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教案)

编号ID:823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10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学前准备 教师:1.多媒体课件2.小奖品。
学生:1.准备摘抄本。提前摘录一些有新鲜感的词句。2.想一想自己为什么摘录这些词句,准备发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摘抄本,引导学生掌握交流的方法,丰富积累。
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
3.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表达句子的意思。

一、交流平台
1.检查学生的摘抄本,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大家还记得老师在本学期第一堂课上布置的任务吗?就是每堂课结束以后,大家要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把它们抄写在——摘抄本上。现在,就请大家拿出自己的摘抄本,老师要看看你们谁把它“打扮”得最漂亮!
2.出示“交流平台”的句子,学生朗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3.出示几组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的句子,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行欣赏。
窗外十分安静。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在听
同学们读课文。
我想做一个更夫,整夜提灯在街上走。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小结:像这样的句子读起来为什么颇有新鲜感呢?经过这样一比较我们就发现了,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给人的感受自然就很不一样了。有运用拟人、排比的,有发挥想象的,有想说甲却描写乙的,语言的世界真是精彩纷呈呀!
4.朗读课本上泡泡框中的话,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新鲜感的句子。
我在读书时,常常读到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句。
看到这样的词句,我会多读几遍,然后抄写下来。
5.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将自己积累的句子与例句进行比较归类。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积累。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成语,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
(1)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成语,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等。
(2)想象成语描写的动作、神态、心情等,男女生合作读成语。如男生读“面红”,女生接“耳赤”。
3.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这两组成语的特点,然后全班交流。
明确:(1)这些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的名称,都和人有关。
(2)这些词语有的描写人物动作,有的描写人的外貌、状态,有的描写人物心理。
(3)前四个成语的第一、三个字意思相近,后四个成语的第二、四个字意思相近。
成语拓展:类似的成语还有垂头丧气、指手画脚、交头接耳、油嘴滑舌、牵肠挂肚、手舞足蹈、眉开眼笑、耳聪目明、口是心非……
4.拓展运用。让学生选择成语说话,或设计相应的语境让学生选词填空。
(二)句子积累。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自由朗读句子。师生集体评议。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明确:这句话写的是“我”天马行空的想法,因此读“真的”“地下”时要强调。此外,“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是一个长句子,朗读时还要注意停顿。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明确:这句话表达的是孙中山背书时的感受,所以“一点儿”这个部分要强调。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明确:这句话表现了孙中山不怕挨打、敢于提问的精神,要用坚定的语气来读,强调“不懂就要问”“就是”“值得”等词句。
小结:同学们,我们只有理解了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才能知道哪些地方要强调,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重点词语,表达出句子的意思。
2.创意朗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次练读,尝试读出自己的感情。
3.学生展示读,教师相机归纳总结。
三、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引导学生摘抄有新鲜感的词句,并细细品味。(2)课外阅读泰戈尔《新月集》中的《职业》一篇。


1.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2.朗读、背诵古诗《所见》。鼓励学生运用朗读、看插图、看动画、大胆推测等方法,感受古诗意趣。

一、巧取组名
1.师生交流,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老师突然有一个好主意,想在班上成立几个兴趣小组,让兴趣爱好不同的小朋友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那成立一些什么兴趣小组呢?大家能提出一些建议吗?(生各抒己见。)好,这兴趣小组可不是说成立就成立的,为了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咱们得先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呀,这样才好吸引别人加入对不对?取什么名字好呢?我们先看看别人取的名儿吧。
2.课件出示课本上几个兴趣小组的名字(篮球侠、巧手剪纸组、鲲鹏航模队、探索者小队、黑白棋社),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1)自由朗读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
(2)分别说一说这些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是什么。
(3)你觉得这些名字取得好不好?你最喜欢哪个名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归纳取名字的要点:(1)要包含该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2)要有个性。
4.鼓励学生积极尝试,给兴趣小组取名字。(示例:天籁之音合唱团、飞燕舞蹈社、烛光诗社、惊龙书法社……)
5.学生汇报展示,集体评议。
二、日积月累
1.交流平时积累的古诗,引出《所见》。
过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学生自由背诵)今天,老师就再往你们的大脑里储存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题目就叫《所见》。
2.出示古诗,介绍创作背景、诗人,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教师正音并指导识字方法。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3.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注意读好重音、停顿。(提示:“二三节奏”。)
4.学生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想想古诗的意思,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记。
5.汇报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指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
诗歌大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6.说话练习。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古诗描绘的情境,引导学生用牧童的口吻说一说事情的经过。
7.背诵比赛。在理解和想象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和同桌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三、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板块的内容。“巧取组名”意在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一个别致的名字。“日积月累”是古诗积累,意在增加我们的文学素养。在这节课中,同学们充分开动脑筋,给出的一些点子真是让老师都相当吃惊。你们的思维真活跃,考虑问题真独特。希望你们将这样的好习惯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不要被惯性思维束缚,充分发挥个性,这样学习才能有效率。
2.引导学生搜集更多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并积累下来。

个人认为,学习本组课文的同时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广泛积累好词好句,养成随处积累、巧记活用的好习惯。在本单元语文园地的知识教学中,“词句段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类型的观察与发现,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词组规律的练习;“给小组取名字”则是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日积月累”要求积累古诗,要让学生读古诗、懂古诗含义、悟古诗意境、根据古诗编故事,让学生在积累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所有内容的教学都是围绕“积累”展开的,但受限于课堂容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确定重要知识点。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