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
编号ID:560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4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4 中国美食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字,会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熏”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中华美食文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包括类文在内的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准备《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片段。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搜集中国的美食图片,制作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炒”3个字,会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熏”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播放美食图片或《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片段,请学生欣赏。
2.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歌曲,看着这满眼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你的家乡有哪些美食?
3.揭题:想要吃美食,我们首先要了解美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美食》。(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操作指导:视频导入,渲染气氛,简单明了,直奔主题。教师要在视频选择上作好处理。提到美食,学生们会非常兴奋,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把家乡美食写在黑板上的方式解决发言过于积极的问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活动1 自学生字
1.学生自主看图读词语,圈画并自学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较难的生字。
活动2 检查交流
1.开火车朗读词语。
课件展示:凉拌菠菜 香煎豆腐 红烧茄子 烤鸭 水煮鱼 葱爆羊肉 小鸡炖蘑菇
蒸饺 炸酱面 小米粥 蛋炒饭
(1)教师强调:“煮、蒸、粥”是翘舌音;“煎、饺、酱”是三拼音节。“炸”是多音字,在本课读zhá;在“爆炸”一词中读zhà。
(2)课件依次出示词语及对应图片,学生看图片读词语,强化识字效果。
2.定位朗读词语中的生字。
课件展示:菠 煎 腐 茄 烤 煮 爆 炖 蘑 菇 蒸 饺 炸 酱 粥 蛋
3.小组赛读生字。(生字去掉拼音)
操作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预习和自学情况,从词到字依次检查认读情况,这个过程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学生在小组学习生字时,要鼓励用不同的方法,如按部首归类法识记。学生在朗读词语时要注意强调有的音读轻声。
板块三 品味菜肴,巩固识字
活动1 了解菜肴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提到了哪些精美的菜肴?用“____”画出菜肴的名字。
2.自由朗读菜品名称,把自己最喜欢的菜品名称读给同桌听,并用一句话夸夸这道菜。完成活动卡任务。
活动内容 菜肴 其他菜肴
活动2 汇报交流
1.过渡:你最喜欢哪个菜品就汇报哪个,先读读你喜欢的菜品,再用一句话夸夸这道菜。
2.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菜品。(课件演示相关内容)
(1)凉拌菠菜
①学生朗读词语“凉拌菠菜”,指名夸赞这道菜。
②小组交流“菠”的识记方法。
③教师出示“菠”和“波”两个字,引导学生说说异同。明确“菠菜”是一种植物,所以“菠”是草字头。
④引导学生发现本课其他蔬菜,教师相机用课件出示词语及图片:茄子、蘑菇。
⑤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重点强调这两个词语尾音都读轻声。
⑥交流识记“茄、蘑、菇”的识记方法。
⑦拓展:你知道菠菜的哪些其他做法吗?报一报关于菠菜的其他菜名。
(2)香煎豆腐
①学生朗读词语“香煎豆腐”,并用一句话夸赞一下这道菜。
②拓展:你还吃过哪些煎的菜?教师相机点拨。
课件展示:煎:一种烹饪方法,锅里的油加热后,把食物放进去,使表面变得焦黄。
③小组交流识记“煎”的方法。
④教师结合字理讲解四点底是“火”演变来的,表示“火”。
⑤导学:本课的生字中,还有哪个字和“煎”部首相同?教师相机用课件出示词语“水煮鱼”及图片,学生读词,并交流识记“煮”字。
(3)烤鸭
①学生朗读词语“烤鸭”,并用一句话夸赞一下这道菜。
②教师相机讲解烹调方法。
课件展示:烤:烹饪方法的一种,是用明火或隔火高温烹制。
③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除了“烤”,文中还提到了哪些烹饪方法。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爆、炖。
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几个字,发现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都是火字旁,和“火”有关。
⑤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⑥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红烧茄子、烤鸭、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
3.赛读喜欢的菜肴的名字。
4.借助图片,总结烹调方法。(课件出示图文,教师相机点拨烹调方法:煎、烧、烤、煮、爆、炖)
5.做游戏,巩固识字。小组内一个人拿菜品图片,一个人拿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操作指导: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菜品的形式,在游戏中读词学字,要注意收放适度,既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要控制节奏,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拓展可以更好地理解字义。
板块四 观察指导,练习写字
活动1 指导书写
1.组织学生参考“写字小助手”开展同桌互助学习活动。
课件展示:看一看:仔细观察“会写字”中的“烧、烤、炒”,将容易写错的笔画圈出来,并给同桌讲一讲圈画的理由。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圈画的笔画呢?和同桌讨论一下。
练一练:针对自己圈画的书写难点做书空练习。
2.教师重点指导3个带火字旁的字。
烧:第六笔斜钩从竖中线起笔,要舒展,“兀”的一撇穿插到“火”的下方,竖弯钩要写舒展。(学生书空“烧”字,教师重点强调撇的写法)
烤:“考”的长撇要穿插到左边“火”的下方。第九笔短横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学生书空)
炒:右半部分“少”第一笔落笔在横中线上,右点稍高,最后一撇要舒展,穿插到左边“火”的下方。(学生书空)
3.动漫演示火字旁的书写方法。
4.动漫演示3个会写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重点指导“烤”的书写。
活动2 练写反馈
1.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2.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练写词语表中的6个词语。
操作指导:本节课指导书写的字都是火字旁的字,教师要通过动漫演示重点指导学生写好火字旁,有侧重地指导书写“烧、烤、炒”,“烧”和“烤”容易写错,要指导学生反复练习。
板块五 拓展实践
1.指导学生,使学生能完成课后第2题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熏”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都与“火”有关。
2.搜集中国菜品的图片、资料,并制作词语卡。
