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1.揣摩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尝试在说话和作文时,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2.了解形声字的形旁与汉字字义的联系,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12个生字。
3.学习用动物比喻某一类人。
4.体会冒号的用法,试着仿写一段话。
5.通过比较,感受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6.书写时能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7.朗读、背诵《蜂》。
体会冒号的用法,试着仿写一段话。
揣摩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尝试在说话和作文时,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学练结合
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与同学交流如何运用明贬实褒的方式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12个生字。
3.书写时能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板块一 交流平台
师:学完了第四单元的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笔下动物的可爱,体会到了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观察、发现、思考。(师板书:语文园地)
师:我们先来读读“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句子,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句子)
生:我发现这些句子都是作者在抱怨小动物的缺点:“古怪”“架子十足”“耀武扬威”。
师:不错,所以作者是不是真的不喜欢这些动物呢?
生:不是的。这些句子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作者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
师:是的,第1句中的“古怪”,第2句中的“架子十足”,第3句中的“耀武扬威”都是含有贬义的词语,都表现了这些动物的缺点,但是从课文中,我们却感受到了作者对这些动物深深的喜爱,这种表面上是贬低,实际上是褒扬的写法,就叫“明贬实褒”。(师板书:明贬实褒)
师:我们再到本单元的课文中去找找,看看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生找句子)
师: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我找到了一句: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作者说的是“淘气”,我读出来的却是“机灵可爱”。
生:我找到了《白鹅》中的一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找得很好。明贬实褒的手法运用十分广泛,你们在生活中发现谁说的话也有这种表达意味?谁来说一说?
生:妈妈经常对我说:“你这个小傻瓜。”虽然妈妈说我傻,但是我却感觉到妈妈对我的爱。
师:很不错。你们真是善于发现的有心人。我们再一起来观察今天举出的明贬实褒的句子,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句子都含有一种幽默和亲昵在里面?
生:发现了,我还发现里面有满满的爱呢。
师:不错,明贬实褒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恰当地表达出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更有亲昵的味道。
师:我们再来看几个句子,你们能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改写这几个句子吗?
活动一: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改写下列句子。
1.家里的猫打翻了我的墨水瓶,脚底沾着墨水在我的作业本上走来走去。
__示例:家里的猫真是调皮,打翻了我的墨水瓶,还在作业本上踩印了几朵小梅花呢。
2.我有个爱漂亮的妹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
__示例:我有个爱臭美的妹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__
(生先自己作答,再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修改。)
师:好了,现在谁来说说自己的答案?
生:第1题可以改为:家里的猫真是调皮,打翻了我的墨水瓶,还在作业本上踩印了几朵小梅花呢。
生:第2题可以改为:我有个爱臭美的妹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师:大家回答得太好啦!“万般佳作唯情真”,表达真情实感是写作的制胜法宝之一,但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要讲究方法的。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将明贬实褒的写法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板块二 识字加油站
师:我们在学习生字时经常会用到加一加、减一减等识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该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词)
师:请同学们边读边对比和思考:从这些字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生读)
生:我发现每组注音的两个生字,右边部件都是相同的,它们的读音与右半部分相同或相似。
生:每个注音生字左边的偏旁与该字的意思相关联。
师:根据他们的回答,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是什么种类字的特点?
生:形声字。(师板书:形声字)
师:对,大家还记得形声字的规律吗?
生: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师板书:声旁表音,形旁表义)
师:不错,借助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规律,我们可以较快地识记这些字了,谁还有什么别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每个生字旁边括号里的词语可以帮助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师:非常好,那我们来看看第一组字词吧!第一组中的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这三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件,就是“干”,当偏旁发生变化时,意思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构成了新字。但它们的读音都和“干”相同或接近。
师:偏旁不同时,这些字的意思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杆”和木头有关,所以是木字旁;月字旁的字很多与身体部位有关,所以“肝脏”的“肝”是月字旁;禾木旁与农作物有关,所以“麦秆”的“秆”用禾木旁。
师:那我们可以通过记偏旁来记字的意思啦!其他五组生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识记。大家先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一读,再同桌之间合作,运用刚刚讲的记忆形声字的方法来记一记这些字。(生记,师巡视,相机指导。)
师:下面请大家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生做题,师核对答案。)
师:同学们完成得都非常好,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大家一定要记牢,这样我们再碰到这类字,就可以记得又快又好啦!
