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教案

编号ID:1692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42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语文园地

1.能梳理、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认识“宾、吉”等12个生字。
3.理解一些词语的新含义,并能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汇。
4.能够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5.朗读、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1.梳理、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认识“宾、吉”等12个生字。
3.朗读、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1.理解一些词语的新含义,并能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汇。
2.能够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交流总结 拓展应用 理解背诵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与同学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应该怎样解决。
2.利用减一减、加一加的方法认识“宾、吉”等12个生字。

板块一 交流平台寻方法
师: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之旅中,我们跟随作者的想象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了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演化为鸟类的,感受了纳米技术的神奇,见证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历程。科学之旅,真令人流连忘返。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观察、发现、思考。(师板书:语文园地)
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
生: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课件相机出示课文题目)
师:本单元我们的学习重点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在学习本单元时遇到的不懂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生完成活动一,小组交流、讨论。)
师: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说一说吧。
生:阅读时,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用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查资料、请教别人等方法来解决。
师:你的表达很清晰,非常有条理。这些方法你们会学以致用吗?(师板书:联系上下文 结合生活经验 查资料 请教别人)老师来考考你们。

活动二:请你用提炼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下列练习。
1.读下面的文字,思考:什么叫作纳米技术?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段文字的?
什么是纳米技术呢?这得从纳米说起。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就好像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这种纳米级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人类的一门学问。
  我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通过提取关键词句,了解到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的物质的新奇特性来造福人类的一门学问。 
2.《十万个为什么》中写道:“所有的工厂都有蒸汽机、柴油机之类的发动机,它能使全厂的机器运转起来。”“发动机”是个陌生的事物,你会选择用什么方法来了解它呢?
  我想用查资料的方法了解什么是发动机。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其种类包括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 
师: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活动二的练习,思考完毕后在小组内交流,有不同的建议可以跟组员讨论讨论。(生思考并完成活动二,小组交流、讨论。)
师:我们先来看第1题,谁来说一说?
生:我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通过提取关键词句,了解到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的物质的新奇特性来造福人类的一门学问。
师:你运用联系上下文,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整合,解决了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希望同学们经常用一用,练一练。谁来说说第2题?
生:我想用查资料的方法了解什么是发动机。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其种类包括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
师:你看,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查阅资料解决。
师:同学们,阅读时我们会碰到不懂的问题,这时我们可以运用学到的各种解决不懂的问题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资料、请教别人等,去解决这些不懂的问题,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板块二 识字加油站教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来到“识字加油站”,大家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呢?(课件出示生字“滨、洁、减、挑、挺、预”)
师:请你来读一读,并试着组词。
生:滨,海滨;洁,洁白;减,减少;挑,挑水;挺,挺立;预,预习。
师:将上面的字去掉偏旁会变成什么字呢?(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第一组字词)
师:我来读熟字,请同学们齐读带拼音的生字及括号中的词语。(师生合作读)
师:比较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
生:左边的字去掉偏旁变成了右边的字;左右两边的字形相近,读音大多不同。
师:你说得很对!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呢?
生:可以利用熟字减一减的方法帮我们认识这些生字。(师板书:减偏旁)
师:非常好。第一组字记住了,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二组字吧。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第二组字词,生齐读。)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左边的字加上偏旁变成了右边的字;左右两边的字形相近,读音大多相近。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师板书:加偏旁)请同桌互相读一读,交流交流识字方法吧。(同桌互读、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开火车读一读课本上这两组字词,第一个同学读一读左边的字,第二个同学读右边加减偏旁后的字,第三个同学读括号里的词语,以此类推。(生开火车读)
师:通过本次“识字加油站”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可以通过偏旁加一加、减一减来认识汉字。
师:汉字有很多是形声字,根据熟字加偏旁和熟字去偏旁的方法可以让我们认识很多汉字。对于形近字,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偏旁来推测字义,但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在,发生了许多改变,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偏旁所表示的含义。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工夫,并适时进行了拓展,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不懂的问题,巩固所学到的方法。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自己交流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后,联系课文内容加以运用,最后尝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主发现汉字字形、读音之间的联系,发现题目中隐含的语文学习的规律,运用减一减、加一加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学习区分形近字,提升学生学习字词的能力。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理解一些词语的新含义,并能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汇。
2.能够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3.朗读、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板块一 新词新意思,与时俱进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阅读技巧和识字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词句段运用”板块,来理解一些新词汇的意思,并积累一些具有新意思的词汇,同时学习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师板书课题)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组词语。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的两组词语,生齐读。)
师:你们读得很好,现在请男生读第一组,女生读第二组,看看哪组读得更好。(男女生比赛读)
师:读了又读,你们能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
生:第一组词语是新出现的,第二组词语是我以前见过的。
师:你很善于发现,第一组词语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我们把它叫作新词汇,体现了近几十年来的科技发展;第二组词语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意思,我们叫作熟词新义,比如“桌面”不仅仅是指桌子的台面,现在还指打开电脑的第一个界面。你们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请同学们查一查词典,或者根据生活经验,与同桌交流交流吧!(同桌交流)
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组,谁来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生:“云技术、多媒体、互联网”都跟网络有关,“克隆”是现代的一种新的技术。
师:你知道的只是个大概。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词语的具体解释吧。(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的解释)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组,谁来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生:“桌面、窗口、文件夹”都跟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有关,“潜水”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网络用语。
师:第二组词同学们刚刚也说了个大致意思,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具体解释吧,看看怎样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的解释)
师:现在大家已经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能不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说一两句话呢?(四人一组,组内交流、说话。)
师:谁来说一说?
生:老师上课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我们觉得非常有趣。
生:我将旅行时拍的照片,设置成我的手机桌面背景。
师:同学们,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词汇产生,比如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的这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分一分吧。

