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下册

16《宇宙的另一边》导学案

编号ID:888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1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16 宇宙的另一边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宇宙的另一边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宇、宙”等12个字,会写“宇宙、星空”等词语。
2.能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的,感受文中的“我”神奇的想象力。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说出“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重点 能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的,感受文中的“我”神奇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宇宙的录像片段。(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播放浩瀚宇宙的录像片段。

2.板书课题,理解“另一边”的意思。 1.观看录像,谈一谈浩瀚宇宙留给自己的印象。
2.齐读课题,试着说一说“另一边”的意思。   在学生交流浩瀚宇宙给自己的印象时,要鼓励学生完整表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 :12分钟)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淌、秘、栋、吁、绪、篇。
(2)指导读准多音字“乘”。
3.指名读文,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4.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围绕“想象”试着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1.自读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结合生字表自学生字,把难认的字多读两遍。
2.(1)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掌握这些生字词的。
(2)用“乘”的不同读音来组词。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
4.通读全文,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根据作者的想象可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3~11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12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1.检查生字读音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吁”在“气喘吁吁”中读xū;“篇”读piān。




2.学生在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时,如果遇到困难,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
三、导读第一部分(用时 :15分钟) 1.出示自学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部分,画出中心句。
(2)想想你从这部分中读懂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4.指导朗读。 1.读课文的第一部分,一边读一边画出中心句。



2.在小组中交流,结合重点词语谈感受。
3.在教师指导下感受作者总的想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在学生谈体会的同时用简笔画形式表现“宇宙的另一边”,以此帮助学生体会“倒影”的意思。其间,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浩瀚”的意思,并指导朗读句子,随时评议。
四、观察示范,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宇、宙、淌、秘、密、栋、梯、铃、乘、绪、篇、越。
2.交流汇报。
3.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示范。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书写成果,集体评议。 1.认读生字,观察生字的写法。

2.说一说书写生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观察教师示范,进行书空。
4.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5.交流评价其他同学的书写情况,根据同学的建议,把自己没写好的字再写几遍。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示范的生字,重点点拨“淌”“乘”“越”的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回忆学法,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听写词语。
2.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1.在教师指导下听写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   在听写词语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区别易错字。
二、导学第二部分(用时:20分钟) 1.学习要求:
(1)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说说课文中的“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完成学习活动卡。
(2)小组交流,完善答案。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想象在同一时间,“宇宙的另一边”的“我”在做些什么。
①思考:那边的“我”都在做什么?
②指导学生理解“气喘吁吁”的意思。
③想一想:“宇宙的另一边”的“我”还会做什么?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 想象“宇宙的另一边”下雪的时间和太阳升起的方位,另一边的“我”上学时走的路线。
①指导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畅谈感受。
②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想象“宇宙的另一边”的加法和乘法怎么算。
①根据“宇宙的另一边”的数学课的特点,写出两道算式。
②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
(4)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有关写作文的事。 1.按要求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完成学习活动卡。然后组内交流。



2.在教师指导下汇报。
(1)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①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宇宙的另一边”的“我”在做些什么。
②理解“气喘吁吁”的意思。
③学生思考后汇报。
④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①学生列算式并交流。
大地万物+一场大雪=一片白茫茫=无数孩子的节日
早春二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雨贵如油=春风又绿江南岸=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②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1.在指导学生理解“气喘吁吁”一词的意思时,可以让学生做做动作,并想一想:人在什么时候会气喘吁吁?指导学生在运用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让学生在小组内列加法和乘法算式,从而体会作者想象的新奇、有趣。


3.通过交流,学生明确:作者想象的“宇宙的另一边”的数学课,没有一个数字,只有运算符号,更像我们这边的语文课,非常有趣。
三、导学第三部分(用时:7分钟) 1.导思:“我”在晚上继续走进自己的想象世界,想些什么呢?
2.引导学生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和同学交流,看谁想得更奇妙。
3.小结: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1.汇报交流作者想些什么。

2.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思妙想。

3.在教师指导下明确想象力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继续想象,但必须把握的一条原则就是“宇宙的另一边”和我们的世界正好是相反的。自己想好后和同学进行交流,最后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想得更奇妙。
四、迁移方法,动笔实践(用时:10分钟) 1.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的?
2.想一想:“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些什么?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1.在教师指导下交流课文是如何表达奇思妙想的。
2.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些什么。   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确:抓住事物相对或相反的一面进行想象,根据现有事物的特点想象与之截然不同的另一方面的特点。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