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白 鹅
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调、看”2个多音字,会写“调、促”等15个字,会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白鹅的特点写清楚的。
3.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体会语言的趣味。
4.能说出不同作家笔下白鹅的共同点,体会其表达的相似之处。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白鹅的特点写清楚的。
1.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体会语言的趣味。
2.能说出不同作家笔下白鹅的共同点,体会其表达的相似之处。
朗读感悟 自主学习 合理想象 合作探究 比较阅读
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调、看”2个多音字,会写“调、促”等15个字,会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从叫声中感受白鹅的特点。
板块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古诗《咏鹅》及朗读音频)大家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生:骆宾王。
师:对,骆宾王写的这首《咏鹅》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传说是他七岁时所写。我们再来欣赏一组鹅的绘画作品。(课件出示课本插图)
师:这些是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画的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关于鹅的文章。大家先来读一读课题。(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关于作者丰子恺,谁来说说课前预习时查到的资料?
生:1898—1975),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所感,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他的代表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
师:很好。《白鹅》写于1946年,那时丰子恺先生搬到重庆郊外的一座荒村里生活。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养鹅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方式。那么,丰子恺先生养了一只怎样的白鹅呢?(课件再次出示课本插图)谁来说说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得这是一只美丽的白鹅,它高大、洁白。
生:得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它高高地昂起脖子。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丰子恺先生是怎样介绍这位动物朋友的吧。
板块二 自由读文,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课文中有很多生字,你们是否都认识了呢?现在请一组同学来开火车读课前预学单第2题中的词语。如果读的同学读对了,请同学们跟着他读两遍;如果他读错了,请大家带着他读两遍。
2.读一读下列词语,读准字音。不会认读的生字词圈画出来多读几遍。
音调 局促 颇像 京剧 一丝不苟 譬如 侍候 饭馆 附近 脾气
敏捷 昂首大叫 供养 添饭 看守 叫嚣 奢侈 窥伺 引吭大叫
(生读)
师:这组同学都读得很正确。“颇像”的意思就是——
生:很像。
师:没错。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侍、奢、侈”是翘舌音,“促、伺”是平舌音。这些词语中包含两个本课要求掌握的多音字,它们是——
生:“音调”的“调”,“看守”的“看”。
师:你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字音的掌握情况吧。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B )
A.叫嚣(xiāo) 窥伺(kuēi) B.侍候(shì) 看门(kān)
C.供应(ɡōnɡ) 局促(chù) D.奢侈(zhē) 引吭大叫(hánɡ)
(师指名答并相机指导)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
师:你们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呢?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呢?
生:“促”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足”,好像一个人走得很急促。
师:这位同学识字的方法很有趣!老师还要请同学们注意,“调、促、苟”三个字中都有“口”,“口”在不同位置时,写法有变化。请同学们接着说。
生:“颇”字中的“皮”和“页”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生:“譬”字上面部分要写紧凑;“言”的第一横要写长一些,不要漏写横画。
生:“脾”字右边中间的撇是从“白”中撇下来的。
生:“昂”字中的“日”要写得宽扁。
生:“添”字最后两笔点要横着排。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请大家在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中写一写这些易写错的字。
板块三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 闯过了字词难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注意要读得通顺、流利。(生自由读)
师:读完课文,这只白鹅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白鹅十分高傲。
生:白鹅走路的步态从容、架子十足,像个老爷。
师:课文哪一句话写出了白鹅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在文中画出这句话。
生:我画的句子是:“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师板书:高傲)
师:“高傲”是什么意思?
生:“高傲”就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的意思。
师: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白鹅的高傲?
生:“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让我仿佛看到了白鹅伸着脖子,左看看右看看的样子,从中我感受到了白鹅的高傲。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鹅的高傲。(生齐读)
师:这真是一只高傲的白鹅,课文接下来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了白鹅的高傲呢?
活动二:提炼信息,梳理概括。
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了白鹅的高傲呢?读课文,填写思维导图。
(生完成活动二,师指名回答。)
生:从叫声、步态、吃相这三个方面写出了白鹅的高傲。(师板书:叫声 步态 吃相)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第2自然段知道的。
师:第2自然段与第3~7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生:总分关系。
板块四 抓关键词,感悟“高傲”
师:白鹅在叫声上是如何高傲的呢?哪些词句最能表现出白鹅叫声的高傲?请大家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生默读第3自然段)
生:我是从“厉声叫嚣”和“引吭大叫”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白鹅叫声的高傲的。“叫嚣”就是大声叫喊吵闹,白鹅“厉声叫嚣”就更让人感到它的声音之大;“引吭大叫”指放开喉咙高声叫喊,联想到鹅伸着脖子仰天大叫,高傲的样子展露无遗。
生:我从“严肃郑重”的音调中感受到白鹅的严肃认真。我还从“厉声呵斥”中感受到白鹅的声音响亮,好像在教训人一样。(师板书: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生:第3自然段将白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作比较,让我体会到了白鹅的叫声大、严厉的特点,可见白鹅也能看家。
师:“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这几个词语都写出了白鹅叫声的特点,说明了白鹅叫声之大、叫声之凶,从中我们感受到了白鹅的高傲。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生齐读)
师:假如这只白鹅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让我们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三,一起来当“鹅语”小翻译吧。
活动三:争当“鹅语”小翻译。
1.见到生客进来,白鹅会厉声叫嚣,好像在说:“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了?没礼貌的家伙!”
