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黄继光教学设计
编号ID:1571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2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课题 黄继光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役、屡”等6个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射、弹”等6个生字,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抓住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通过学习,认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伟大意义,体会英雄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教学
重点 学会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
难点 理解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段落,学习他爱国主义的革命精神。
教具
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役、屡”等6个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射、弹”等6个生字,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人物形象。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课件导入,揭示课题
1.【丰碑画面】诵读课题【出示课件1】
师:同学们,这是一座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黄继光。
2.简介背景【出示课件2、3】
1950年,美帝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又把战火引到我国边境,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毛主席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美军以6万多重兵向上甘岭地区发动猖狂进攻,企图攻占该地区西侧高地,仅仅3.7万平方公里的阵地,投掷了几千枚重磅炸弹,山头被削平1米多,在那场残酷的战役中,为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黄继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年他才22岁。
5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走近那次残酷的战斗,寻找英雄的身影。(板书:黄继光)
通过介绍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了解人物,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出示课件4】
战役 屡次 启明星 摧毁 胸膛 冰雹 晕倒
引导:“晕”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一声“yūn”,它还有一个读音是”yùn”,可以组词“日晕、晕车”。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出示课件5、6】
战役:根据战略需要,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所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屡次:表示动作、行为多次重复。
启明星:肉眼能看到的在日出前升起的金星。
摧毁:用强大的力量破坏。
胸膛:胸。
冰雹:空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冰粒或冰块,多在晚春和夏季随暴雨降下。也称雹子。
晕倒:昏迷倒下。
(二)指导书写。【出示课件7】
1.观察生字,小组交流:每个生字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指导书写。【出示课件8—10】
射:“身”的末笔撇,左侧不出头。
弹:左窄右宽,“单”的长竖在竖中线右侧,悬针竖。
启:“户”的撇长,包住里面的“口”,“口”宽而扁。
荣:“冖”稍宽,“木”的竖在竖中线上,撇捺舒展。
爆:“火”小而靠上,末笔捺变点,“暴”笔画紧凑。
炸:“火”小而靠上,末笔捺变点,“乍”的竖在撇和横的结合部起笔。
三、对话文本,引导质疑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读得准确、流利,再拿出一支笔,有什么问题自己想不明白的,可以在书上做个标记,一会提出来。
2.好了,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也做了一些标记,要知道学会在质疑中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学习。下面,大胆地把你的问题提出来。
四、尝试概括
提出要求:同学们,经过前面课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概括课文,有了一定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默读全文,还可以借助这些词语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开始吧。(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在朝鲜战场打响了。这是最激烈的阵地战,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到命令要夺下597.9高地。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为尽快摧毁火力点,黄继光和战友匍匐前进,站起来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最终占领了597.9高地。【出示课件11】
五、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一)学习第一段(第1—4自然段)
同学们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还要靠读书来解决,随着课文的学习,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或者老师遗漏的,一会再提出来。下面请1名同学读1、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第1—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出示课件12】
2.结合课文中的时间词,谈一谈完成这项任务的难易程度怎么样?(生:时间的紧迫,第五天夜晚,黎明之前,战斗了四天四夜)【出示课件13】
生:敌人火力凶猛,进攻受阻。
师:突出黄继光在完成任务中所面临的困难是很大的。【出示课件14】
师过渡:(这样激烈的一次阵地战,时间又是如此紧迫,看来,夺取高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身在战场的黄继光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15】
(二)自主学习第二段(第5—11自然段),出示思考题:
师: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主动请战的?又是怎么请战的?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第5—6自然段,可以用抓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方法学习,一会儿汇报你的学习结果。
生:汇报交流。
A:“愤怒”“坚定”。
请根据“愤怒”“坚定”等词语,同桌读黄继光和参谋长的话,想象一下黄继光的愤怒来自什么?坚定来自什么?(对敌人的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不惜代价。)(对朝鲜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高度的责任感。)【出示课件16】(板书:神态描写:愤怒 坚定)
B、哪位同学能勇敢地站起来,像黄继光那样坚定地向我——参谋长请战。师握生手。
师引读:黄继光带上两个站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什么?(生接读)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从黄继光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必胜的决心、自我牺牲的精神)(板书:自我牺牲的精神)
师:敌人的火力那么凶猛,黄继光要完成任务,那份艰难可想而知。【出示课件17】
出示本课的难理解的词语,便于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词语,为理解课文打基础。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学习词语的方法。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感知黄继光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精神”,通过抓关键词谈感悟的方法,完成与文本的对话。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役(yì mò) 屡(lǔ lǚ) 摧(cuī chuī) 膛(fánɡ tánɡ)
二、仿照例句,写句子。
1.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2.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答案】
一、 役(yì√) 屡(lǚ√) 摧(cuī√) 膛(tánɡ√)
二、1.天空中下起了豆大的雨点。
2.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 简要复述课文。
2. 抓住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通过学习,认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伟大意义,体会英雄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谈话导入,复习检查。
