忆生字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偏旁,把握字义,理解后再识记。




3.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




4.教师除指导学生扩词外,还可以让学生用词语说一句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指、针、帮、助、导、永”。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说一说书写生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如,“帮”右上部分第一笔横撇弯钩起笔与左上第一笔横平齐。“巾”字窄于上部,居中,竖沿着竖中线行笔。整个字三部分都要写紧凑。
3.教师巡视指导。
4.独立练习书写其他的字。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1.全班交流。



2.观察教师的范写,掌握写生字的要领,把握关键笔画。跟老师书空并临摹。


3.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帮、导、永”,每个字写两遍。
4.独立书写其他生字。
5.同桌互评:从结构的安排、笔画的长短上来评价。 1.教师要提醒学生,上下结构的字也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宽窄、长短等关系。如,“帮”上宽下窄,“导”上窄下宽。



2.教师要重视书写评价,努力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整洁。
五、总结方法,拓展练习(用时:2分钟) 1.引导学生畅谈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2.熟读课文,搜集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方法。 1.根据识记的生字的特点,总结“借助图片”“加一加”“字理识字”“顺口溜”“找反义词”等识记生字的方法。
2.利用网络、书籍等查找资料。 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迁移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教师听写词语:
帮助 向导 永远 碰上 特别 积雪 指南针
2.集体订正。
3.板书课文题目,导入新课。 1.完成听写。
2.仔细对照,认真订正。
3.齐读课文题目。   对于学生掌握不好的字词教师应再次指导。
二、合作探究,研读文本(用时:15分钟) 1.出示并介绍指南针。
2.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个“天然的指南针”,用笔画出来。
3.默读课文,想想怎样利用这些“指南针”来辨别方向,独立完成活动卡。
4.汇报朗读,全班交流。
(1)小组汇报。
(2)教师相机指导,释疑。
①相机指导第2小节: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借助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②相机指导第3小节:出示北极星的图片,教师介绍北极星;结合北极星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③教师相机指导第4小节:借助大树的图片理解“稠”“稀”。
④教师相机指导第5小节:用课件演示太阳光照在沟渠里,沟渠里的雪融化的速度不一样的画面,理解用沟渠里的雪辨别方向的原理。
5.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1.认识指南针,了解指南针的作用。
2.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就会了解到: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这四个“指南针”。
3.默读课文,围绕老师的问题独立完成学生活动卡。

4.(1)小组代表朗读,汇报辨别方向的方法。
(2)学生相互质疑、释疑。
①第2小节中重点理解“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在西方落下。太阳指出的方向是很可靠的,所以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结合语境理解“忠实”“向导”的意思。
②朗读第3小节,再次识记生字“盏、永、闯”;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北极星的图片,理解内容。
③朗读第4小节,借助大树树叶的图片理解“稠”和“稀”的意思。
④朗读第5小节,观看课件演示并理解:在北方,沟渠里的雪化得快的一面为北,相反的方向为南。巩固生字“渠”和“积”。
5.分小节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1.介绍指南针,教师出示实物并演示。
2.学生读文后,对白天、晚上、阴雨天和冬天这四种情况下辨别方向的方法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并不一定到位。教师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节,配合幻灯片的演示,并通过假设情景进行表演,一定能突破课文难点。
3.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
三、积累背诵,游戏互动(用时:10分钟) 1.全班交流课文如何背诵才能又快又准确。
2.同桌合作背一背。
3.指导背诵。
4.借助图片,引导小组同学背诵。
5.游戏互动。分发头饰,在小组里进行表演。 1.根据梳理出来的规律尝试背诵。
2.选取自己喜欢的、读得最熟练的小节进行背诵。
3.小组合作背诵。
4.借助图片,想象背诵。
5.在小组里分好角色:旁白、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树叶、沟渠里的积雪。然后戴好头饰进行表演。   背诵课文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第1、6小节中的最后一行不一样;其他4个小节先分别介绍了“天然的指南针”是什么,接着分别介绍了这些“天然指南针”如何指示方向。
四、指导写字,巩固记字(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碰、特、积”。
(1)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注意间架结构。
(2)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
“碰”右边的第一笔点要高于左边“石”的第一横,最后一横在“石”字的下面起笔。
2.教师巡视指导书写有困难的学生。 1.认真观察,跟老师一起书空这三个字。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
2.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重视分类指导,使学生由学习一节课生字的书写扩展到掌握一类字的书写技巧。重视难点字、重要偏旁的书写指导,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观察、临摹、评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书写能力,从而使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匀称、美观。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本节课你有了哪些收获?学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2)出示资料袋,拓展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办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了提高背诵能力的方法,了解了辨别方向的方法,明白了只有细细观察才能有所发现的道理。
2.(1)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辨别方向的方法。①利用指南针。②利用太阳。③利用植物的特征。
(2)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丰富自己的经验,拓展视野。   教师可以开一次关于辨别方向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并说说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