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上册

11 牛郎织女(二)【教案】

编号ID:1758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1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课  题 11.牛郎织女(二)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的人物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语言运用: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炼故事的主要情节。
思维能力: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绘制连环画,能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审美创造: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内容:《牛郎织女(二)》是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讲的是牛郎织女婚后生活美满,可惜好景不长,就被王母娘娘发现并亲自下凡将织女抓回天庭,但夫妻两人痴心不改,加之织女的极力反抗,王母娘娘最终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的故事。课文中有不少内容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如,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就划出了天河;七夕那天喜鹊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等。
关注学情: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不陌生。另外,五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想象力,部分孩子学过画画,有着较为丰富的绘画经验。让他们以自己的视角描述连环画,并配上文字画出来比较容易,难在绘画内容的选择与描述上。基于以上学情,教学中设置了梳理主要情节图、示范描述画面的环节。
【教学目标】
1.认识“俭、皇”等9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能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能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教学难点】
快速默读课文,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能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3)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并和她结了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继续学习。
教师板书课题[11 牛郎织女(二)],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在第二单元学过了快速阅读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牛郎织女(二)》。
(出示课件4)教师引导: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
(出示课件5)
节俭  玉皇  偎在  衰老  珊瑚礁  竹筐  拗不过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认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1)识字方法。
加一加:王+册=珊   王+胡=瑚
字理识字:“筐”是会意字,原表示用来装羊羔的竹筐。(出示课件6)
(2)形声字。
俭:可借助学过的熟字“检、捡”读准字音。
偎:可借助“喂”读准字音。
礁:可借助“焦”读准字音。
筐:可借助“框”读准字音。
拗:可借助“幼”读准字音。(出示课件7)
(3)翘舌音。
衰:有力量减退、衰落的意思,文中指老牛年迈体衰,精力不济。
珊:可组词“珊瑚礁”,是指由珊瑚堆积成的礁石。(出示课件8、9)
(4)皇:本义是灯火辉煌,文中“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5)拗:是固执的意思,文中“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可以感受到织女不肯低头的倔强性格。(出示课件10)
三、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11)教师引导: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课文先写了什么、是怎么发展的、结局如何。
提示:可以抓住故事叙述中一些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语,如“从此、再说天上、从此以后”“人间、天上”来把握事件的发展,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梳理故事的脉络。
预设1:牛郎和织女一起生活后,生了两个孩子。后来老牛死了,老牛临死前告诉牛郎,遇到紧急的事情就披上它的皮。王母娘娘知道织女到了人间,于是就亲自抓了织女,准备把织女带回天上。牛郎知道了,就披上老牛的皮追赶,却被天河阻挡。王母娘娘拗不过织女,同意每年的七月初七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出示课件12)
预设2:故事的脉络是“牛郎织女婚后生活幸福”“ 织女被王母抓走,牛郎织女天河两隔”“ 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出示课件13)
教师板书(婚后生活幸福  织女被王母抓走,天河两隔  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
四、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牛郎织女》连环画的基本内容
1.了解连环画。
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还要完成一项任务,大家从学习提示找一找——绘制连环画。板书:连环画。多么新颖的形式啊!
教师指导:连环画我们并不陌生,有的同学在课下都读过,在四年级上册中我们学过连环画,还记得是哪一篇课文?出示:《鸡毛信》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谁能说说连环画有什么特点?
预设1:连环画有图有文字。
预设2:连环画可以讲一个完整的、生动有趣的故事。
预设3:连环画的故事情节有连续性,就像电视连续剧一样。
教师小结:就像大家说的那样连环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由几个主要情节的画面连续讲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并且一个情节对应一个画面,图文并茂。
2.设计连环画——提取主要情节。
(出示课件14)教师引导:联系《牛郎织女(一)》,说一说《牛郎织女》完整的故事情节有哪些。
预设:身世凄苦——用心照看老牛——哥嫂霸占家业,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得老牛相助——遇见织女,互诉衷肠——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王母惩罚其他仙女,天兵天将到人间寻访——织女被抓,牛郎追赶——王母划天河,天河阻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出示课件15)
(出示课件16)教师引导:如果给《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连环画,故事的哪些情节不能忽略?哪些可以忽略?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主要情节,在书上批注出主要情节。
指名说一说。
教师点拨: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其他次要的人物、情节,如“哥嫂霸占家业”“王母惩罚其他仙女”“天兵天将到人间寻访”等情节可以忽略。(出示课件17)
教师引导:把同学们刚才说的留下主要情节,是哪几个个?
预设1: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牛郎追赶——王母划天河,天河阻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
预设2:身世凄苦—用心照看老牛——得老牛相助,喜结良缘——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天河阻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出示课件18)
3.示范引导,师生合作构图,完成文字创作。
(出示课件19)教师提出要求:以“男耕女织,幸福生活”这个情节为例,请大家结合本课第1自然段描写的场景,讨论画面中可以出现哪些景物。
预设:小河旁,大树下,一间茅草房,牛郎和老牛在远处耕田,织女在家纺织,两个孩子在院子里快乐地玩耍。(出示课件20)
(出示课件21)教师引导:再次阅读第1自然段,你觉得要给这幅画面配上什么样的文字呢?
预设: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幸福美满。不久,他们有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很幸福。(出示课件2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思连环画时要指导学生学习提取重点情节,让学生学会合理删减,给连环画配文则需要精炼语言,让学生初步感受如何“缩写”。)
4.自由创作连环画,概括故事内容。
(出示课件23)教师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参照第1自然段,完成其他情节的连环画构图与创作吧。要求:①列出每幅图画的场景、人物、事件;②为画面配好文字,语言简洁概括。
小组协商,分工创作。
计时10分钟。
(出示课件24)全班交流、展示原创作品,学生互评。
各小组根据刚刚的问题完善自己的连环画创作。
(设计意图:绘制连环画是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故事主要情节梳理、删减,最后定格最主要的画面,可以较好地突破这一重难点。)
五、拓展延伸,传承经典
1.(出示课件25)
七夕
节日名。夏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古代神话,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又名“乞巧节”“女儿节”。民间风俗中,妇女于此日夜间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古书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2.(出示课件26)
与牛郎织女有关的诗句
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
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
——唐寅《<绮疏遗恨>之针》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朱淑真《鹊桥仙》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阅读从课堂延伸至课外,拓宽阅读的视野。)
六、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出示课件28)主题概括。
2.(出示课件29)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给《牛郎织女》连环画设计基本内容,还通过给连环画配文的形式练习了缩写故事。
3.(出示课件30—32)课堂演练。
4.(出示课件33)布置课后作业。
把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或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婚后生活幸福
11 牛郎织女(二)   织女被王母抓走,天河两隔
         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快速默读课文,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能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在提取主要情节上,需要提醒学生删掉次要情节,突出主要情节,在设计连环画时,提醒学生避免过多的关注画画上,应多在配文字上下下功夫。指导给连环画创作内容时应注重学生的语言简练和生动,鼓励学生学会提取主要信息,图文尽量对照。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