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七》-教案

编号ID:527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2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帚、抹”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重点)
2.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重点)
3.能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重点)
4.能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重点)
5.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在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积累背诵,丰富积淀。
6.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清洁工具的图片等,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字典。
2.想想自己最想养的小动物及理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识字加油站”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大扫除活动吗?说说大扫除时的情景。(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组与大扫除活动有关的词语。
2.认读词语。
(1)教师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认读。
(2)指名朗读、齐读,在朗读中正音。
“扫帚”的“帚”单读时读三声,在“扫帚”中读轻声;“簸箕”的“箕”单读时读一声,在“簸箕”中读轻声;“擦玻璃”的“璃”单读时读二声,在“擦玻璃”中读轻声。
(3)说说第一组词语与什么有关。教师出示这些清洁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并认读词语。
(4)说说第二组词语讲的是什么。教师出示这些清洁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5)整体朗读两组词语,去掉拼音后再次认读。
3.认读生字。
(1)请你将预先发下来的字条中的生字逐一读给小组同伴听,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2)请小组同伴当小老师,教你读准圈出的生字。
(3)同桌之间说一说,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这些生字。
重点引导学生边记边发现:“簸箕、玻璃、垃圾”,每个词语中的两个生字的部首相同;“扫、抹、拖”的部首都是提手旁。
(4)识字游戏:摘果子游戏。教师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将苹果上的字音读准,就可以摘下苹果,谁摘得多谁就是识字小能手。
4.运用词语。
出示清洁活动的场景图,运用今天学到的词语练习说几句话。
二、教学“字词句运用”
(一)出示第一题: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1.出示三个句子,请学生自由朗读,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2.引导学生说说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有什么办法。
3.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查字典。
4.自主查字典,说说自己猜得对不对。
(1)摸(mō):用手接触或轻轻抚摩。
(2)读(dú):依照文字念。
(3)揭(jiē):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黏合着的东西分开。
5.再读这三个句子,读准字音,并结合语境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二)出示第二题: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1.学生自读句子,注意读通顺。
2.指名读句子,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3.小组合作说说自己的发现。
4.汇报交流结果:
(1)这三个句子分别是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2)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回答:第一句说大枫树好像绿色太阳伞;第二句说大象的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第三句说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5.再读句子,想一想:每句话中的两种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6.小结:这三个句子每句话中的两种事物都是有联系的,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7.朗读句子,练习用“好像”“像……似的”“像……一样”说句子。
三、教学“写话”
1.练习说话。
(1)引出话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有的长得漂亮,有的可爱活泼,有的忠诚听话,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如果可以养小动物,你最想养什么小动物?请说说你的理由。
(2)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说说理由。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可以从动物的外形上说理由,如眼睛、耳朵、毛色等;还可以从动物的生活习性上说,如喝水、睡觉等。
(3)组内交流自己想养某种小动物的理由,鼓励多说几条理由。
2.练习写话。
(1)请把自己想养的小动物及理由写下来,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要把理由写清楚,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给自己写的话配上一幅图画。
(2)学生写话,教师帮助,注意提醒学生把话写通顺,尽量不写错别字,写完以后,读给同学听,再改一改。
(3)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写的话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第二课时
一、教学“书写提示”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看书写提示,再说说书写的注意点。
2.学生交流书写注意点,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指导。提醒学生: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左边的偏旁要比原来的写得窄一点儿,小一点儿,“劝”左部“又”最后一笔的捺要写成长点,“堆”左边的“土”最后一笔变成提;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转”的偏旁是车字旁,“车”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横要写成提,“特”的左部是“牛”,“牛”作偏旁时,最后一笔为提。
3.学生描红、临写。
4.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字,相互评议、改正,鼓励写得好的学生。
二、教学“日积月累”
1.老师背诵诗句,引导学生找到诗句里隐藏的信息。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2.你还知道哪些节气?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二十四节气歌》。(板书)
3.出示一些节气的典型图片,激发学生学习《二十四节气歌》的兴趣。
4.出示《二十四节气歌》。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2)默读《二十四节气歌》,反复拼读带拼音的字。
(3)小组赛读。
(4)自己圈画每句包含的节气,同桌交流。比一比哪组找到的节气全。
(5)指名说说每句中所包含的节气,老师综合学生的答案逐一显示正确的答案。
(6)“暑相连”指的是哪几个节气?“秋处露秋”是指哪四个节气?
(7)分组朗读,评价以后再集体朗读,最后点名背诵。
5.小结: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学习《二十四节气歌》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的继承,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记忆。
6.齐背《二十四节气歌》。
三、教学“我爱阅读”
1.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生自由交流)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月亮有时弯弯的像小船,有时圆圆的像玉盘,真是有趣。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个与月亮有关的故事。
2.阅读课文。
(1)自由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可以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整体朗读课文,努力将课文读好。
3.交流赏析。
(1)说说读完这个童话故事,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最有趣。(预设:月亮姑娘的身材每天都在变化。)
(2)把课文中描写月亮姑娘身材变化的句子画出来。(学生交流,教师课件出示句子)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
过了四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
过了四天,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儿,像只核桃。
裁缝师傅看到她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
①说说这几个句子中分别把月亮比作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课件出示图片)
②自读句子,积累语言。
4.练讲故事。
(1)小组同学每人选择一种月亮的形状,合作讲一讲这个故事。
(2)请小组代表站起来交流,师生评议。
5.课外推荐。
同学们,《月亮姑娘做衣裳》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科普童话故事,像这样有趣的科普童话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多读读这样的故事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老师再给你们推荐一个故事,课外你们自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查查字典。
小露珠
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露珠爬呀,滚哪,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亮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一会儿,太阳公公披着云霞,爬上了东山,染红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多,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她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向空中飘去。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哇。小露珠向大伙儿一一告别,她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