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上册

习作例文【教案】

编号ID:1788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1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课  题 习作例文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学写说明性文章的兴趣,感受说明性文章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语言运用:在习作例文中体会如何写好说明性文章,并尝试借鉴和模仿。
思维能力: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拓宽把一件事物介绍清楚的思路和方法。
审美创造: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内容:《鲸》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教材中的四处批注分别从表述严谨、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分类介绍、形象描写等角度,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写说明文。《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制作步骤。例文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把制作过程介绍清楚的。
关注策略指导:教学过程中,习作例文应根据单元习作的需要灵活使用,既可以出现在单元习作之前,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揣摩写作的方法,进行习作指导;也可以在习作后,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情况,把重点放在学习、模仿例文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写法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习作例文,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拓宽把一件事物介绍清楚的思路和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3.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教学重点】
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强化认识
引导:同学们,在这一个单元的课文里,我们学习了《太阳》和《松鼠》两篇课文,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对太阳和松鼠有了更多的认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出示课件3)
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
过渡:《太阳》和《松鼠》通过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表现出了太阳和松鼠的特点,让我们对它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读两篇文章,看看它们又是怎样把事物的特点表现出来的。
二、学习例文,揣摩方法
(一)学习《鲸》。
1.默读课文,说说《鲸》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出示课件4)
2.交流第1自然段。
(1)“比象大得多”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出示课件5)
点拨: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由象“很大”到鲸“比象大得多”,以此来说明鲸之庞大。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出示课件6)
(2)“一百六十吨”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鲸是很大的动物。(出示课件7)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还显得很宽敞”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鲸的体重、身长、舌头及口腔的宽大等四方面具体生动地说明了鲸的确非常大。(出示课件8)
3.交流第2自然段。(出示课件9)
“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说明这个演化过程是漫长的。        
点拨:我们人类由猿进化而来也是如此,这个过程也是很长很长的。
4.交流第3自然段。(出示课件10)
第3自然段介绍了鲸的种类有两种——须鲸和齿鲸,判断依据是有无牙齿。这是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5.交流第4自然段。(出示课件11)
(1)“两吨多”“几十头”“三十多吨”“几个小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鲸食量大,吃得快的特点,同时可见虎鲸之凶猛,动作之迅速。
(2)“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这一自然段写出了虎鲸之凶猛,动作之迅速。
6.交流第5自然段。(出示课件12)
“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比作花园里的喷泉,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利用图片直观地感受两种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的不同。(出示课件13)
7.交流第6自然段。(出示课件14)
第6自然段写了鲸睡觉时的样子。
8.交流第7自然段。(出示课件15)
“一两吨”“两三年”“几十年”“一百年”,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幼鲸个头大,生长快的特点;突出了鲸的寿命长的特点。
10.学完了整篇文章,你知道须鲸和齿鲸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异同了吗?同桌间交流,填写下面的表格。(出示课件16)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繁养
须鲸 吞吃小鱼、小虾 垂直、又细又高 几头聚在一起、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 胎生,寿命长
齿鲸 吃大鱼、海兽 倾斜、又粗又矮 
(二)学习《风向袋的制作》。
1.过渡:我们了解完“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之后,明白了作者运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描写动物的方法。说明文不仅可以来写动物,还可以写其他的内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风向袋的制作》吧。(出示课件17)
2.默读课文,说说风向袋的制作过程。(出示课件18)
①准备材料和工具。②缝制口袋。③穿绳打结。④绑上竹竿。(出示课件19)
3.说一说作者是如何把制作过程交代清楚的。(出示课件20)
(1)首先要介绍制作风向袋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出示课件21)
(2)在写制作过程的时候,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有条理地写出了制作风向袋的步骤。(出示课件22)
(3)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把过程写得很清楚。(出示课件23)“第二,……袋长40—50厘米”,缝制口袋的时候,先说了口袋的直径与长度,让我们知道了口袋制作的大小。
4.小结:在说明文的写作中,首先要选好说明对象,然后运用一定的写作顺序,配合适当的说明方法就能把说明文写好。(出示课件24)
三、拓展练习,说明事物
写一写:你心中有喜爱的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手工制品?仿照《鲸》和《制作风向袋》,写一篇说明文吧。(出示课件25)
展示作文示例(出示课件26—32),评价交流后,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师提醒:说明文结构清晰,所要说明的事物特点鲜明,而它最大的特点便是科学性、严谨性,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说明事物特点,需要我们进行资料的查找和搜集。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把握例文内容,同时在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说明方法。由于充分放开了手,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认真阅读,勇于发言,能力得到提升。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同学跟不上全班的节奏,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关注这些同学。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