板块三 书写提示
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要写一大段话,那怎样才能将一段话写得美观整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写提示”吧!(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书写提示”中的书写范例)
师:这个书写范例给你们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生:它看起来非常整齐,字的大小基本一致;字距很均匀;标点的位置也非常恰当。
师:说得非常好,这段文字给人的感觉非常工整、舒服,就是因为它在写的过程中注意了字距、行距、上下留白等问题。我们再一起来看下右边的小贴士。(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书写提示”中的小贴士)那位同学刚刚说漏了哪两点?
生:字距比行距小,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师:不错,那我们也来抄写这段话吧!看看大家写得怎么样。写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我们刚说的那几点,还要注意书写要整洁,书写的姿势要正确。(生练习书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师:大家都写完了吧,现在同桌间互相评价,看谁得的星星多。
评价标准:
1.书写工整。☆☆☆
2.整体布局合理:字的大小基本一致,字距均匀。☆☆☆
3.上下留白大致相等,整体美观。☆☆☆
(同桌互评,师将优秀作品在班上传阅。)
在“交流平台”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体会作家是怎样运用明贬实褒的方式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的,并提醒学生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加以运用。在“识字加油站”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重点教授第一组字,其他的字让学生根据学到的方法自己领悟技巧来识记,这样能达到更好的启发效果。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交流运用明贬实褒的方式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的体会,再在课中导学单活动一中尝试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设计意图
学生之前学过很多识记生字的方法,已经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字形,学会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突破识字教学的重难点。
设计意图
此板块意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学习用动物比喻某一类人。
2.体会冒号的用法,试着仿写一段话。
3.通过比较,感受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朗读、背诵古诗《蜂》。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1.学习第一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师板书:语文园地)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通常指什么样的人呢?
生:指有才干的人。
师:非常正确,那人们为什么要用“千里马”来比喻有才干的人呢?根据千里马的特点想一想。
生:因为千里马可以跑很远,非常厉害。
师:说得很好,像“千里马”这样,用某种动物来指代某一类人的词语,生活中有很多。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师板书:用动物比喻某一类人)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词语,要读准音。(课件出示第一题,生自由读。)
师:你们知道这些词语分别指代的是哪类人吗?可以结合动物的特点先想一想,比如提到老黄牛,你们会想到它的什么特点?
生:默默无闻地干活,一点儿也不抱怨。
师:非常正确!所以“老黄牛”就是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那其他词语分别指哪一类人呢?请大家根据课前查的资料和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
生:我知道百灵鸟的叫声很好听,所以我猜“百灵鸟”应该指歌声甜润、清脆的歌手。
生:领头羊一般是羊群的首领,在羊群中有很大的主导作用。所以我猜想“领头羊”指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生:蜜蜂很勤劳,一天到晚采花蜜,所以“小蜜蜂”应该是比喻勤劳的人。
生:老虎虽然吓人,但是纸老虎是纸做的,一点儿也不吓人,所以“纸老虎”应该是比喻外表上好像很强大而实际上很弱的人。
师:很棒,这就叫“外强中干”。大家继续说。
生:变色龙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变成不同的颜色,所以这个词应该是比喻在生活中善于变化或伪装的人,或者比喻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生:“铁公鸡”应该是指一毛不拔的人,因为有个歇后语叫“铁公鸡——一毛不拔”。
师:你能结合歇后语来说,实在是太厉害了。“铁公鸡”就是比喻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生:应声虫只要有声音,它就会模仿叫,所以“应声虫”应该是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生:哈巴狗总是跟在主人身后摇尾巴,所以“哈巴狗”应该是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师:大家都是用心的人,能结合生活实际弄清楚这么多词语的意思,太厉害了。下面我们来运用一下这些词语。(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选词填空。(填序号)
A.纸老虎 B.哈巴狗 C.领头羊 D.老黄牛 E.铁公鸡 F.千里马
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都要踏实勤奋,即使是( F ),也应该要有一股( D )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行业中的( C ),受人尊敬。而那些斤斤计较的( E ),虚张声势的( A ),没有骨气的( B ),则令人嘲笑、唾弃。
(生做题,同桌交流答案,师核对答案。)
师:掌握了课本上的这些词,你还知道哪些以动物喻人的词语?
