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下册

08《池子与河流》导学案

编号ID:880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1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8* 池子与河流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池子与河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滔、涯”等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2.品悟文章关键句,感悟人物特点,赞扬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准备字卡、词卡、学习活动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画池子和河流的简单头饰。(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字词导入,检查预习(用时:5分钟) 1.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2.利用学生活动卡,同桌认读生字,教师巡视。
3.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4.针对预习情况简单反馈,强调“妇”“尊”的字音。 1.齐读课题。
2.活动卡上认读生字。

3.小组内互相检查批改。
4.根据批改及时查缺补漏。   本课生字中“妇、尊”的字音易受当时口语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有意放慢脚步,帮助学生有效记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2分钟) 1.指导学生朗读生字词,强调读准字词。
2.组织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读不懂的地方做简单的标注,在不理解的词句上画上标记,向同伴寻问或借助工具书等解决这些问题。
3.组织学生对词句进行答疑解惑。
4.组织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识字学词活动:
(1)小老师领读,带领学生齐读。读准拼音。
(2)去拼音开火车读。
2.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书本上做记号,手头有工具书的可以借助工具书解除疑惑。
3.提出自己的疑问,倾听其他同学或者老师的见解。
4.根据自己的朗读、理解,谈谈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用时:14分钟)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关键的语句是什么。
2.交流:这是一个(   )的池子。这是一条(   )的河流。
(请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3.组织交流,感悟池子、河流的品质。
4.池子与河流,你更欣赏谁?说说理由。
5.组织学生说说收获的道理。 1.默读课文,找到重点句。
2.根据问题,在书上找出来画一画。
交流:(随机不按顺序)
(1)这是一个懒惰、容易满足的池子。
结合第2、3小节,第5、6小节阐述理由。
(2)这是一条尽责、积极进取的河流。
结合第2、8小节进行阐述。
(3)这是一个……(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3.谈谈从河流的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明白人要有积极进取的态度,空有一身才能,如果让懒惰支配,那么将一无所为。 1.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在阅读中获得感悟。

2.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要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做到言之有理即可。

3.学生在交流感悟中,教师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让学生在人物身上获得启发。
四、小组合作,角色朗读(用时:8分钟) 1.指导分析人物特点。
2.组织学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诗歌。
3.组织学生小组展示,给予肯定与鼓励。 1.根据学习总结人物特点。
2.同桌两人一组,角色饰演。
3.踊跃参与到展示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展现自己的风采。其余学生认真倾听。 1.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
2.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合作中提升团队意识。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用时:1分钟) 1.总结课堂所学。
2.布置作业:续编故事。 1.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   在生活中锻炼口语能力,续编训练想象力,培养表达能力。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