活动一:按照新词汇、熟词新义给下列词汇分类。
充电:比喻通过学习补充知识、提高技能等。
菜单:指电子计算机程序进行中出现在显示屏上的选项列表。
接轨:比喻两种事物彼此衔接起来。
晒客:指用文字或照片等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情等展示在互联网上的人。
飞鱼族:指在国内已取得不俗成绩,但毅然放下一切,到国外名校求学的特殊中国群体。
元宇宙: 指一个虚拟现实空间,用户可在其中与科技手段生成的环境和其他人交流、互动。
丁宠家庭:一些年轻“丁克”夫妻一方面不愿养育子女,而另一方面又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纷纷养起了宠物,这些家庭被人们称为“丁宠家庭”。
新词汇                   熟词新义
               晒客 飞鱼族                充电 菜单 
               元宇宙 丁宠家族       接轨 

(指生接龙读这组词语及其解释)
师:谁能按照新词汇、熟词新义给这些词汇进行分类?
生:我发现“晒客、飞鱼族、元宇宙、丁宠家庭”都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词语,而“充电、菜单、接轨”都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意思。
师:学习这些词语,了解它们的新意思,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积累,懂得词语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
板块二 作比较,仿写句子
师:学完了词语,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句子。(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句子)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生自由读)
师:读完了以后,小组交流,想一想:这些句子的加点部分有什么作用?
生:第1句话我从“和狗一般大小”知道了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和狗差不多,我觉得加点的词语可以让我对恐龙的大小有更加具体的了解。
生:第2句话用乒乓球与地球的比例比较说明,使我明白了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
生:第3句话中,我通过加点的部分,体会到碳纳米管是非常硬的,比钢铁还要结实百倍,这个比较让我对碳纳米管的硬度印象深刻。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加点的部分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师板书:作比较 突出特点,增强效果)
师:作比较和打比方是不同的说明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我们经常混淆。请读一读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里的句子,抓住特点,区别辨析,说说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生完成活动二,师指名回答。)
生:“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从“相当于”我感受到这是拿蓝鲸和中型火车头来作比较,所以应该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师:说得对。将蓝鲸和火车头作比较,告诉我们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
师:作比较重在“比”,通过比较,突出被介绍事物的特点,也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师板书:重在“比”)谁接着说?
生:我来说第2句吧。“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梁,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我觉得这里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建桥的速度在提高。
生:我来说后面的两句,后面两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我从“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知道的。
师:你们很善于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把“噪音”比作“隐身人”,把“每一个根毛”比作“一个基层原料采集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噪音”“根毛”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打比方重在“仿”,它和作比较一样,也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表达效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后,我们现在来完成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三,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一写熟悉的事物吧。

活动三:从下列事物中选择一个,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一写它的特点。
事物 特点
胡夫金字塔 高(约146米)
人工湖 大(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
太阳 热(表面温度高达5000多摄氏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谁来说一说你写的句子?
生:胡夫金字塔原高约146米,相当于50层高的摩天大厦。
生:这个人工湖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
生:太阳的表面温度高达5000多摄氏度,是白开水的500多倍。
师:同学们写得大多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内容,能不能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呢?比如,橡皮、铅笔、篮球场、学校的花坛等。
生:我们学校的花坛很大,大概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那么大。
生:今天,我买了一个小机器人,大概只有一般的橡皮擦那么大。
师:你们太棒了!我们要善于把语文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板块三 日积月累重积累
师: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日积月累”,学习一首古诗。先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朗读)
师:读得不错,但节奏感还可以加强一些。听老师读一读。(课件出示划分节奏后的古诗,师范读。)
师:我们合作朗读吧。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师生配合读)
师:请同学们在下面练读吧。(生自由练读)
师:这首诗写了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寻花?寻到了什么样的花?
生:我从诗题“江畔独步寻花”知道了杜甫在江畔寻花,我读了诗歌的内容后知道他寻到的是桃花,所以是在春天寻花。
师:你很善于学习。现在我们小组合作学习。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借助插图,交流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师:同学们交流得非常热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听老师范读这首诗,边听边想象: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花。
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
生:我看到了颜色深红的、浅红的桃花。
师:“开无主”是什么意思?
生:自由自在地开。
师:深红的桃花像火,浅红的桃花似霞,绚烂绮丽。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赏花人?
生:我觉得是高兴的、心情愉悦的赏花人,他自言自语:我是该爱这颜色深的还是浅的花呢?
师:如果你是诗人,当你在春困之时,看到这一簇簇桃花,会有什么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读这首诗。(生带着感情读)
师:读着读着,这首诗慢慢地就进入了我们的心里,谁来背一背?(生自由背诵)
师:让我们一起想象着画面,来吟诵吟诵吧。(生齐背)
师:杜甫当年以“江畔独步寻花”为题,一共写了七首诗,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还有另外六首,课后拓学单中为大家展示了其中非常有名的第六首,大家课后读一读,背一背。



《语文园地》重在方法的指导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情出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提升能力:1.抓关键,重在方法的掌握。2.抓读中悟,重在过程的指导。







































































设计意图
此板块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了解句子的特点,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说明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设计意图
此板块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拓展,能达到让学生熟读成诵的目的。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