2.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白鹅引吭大叫,好像在说:“谁在外面走动?最好离这儿远一点儿!”
(生完成活动三,师指名回答。)
生:见到生客进来,白鹅会厉声叫嚣,好像在说:“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了?没礼貌的家伙!”
生: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白鹅引吭大叫,好像在说:“谁在外面走动?最好离这儿远一点儿!”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白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能看家护院的一面,难怪作者喜欢它呢。请大家再读第3自然段,让我们从白鹅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它的高傲和能看家护院的特点。(生自由读)
师:鹅除了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你觉得还有哪些方面也不亚于狗?
生:鹅的忠心、责任心也不亚于狗。
师:虽然作者把白鹅描写得这样高傲,但是会读书的同学们,你们从这样的语言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师:本节课我们从叫声方面体会到了白鹅的高傲,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读读第4~7自然段,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准备。
1.不同形式的展现,激发兴趣。开课伊始,从古诗到漫画再到课文,引导学生逐步认识鹅、了解鹅、感受鹅的形象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2.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形象。这篇课文语言活泼、有趣,朗读是学生感知语言、体会鹅的特点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知鹅的高傲,在读中品悟语言,体会情感。
3.大胆合理的想象,感悟特点。在从叫声中感悟白鹅的高傲这一环节,让学生想象有生客进来、篱笆外有人走路时,白鹅会说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表达中体会白鹅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加强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鹅、欣赏鹅,培养学生对鹅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
理清课文的结构,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住重点句子,理清段落间的结构关系,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
本板块设计“鹅语”小翻译的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读文入境,加深对“高傲”的理解,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并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拓展想象空间,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体会语言的趣味。
2.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白鹅的特点写清楚的。
3.能说出不同作家笔下白鹅的共同点,体会其表达的相似之处。
板块一 复习导入,再读课文
师:(师板书课题)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美丽、高傲的白鹅,还记得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鹅的高傲的吗?(师板书:高傲)
生:叫声、步态和吃相。(师板书:叫声 步态 吃相)
师:没错!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白鹅叫声的傲慢,可以用哪两个词语来形容它的叫声呢?
生: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师板书: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师:看来同学们上课时都很认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4~7自然段,看看白鹅是如何在步态和吃饭上表现它的高傲的。
板块二 细读课文,感悟“高傲”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读第4自然段,看看白鹅在步态上是如何高傲的。(生齐读)
师:你们从课文中找到了哪些表现白鹅的步态高傲的词语?
生:我找到了“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师板书: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生:我找到了“傲然”“毫不相让”。
师:非常好!除了这些词语,作者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突出白鹅的步态高傲呢?
生:作者把白鹅的步调与鸭的步调进行对比,突出了白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生:作者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鹅走路的样子比作“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写出了它的高傲。
师:你们真是阅读高手。我们一起来看看京剧里的净角是怎么出场的吧。(课件播放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的视频)
师:看完了视频,老师想请一名同学上台表演鹅的步态。(生表演)
师:很好。看完他的表演,谁来说说自己对“局促不安、从容”等词语的理解?
生:“局促不安”形容举止拘谨,心神不安。在文中指鸭走路的步态给人不自然的感觉。
生:“从容”的意思是不慌不忙。在文中指鹅的步调不慌不忙,大模大样的。
师:作者把白鹅的步调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白鹅的步调从容和鸭的局促不安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显得白鹅傲气十足,很有趣。
师:白鹅“傲然地站着”“毫不相让”,以及非但不让还咬人这一举动,也表现了它步态的傲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从吃相中展现鹅的高傲的。(生自由读)
师:如果用两个词语来概括白鹅的吃相,你们会用什么词?
生: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师板书: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师:白鹅吃饭的顺序是怎样的?
生:白鹅吃饭必须按照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吃一口泥和草的顺序,而且这顺序不会改变。
师:是啊,即使水盆放在远处,白鹅也会从容不迫地按照这样的顺序吃饭,可见它吃饭真的是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师:作者除了写白鹅吃饭时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还从哪里写出了它吃相的高傲呢?