1.检查字词:【出示课件2】
持续 命令 占领 突击 愤怒 注视 艰巨
爆炸 烈火 规定 消灭 惊天动地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黄继光》。
复习检查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一)下面同学们重点研读7—11自然段,结合学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要积极发言,一会儿全班交流。
学习提示:【出示课件3】
1.黄继光处境如何艰难?标在书上。
2.找出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表现,标在书上。
A:生自主学习后,小组讨论。
B:全班交流:
(1)先说处境如何艰难。
“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处境的艰难表现了黄继光及战士们的无畏。【出示课件4】
(2)再现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表现。
①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出示课件5】
师:连用三个感叹号既是对黄继光顽强意志的赞叹,又表达了战士们的期待、惊喜之情。“突然站起来”“暴风雨”突出了黄继光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
②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出示课件6】
师:两次站起来体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血拼到底的决心。尤其第二次站起来,说明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决定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3)这位年轻的战士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作者怎样表现他的惊讶与赞叹?(!!!啊)这是惊人的勇敢与顽强,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敬佩与赞叹朗读。(第9自然段)
(4)晕倒了【出示课件7】
(5)又站起来了。(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了?A:战斗的激烈。B:天快亮了,情况紧急。C:自身处境。)
(6)“张开、猛扑、堵住”,抓住描写动作的词,体会堵枪的壮举,用尽全身力量,身负重伤,尽全力扑远一些。(板书:动作描写:张开、猛扑、堵住)
C:讨论:同学们,要摧毁敌人的火力点,除了用胸膛堵枪口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武器没了,时间到了,情况严峻。)【出示课件8】
D:展开想象表达情感: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黄继光的战友,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的一幕,你会怎么想?把你内心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以“黄继光啊,你是我的好战友——”开头说几句话(生)【出示课件9、10】
(二)学习第三段(第12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出示课件11】
师:“惊天动地”说明黄继光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写出了战士们的勇猛和对敌人的仇恨。“像海涛一样”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了战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力量。
年轻的战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战友们的心怎能平静,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带着你的感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课件12】
三、讲英雄,赞英雄
小组合作讲述黄继光的故事,注意人物的语言与动作。
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要想好好复述课文,必须好好读课文。
分组汇报成果,师生共评。
小结:同学们讲得很好,从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英雄的伟大品质,英雄的形象走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请大家再读课文,去感受自己心中的英雄。
学生自读全文。
小组讨论,教师指导,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来理解课文,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四、以情激情【出示课件13】
1.黄继光用生命铺就了一条胜利之路,战友们冲上阵地后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仍然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腿已被打断,身后是一道十多米长的血印,卫生员整理遗体时,用热毛巾捂他的手臂,捂到第三天,那高高举起的手臂才放下来。课文学完了,老师相信你们也被深深地震撼了,黄继光没有照过一次相,这尊塑像是根据连长的回忆塑成的。此时此刻,面对英雄的塑像,你想说点什么吗?
2.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黄继光纪念馆【出示课件14】
同学们,这就是黄继光纪念馆,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倾诉内心的独白:黄继光,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激情总结:
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种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永放异彩!【出示课件15】
五、拓展延伸
自主学习“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重点围绕钱学森说的话及向美国联邦调查局提出的要求进行交流。 通过课堂延伸,更好地理解升华主题。
板书
内容 23 黄继光
神态描写:愤怒 坚定 自我牺牲的精神
动作描写:张开、猛扑、堵住
课堂作业新设计
填空。
本文描写了战争英雄( )的故事,读了本文,我们明白了( )是一个( )的人。
【答案】
黄继光 黄继光 视死如归、为战争的胜利牺牲自我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阅读纪伯伦的作品帮助很大。
不足之处:
对朗读的指导就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黄继光》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写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敌人的597 .9高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最后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惊天动地的壮举,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课文渲染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衬托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同时生动刻画了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言行,他主动请缨时说的话,枪林弹雨中匍匐前进,舍身堵枪口的壮举,都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抗美援朝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侵略、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抗美援朝战争历时两年零九个月。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随之结束。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役( ) 屡( ) 摧( ) 膛( )
没( ) 缕( ) 催( ) 蹚(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地射击 ( )地注视 ( )地向前爬
( )地说 ( )地牺牲 ( )地挪动脚步
三、选词填空。
战役 战斗
1.黄继光在上甘岭( )中光荣牺牲。
2.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 )了四天四夜。
持续 继续
3.黄继光不顾伤口的疼痛( )向前爬。
4.高温天气已经( )好几天了。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填空回答问题。
《黄继光》这篇课文是按____记叙的。这场战斗经过是接受命令——坚决请战——顽强战斗、壮烈牺牲——占领高地。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可把课文分为____段。“顽强战斗,壮烈牺牲”这一段是第____~____自然段。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你还知道哪些抗战英雄?
参考答案:
一、役(战役) 屡(屡次) 摧(摧毁) 膛(胸膛)
没(没有) 缕(一缕) 催(催促) 蹚(蹚过)
二、(凶猛)地射击 (愤怒)地注视 (顽强)地向前爬
(坚定)地说 (光荣)地牺牲 (艰难)地挪动脚步
三、1. 战役 2.战斗 3.继续 4.持续
四、事情发展的顺序 四 7 11
五、狼牙山五壮士、杨靖宇 张自忠 陆一曼等。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