生:我还知道 “老狐狸”是比喻非常狡猾的人,“糊涂虫”是比喻不明事理的人。生:我知道“井底蛙”是比喻见识狭小的人,“替罪羊”是指替别人受罪的人。
师:很好,课后我们可以再收集一些这类词语,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
2.学习第二题。
师:每个标点符号都有它特定的作用,如省略号表示省略内容,问号表示疑问等,那冒号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生读句子。)
师:第一个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生:猫高兴时十分温柔可亲。
师:那冒号后面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冒号后面写的是猫温柔可亲时的动作。
师:很好,那后面两个句子呢?
生:第二个句子写的是母鸡听到声响后会立刻警戒起来,冒号后面写的是母鸡警戒时的样子。
生:第三个句子写的是鹅能看守门户,冒号后面写的是鹅具体会怎样看守门户。
师:你们概括得非常准,那从这些句子的特点可以看出冒号是起什么作用呢?
生:冒号用来引出后面的句子。
生:冒号能引出解释或说明的内容。
师:非常好,冒号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后面,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这样就能使所写的对象更形象、生动。(师板书:冒号→解释说明)
师:好,我们再来看课本上给出的三个词语,这三个词语中的人物或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活泼、细心、热心肠。
师:是的,我们用这些词写句子的时候,该怎么写呢?
生:可以先总写他们的特点,再运用冒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
师:很好,那小狗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很活泼呢?
生:在院子里撒欢、在沙发上跳上跳下、跟主人玩游戏……
师:那写一个人细心,有哪些事情可以写呢?
生:检查作业、做事情很周到等。
师:写热心肠的人可以用哪些例子呢?
生:可以写很多乐于助人的事情啊,比如帮邻居带孩子、帮邻居收衣服、帮老人送饭等等。
师:厉害,看来大家已经知道该写什么内容啦!那现在请同学们各选一个词语,用上冒号来写一句话吧。(生写,师巡视。)
师:谁来分享一下自己写的内容?
生:这只小狗真是活泼可爱:每次我刚扔出骨头,它就一跃而起,飞身咬住那根从天而降的骨头,然后摇摇尾巴,开始享受美食了。
生:小亮可真细心:瞧,他写完一篇作文,连标点符号都要检查两遍。
生:她是一个热心肠的老奶奶:今天刮大风,几户人家晒在外面的衣服都吹落到了地上,老奶奶把衣服一件件捡起来,挨家挨户地送还给邻居。
3.学习第三题。
师:我们以前学过很多语气词,谁能说说语气词的作用一般是什么呢?
生:增强语气。
师:不错。请同学们读“词句段运用”第三题中的三个句子,然后将加点的语气词删掉,男女生对比读,男生读有语气词的句子,女生读没有语气词的句子,感受一下情感有什么不同。(生自由读,再男女生合作读。)
师:我们先看有语气词的句子。第1句中的“吧、啊、呢”有什么表达效果呢?