生:白鹅吃饭的时候必须有一个人在旁边侍候。
师:白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在第6自然段中,老师发现作者用“鹅老爷”来称呼白鹅,你们觉得这样称呼合适吗?
生:我觉得“鹅老爷”这个称呼特别形象,因为白鹅吃饭时从容不迫,而且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当它的饭被狗偷吃光了,它便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让人们给它添饭。这只白鹅的确是个傲气十足的“鹅老爷”。
师: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不胜其烦”,是讨厌白鹅吗?
生:我认为作者称白鹅为“鹅老爷”,还说自己感到“不胜其烦”,并不是真的讨厌白鹅,而是对白鹅这种吃相感到好笑,他对侍候白鹅吃饭感到乐此不疲,其实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喜爱。
师:非常好。作者称白鹅为“鹅老爷”,说白鹅吃饭时让人“不胜其烦”,表面上是嫌弃白鹅,实际上表达了自己对白鹅的喜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反语”,也就是“明贬实褒”。(师板书:表达感情→反语)这种明贬实褒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生:我觉得这样写显得很有趣,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的确如此,作者运用反语,不仅将白鹅的高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其实,在这一部分中还有一些有趣的表达,大家能找出来并说说你们的理解吗?
生:文中说白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我觉得这里用“侍候”“堂倌”来描写在旁边守着的人,很有意思,更加突显了“鹅老爷”的形象,将白鹅的高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这句话中的“堂倌”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类似于现在所说的服务员。
师:和你理解的差不多,“堂倌”在旧时用于称呼饭馆、茶馆、酒店中的招待人员。作者不仅用“侍候”来形容给白鹅添饭的行为,还用“堂倌”来形容给白鹅添饭的人,真是既有趣又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这只白鹅的高傲。还有吗?
生:作者在写狗去偷吃白鹅的饭时,用了“窥伺”“敏捷”“逃”“扬长而去”这样的词语,将狗描写得像小偷一样,真是有趣极了。
师:白鹅真是太有气势了,连狗都要怕它三分,真有“老爷”的派头!难怪作者在开头就说——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板块三 比较阅读,体会异同
师:丰子恺先生养的这只白鹅是那么的高傲又惹人喜爱,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又描写了一只怎样的白鹅呢?请同学们看课后的“阅读链接”,小组合作完成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的活动。
活动:比较阅读,学习写法。
读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和课文《白鹅》比一比,思考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鹅的
共同点 两位作家笔下的鹅都是派头十足,丰子恺称白鹅为“鹅老爷”,而叶·诺索夫笔下的鹅则有着“海军上将”的派头;在姿态、步态、叫声、吃相上都很相似。
表达上
的相似之处 描写方法 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结构安排 先总后分,先概括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
情感表达 都运用反语表达了对鹅的喜爱之情,明贬实褒。
语言风格 语言都很幽默风趣。
师:同学们,经过比较阅读,你们一定有很多发现,来分享一下吧!
生:我们发现两篇文章在结构安排上,都是先总写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
生:我们发现《白鹅》和《白公鹅》都运用了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白公鹅》一文中写到“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其中的“耀武扬威”就是反语。
师:表扬这个组的同学,学会了活学活用,希望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还有哪个小组想说说?
生:我们发现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文中的鹅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这两篇文章的语言都非常幽默风趣,值得我们学习。
生:我们发现两位作家笔下的鹅都是派头十足,丰子恺称白鹅为“鹅老爷”,而叶·诺索夫笔下的鹅则有着“海军上将”的派头,在姿态、步态、叫声、吃相上都很相似。
师:这个组的同学读书很细心,概括能力也很强。同学们,你们能把学到的方法用到阅读《白公鹅》这篇文章上,老师要为你们竖起大拇指。这节课,我们认真品读了两篇写白鹅的文章,学习了用反语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课后请同学们完成第2课时的课后拓学单,继续阅读其他名家写动物的文章,体会作家对动物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白鹅高傲的特点写清楚的,因此我抓住白鹅的高傲这一特点贯穿全部教学。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把读书、思考、感悟相结合,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理解和感悟白鹅的高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在叫声、步态和吃相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与课文对话的兴趣。让学生表演鸭与鹅的步态,并播放京剧里净角出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鹅步态的大模大样。在体会鹅吃相的高傲时,引导学生感受鹅吃饭时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特点,体会鹅吃饭时的架子十足。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有效地利用课后“阅读链接”进行比较阅读,既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实践,又能通过比较阅读,感悟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为单元习作作准备。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整体回顾白鹅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高傲”来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
这一板块引导学生把生动的语言与形象的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如见其景。
设计意图
抓住“鹅老爷、堂倌、侍候”等词语,在感受白鹅高傲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语言的特点,领悟明贬实褒的写法。不知不觉中,通过学生的想象、运用,使课文中的语言转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