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下册

13《花钟》导学案

编号ID:885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1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13 花 钟
导学案设计
课题 花 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芬、芳”等12个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1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1、2自然段的大意。
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了解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时的状态及原因。
2.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通过网络搜集各种花开放时间的资料。(师生)
3.预习课文,试着读正确。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用时:3分钟) 1.和学生聊一聊有关花的话题。

2.出示课件,引出题目“花钟”。 1.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花,这种花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时间开放。
2.互相质疑,“花钟”是什么?花和时间有什么关系?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来交流。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5分钟) 1.范读课文,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
2.指导学习会认字。
课件出示生字,要求学生小组内自己试着认识字音、字形,通过组词的形式了解字义。
3.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4.组织学生识记生字和新词。











5.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1.听教师读课文,注意听自己读得不通顺的地方教师是怎样读的。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先在小组内认读,再开火车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4.交流识字情况。
(1)小组讨论,分享识字方法。
强调字音:“燥、组”是平舌音;“适”是翘舌音。
形声字识字:芬 芳
换偏旁识字:燥 灼
加一加识字:辶+舌=适 牙+隹=雅
口+勿=吻纟+且=组+幺+小=系
(2)开火车读新词,利用工具书了解新词的意思。
5.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比如“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2.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关注小组合作的学习情况,并让学生将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用时:12分钟) 1.指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由读文,思考:每段中的哪些语句揭示了本段的主要意思?
3.引导学生根据段意归纳整篇课文的内容。 1.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再分段朗读课文。
2.自由读文,然后小组讨论,画出能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的语句。
3.(1)分组汇报交流的情况。
第1自然段: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第2自然段:揭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第3自然段:写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修建“花钟”,其做法很有趣。
(2)交流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在交流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自己在文中画一画相关语句,然后概括。



2.引导学生把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连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夯实基础,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 1.播放生字动漫,引导学生观察结构、笔顺、关键笔画的书写。
2.指导学生书写。








3.出示有代表性的书写做评议对象。 1.观察字的结构、位置。
2.练习书写。
注意 “强”在书写时左窄右宽;“修”不要丢掉中间的竖;“醒”字中“酉”的第六笔横不要丢掉;“建”的偏旁要与走之区别开;“芬”的草字头的横不宜太长,“分”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些;“寿”字外部三横间距均匀,长短不等,中间的横最短,撇起笔在竖中线上,宜长,“寸”的竖钩起笔在横中线上。
3.书写展示,互相评议。   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把字写正确、写端正。笔画多的字,如“醒、寿、修、建”等,应先观察好笔画间的距离,避免笔画拥挤在一起,遇到撇和捺相对要写得舒展些。
五、布置作业,巩固识字(用时:2分钟)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2.认真书写生字。   家长要给出评价,以巩固识字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练写词语,巩固反馈(用时:5分钟) 1.用词语卡片检测认读情况。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读词语卡片,如“芬芳、苏醒、适宜、修建”等。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回顾课文内容。   教师要总结学生的听写情况,相机强调学生易错的字,提醒学生加以注意。
二、细读课文,感悟文意(用时:17分钟) 1.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小组内交流:喜欢哪种花?课文是怎样表现鲜花开放的?
(3)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引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画出揭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了解设问句及设问句的作用。
3.学习第3自然段,感悟奇妙之处。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引导学生找出第3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语。
(3)组织交流读懂的内容。
4.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1.多种方式朗读第1自然段。
(1)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子。
(2)小组交流:自己喜欢哪种花?文中是怎样表现不同的花开放的?读出这样的句子。
(3)再读第1自然段,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学习第2自然段。
(1)找出这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句子。如“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2)思考后交流汇报:这个自然段的开头运用了设问,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
3.(1)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一评,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2)快速默读,用笔画出重点词语。
(3)交流这位植物学家的做法妙在何处。理解“大致”的意思(通过找近义词的办法理解)。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学生交流时可能会找出不同的句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文中介绍各种花开放的部分,指导课文介绍每种花的时候是先写花开的时间,再写花开的姿态,从而理解内容确定关键句。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指导学生对关键句进行修改,使语言更简洁。
2.在品读第1自然段中描写花开的句子时,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形态的,体会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时,往往有不少同义词或不同的句式可供选用,可以适当地变换句式。
3.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4.注意品读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引导学生体会“左右、往往、大致”这些词语也是一种准确的表达,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状况的准确反映。
5.理解词语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做动作理解“绽开”,结合图片及字理理解“欣然怒放”。
三、课后拓展,巧妙运用(用时:10分钟) 1.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2.理解运用:让学生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式表现花是怎样开放的。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其他花开放的时间。
2.通过合作交流,把有创意的想法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巧用修辞方法:_______
______(什么花)___________
____(怎样开)。
四、回顾交流,浅谈体会(用时:8分钟) 引导学生说说学完本课的感受和收获。 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引导学生重点从两个方面谈:文章内容和学习方法。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