生:这几个语气词充分表达了对猫的关切和怜爱。
师:那后面两个句子呢?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生:第2句中“啊”这个语气词,写出了小猫的可爱调皮,使句子更自然,更亲切。
生:第3句中三个“啦”,写出了白公鹅派头十足的样子,有种亲昵的感觉。
师:我们再来看没有语气词的句子。没有语气词的时候,这几句话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生:没有语气词时,这几句话读起来非常生硬,不自然。
师:大家说得很好,语气词放在句子中,能使语言更自然,更亲切,更生活化。(师板书:语气词 亲切 生活化)
师:好,下面我们来做一做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给句子加上恰当的语气词,使句子更有生活味,突出小狗的可爱。
我们家的小狗爱吃的东西可真多:馒头,面包,肉骨头,更别说狗粮。
我们家的小狗爱吃的东西可真多呀:馒头哇,面包哇,肉骨头哇,更别说狗粮啦!__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的答案?
生:我们家的小狗爱吃的东西可真多呀:馒头哇,面包哇,肉骨头哇,更别说狗粮啦!
师:听了你的答案,我仿佛已经看到一只可爱的吃货小狗啦,你的语气词加得太好了。我们在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也要学会运用这些语气词来传达自己的感情。
板块二 日积月累
师:同学们都见过蜜蜂吧!蜜蜂给你们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生:蜜蜂很勤劳,每天都不停歇地采蜜。
师:是的,蜜蜂是勤劳的象征,有资料表明,蜜蜂要采1000朵左右的花才能获得一蜜囊花蜜。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关于蜜蜂的古诗——《蜂》。(课件出示古诗,同时播放朗读音频,播放一遍。)
师:同学们课前都收集到作者罗隐的资料了吧,谁来分享一下?
生:罗隐(833—910),唐代文学家,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西南)人。其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亦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于民间流传颇广。他才学出众,名气很大,想借助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一展宏志,可屡试未中,于是改名为罗隐。
师:很好!你找的资料真详细!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不懂的词语画出来。课前大家都初步查了这首诗的意思吧?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难懂词语的意思?
生:“山尖”是“山峰”的意思,“尽”是“都”的意思。
生:“占”是“占有”的意思。
师:说得不错,我们再来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的插图)
生:画的是一群蜜蜂在采花蜜。
师:结合插图,谁来说说这首诗的大意呢?
生:无论在平地原野还是山尖峰顶,繁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据。遍采百花酿成蜂蜜以后,不知为谁辛苦,让谁享受甘甜?
师:从诗中你们读出了什么呢?
生:我读出了蜜蜂一天到晚采百花酿蜜,很辛苦。
生:我读出了不管是平地还是山尖,有鲜花盛开的地方就有蜜蜂在采蜜。
师:说得都很对。作者最后发出了怎样的疑问?
生:蜜蜂辛苦采蜜是为了谁?
师:你们觉得是为了谁呢?
生:是为了那些吃蜂蜜的人。
师:说得很好!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蜜蜂的勤劳,来赞美那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不过相传这首诗是诗人因屡次科举未中,心中愤懑时,看到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想到某些不劳而获的朝廷官员心中有感所写。所以这首诗又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这首诗,读出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背下来。(生自由读,指名背。)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咏物的古诗?课后请同学们再收集一些,同桌之间互相分享一下。
“词句段运用”的词语部分和“日积月累”板块重在积累,我安排课前预习任务,教学时只作适当讲解,让学生自己主动去理解、记忆、运用,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词句段运用”的句子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冒号和语气词的作用,主要采用诵读、理解的办法,并尝试在创设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加以运用,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
此板块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理解以动物喻人的词语的意思,体会冒号的用法,感受语气词的表达效果,并尝试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气词。整个板块内容较多,但安排有序,能引导学生学用结合,突破教学重难点。
设计意图
用比较的方法感受语气词在句子中的作用,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句子传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
采用反复诵读诗句、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等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古诗,达到积累的目的,同时拓展了解咏物的古诗,以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