3.把搜集到的菜品介绍给你的同学听,并仿照课文制作成图片和词语卡。
操作指导: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实践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现有能力,尽可能具体指导,降低难度,使学生能独立完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茄、鸭”等6个字。
2.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3.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生字,谈话导入
1.复习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2)课件出示生词,学生轮读,齐读。
2.导入:中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重视“吃”的国家之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长期以来,各地由于选用不同的原料、不同的配料,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味和不同的菜系。菜肴的名称也别具特点,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人以美好的回味。这些美食里面,主食是不可忽视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那些让人垂涎三尺的主食。
操作指导:复习导入环节除了可以读词语,还可以利用听写等形式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复习巩固。导入语要简洁明了,针对性强,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板块二 品尝主食,巩固识字
活动1 了解主食
1.说一说:你知道的主食有哪些?(学生广泛交流)
2.了解教材中介绍的四种主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提到了哪些精美的主食?用“____”画出主食的名称。
(2)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
主食 其他主食
活动2 汇报交流
1.课件出示四种主食名称及对应图片,引导学生赛读喜欢的主食。
2.你喜欢哪个主食就汇报哪个,先读读你喜欢的主食,再用一句话夸夸它。
3.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主食。
(1)蒸饺(课件演示相关文字及图片)
①学生朗读词语后用一句话夸赞蒸饺。
②交流“饺”和“蒸”的识记方法。教师相机讲解“蒸”:指利用锅里沸水产生的热气催熟食物。四点底也是“火”的意思。
③拓展:你都吃过什么馅儿的蒸饺?你还爱吃什么做法的饺子?你还知道哪些主食是蒸出来的?
(2)炸酱面(课件演示相关文字及图片)
①学生朗读词语后用一句话夸赞炸酱面。
②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炸酱面”,相机识记生字“酱”。
③识记多音字“炸”,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3)小米粥(课件演示相关文字及图片)
①学生朗读词语后用一句话夸赞小米粥。
②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小米粥”,再说说吃过什么粥。
③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粥”的方法。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4)蛋炒饭(课件演示相关文字及图片)
①学生朗读词语后用一句话夸赞蛋炒饭。
②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蛋炒饭”。
③学生交流识记生字“蛋”的方法。
4.总结烹调方法。(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蒸、炸、熬、炒)
5.课件出示图片和烹调方法名称,引导学生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需要用到这些方法,再连一连。
操作指导:本环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结合活动卡自主学习。在交流展示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追问,以实现引导学习生字的目标。学生在交流自己喜欢的美食时,可以让其尝试用广告语的形式夸夸美食。学生识记生字时,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按部首进行归类识字。特别是四点底的意思,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板块三 巩固生字,拓展发现
活动1 巩固生字
1.出示图片,集中认识烹调方法。
2.摘苹果游戏:集中呈现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做归类游戏,根据部首归类。
(1)学生依据部首归类。
(2)课件集中出现带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字及美食图片。
活动2 拓展发现
1.动手查一查,比一比。
A.灶 焰 B.烫 煲 C.熏 煦
(1)用部首查字法查查这几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查字典后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操作指导:本环节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夯实生字的识记。对火字旁(底)和四点底的认识可以按照小组分配查字典任务,再进行汇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主动识字的兴趣。
板块四 指导书写,拓展延伸
活动1 观察要点,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茄、鸭、肉、鸡、蛋、饭。
(1)指生朗读并组词。(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交流书写要点。
茄:“艹”的横要长,两竖往内收;“加”的“力”和“口”分别在竖中线的两边。
鸭:“鸟”的短撇靠近竖中线,最后一横不与竖折折钩相连。
肉:外面的框要写方正,能包住里面两个“人”。两个“人”的撇均从竖中线起笔,捺都变成点。(学生书空)
鸡:“又”的第二笔是长点;“鸟”的竖折折钩的竖笔压竖中线。左右写紧凑。
蛋:上部笔顺是横钩、竖、横、撇、捺,捺要写得平而舒展;下边的“虫”稳稳托住上方。
饭:“饣”撇长、横钩短;“反”的第一笔撇短,第二笔撇长,末笔捺从中心点起笔,写舒展。
2.教师利用课件动画演示会写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对照范字改一改。
活动2 练写反馈,交流评价
1.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2.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有什么好的建议?
活动3 拓展延伸
1.阅读类文《惠崇春江晚景》。
(1)小组内扫除生字障碍,自由读文。
(2)指名读,齐读。
(3)说一说:诗中写了哪些食材,你吃过吗?
2.说说家乡的美食。
(1)学生自由说一说还有哪些美食是通过“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
(2)比一比,看谁说出的家乡美食多,并且最受大家欢迎。
操作指导:夯实学生书写,指导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从引导分析到指导书写细致到位,“茄、蛋”是上下结构,“茄”上收下放,“蛋”上下两部分均宽而扁,结构匀称。“肉”是三包围结构,先外后内,注意内外的协调。拓展延伸环节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一想诗中的食材能做成什么美食,与现代美食作比较,促进对中国美食的了解,同时识字学诗,一举多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三个亮点:一是多学科课程很好地整合了起来;二是契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三是通过读一读、夸一夸、找一找等环节,将识字与说话、识字与生活有机结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实际能力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