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上册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教案)

编号ID:1923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42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教学目标 1.认识“鸵、赢”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冠”,会写“冠、俯”等11
 个字,会写“猎豹、冠军”等词语。
2.能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了解主要内容。(重点)
3.能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难点)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预习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1.认识“鸵、赢”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冠”,会写“冠、俯”等11个字,会写“猎豹、冠军”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楚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事物的速度。
3.初步感受说明文的特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展示“飞人”博尔特百米冲刺的视频,引出速度的话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导语:“飞人”博尔特是目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至今仍保持着百米9秒58的世界纪录呢!在百米赛道上,他曾三次夺得奥运会冠军,先后打破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追求更快的速度是人类对突破身体极限的渴望,在不断挑战的道路上,人们始终坚信“没有最快,只有更快”。快一点,再快一点。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能有多快?世界上有哪些比人类跑得快的事物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探讨课题的作用。
(1)教师介绍猎豹的奔跑速度,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动物?
(2)讨论交流:本文以一个问题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学生交流后明确:课文的题目是一个问句,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课文的兴趣。而读者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也就容易把握课文的核心内容,同时还能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带着课文题目中提出的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圈画读不准的字词,记录下所用的时间和产生的疑问。
2.教师检测学生生字、词语掌握情况。同桌互查,小组轮读。
(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读音、识记方法。教师纠错。
识字方法:“冠”是一个多音字,读音容易混淆,当表示“帽子”或者“形状像帽子的东西”时读“ɡuān”,其余都读“ɡuàn”。“束、赤、置”都是翘舌音的字;“喷”是前鼻音的字。
(2)教师出示词语卡,学生朗读,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同学们,我在你们的作文中发现有的同学说自己“跑起来像一阵风一样”,也有的同学说“只听见‘嗖’的一声,他已经跑出去好远了”。人奔跑起来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人跑起来真的能像风一样,甚至比声音还快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去感受一下人奔跑时的速度。
1.讲读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把握段落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体验速度的快慢,激发学习的兴趣。
思考:要是让你和鸵鸟比赛跑,你觉得能跑过它吗?
2.指名分段朗读第2~8自然段,罗列文中列举的事物,探究速度的概念。
3.探究文中所列举的事物的特点,弄清行文的逻辑顺序,划分文章层次。
(1)学生整理文中列举的事物。
明确:人、鸵鸟、猎豹、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
(2)学生交流讨论这些事物的特点。
交流后明确:“人、鸵鸟、猎豹”这三个事物活动的范围是陆地上,“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这四个事物活动的范围是天空中,“光”的活动范围是宇宙中。
(3)合作与交流。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给文章划分层次。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各种事物的速度。
第二部分(第8自然段):指出光的速度惊人。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小结:本文说明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能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只要同学们多读几遍,便能了解文中介绍的几种事物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读课文后,同学们通过多种方法理解了难懂的词语,发现了文章的结构特点。再读课文时,同学们采用分段朗读并摘取重要知识点的方法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层次。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事物的速度的知识,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希望大家都能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激发阅读科普说明文的兴趣,从书海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快速默读、理解词语、摘取知识点)。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见事物的速度。
2.感受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
3.探索其他有关速度的知识,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检测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学生根据上节课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完成填空,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1)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目前世界上运动速度最快的事物是(光),它的运动速度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
(2)课文所列举的事物中速度比猎豹更快的有(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和光)。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各个有代表性的事物的速度,让我们了解了“速度”这个概念,激发了我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4.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课文虽然是说明文,但是我们读来并不感觉枯燥乏味。这是什么原因呢?接下来,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体验作者笔下各种各样的速度,学习把说明文写得生动具体的方法。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体验奔跑的速度。
(1)教师播放介绍鸵鸟和猎豹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体验鸵鸟和猎豹的速度。
(2)读课文,了解人、鸵鸟、猎豹的速度,学习说明方法。
(课件出示。)
①分别找出上面三句话中的关键词。(a.奋力奔跑、最大速度、44千米每小时;b.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c.最大速度、110千米每小时。)
②认识鸵鸟和猎豹的速度。(鸵鸟是两条腿的动物中奔跑的世界冠军,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③分析这些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
(3)了解陆地上其他动物奔跑的速度。
2.体验飞行的速度。
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了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那什么动物的速度比猎豹还要快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学生自读第4~7自然段,交流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的速度。
明确:①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
②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③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
④有些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
(2)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与同桌探究课文运用的其他的说明方法。
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相关句子: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比较的对象: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的速度。作用:突出游隼的速度之快。)
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比较的对象:声音在高空传播的速度——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作用:突出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之快。)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比较的对象:火箭飞行的速度——流星体飞行的速度。作用:突出流星体的飞行速度快得惊人。)
②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相关句子: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作用:生动地说明了超音速有多快。)
(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同桌讨论交流。
3.体验光速。
过渡:同学们,原来我们的身边竟然还有运动得这么快的事物,真是让人惊讶。俗话说:“没有最快,只有更快。”那世界上还有没有比流星体更快的事物呢?请同学们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介绍光速的。
①由流星体的运动速度自然过渡到光速。
思考:第8自然段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过”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句话紧承上文内容。“不过”表示转折,引出速度最快的物体就在我们身边。
②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介绍光。
明确:光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看得到。
③介绍光的速度。
(课件出示。)
明确:这段话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突出了光速惊人。
列数字: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
作比较: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作假设: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2)学生谈感受,班级内交流展示。
(3)学生自主交流,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家对科学充满了兴趣,也对学好科学充满了信心,老师真替你们感到高兴。科学的奥秘是无穷的,科学的力量也是强大的,当我们尝试着走近它的时候,便会有许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发现。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同学们,本课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文。说明文与其他体裁的文章相比,它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的几个句子,初步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品读句子,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出示句子,学生说一说画线词句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
①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②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明确:画线的部分在文中起到了限制作用,表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2)出示句子,学生说一说画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
②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
明确:“大约”表示估计,删去以后就表示肯定;“好像”在这里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删去以后就变成绝对的了。这两个词删去以后都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不能删去。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小练笔。
(1)出示小练笔的要求:仿照课文,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事物的速度,比如兔子奔跑的速度、大雁飞行的速度、轮船航行的速度、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等。
(2)明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严谨性和准确性。
(3)掌握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时,所列举的数字必须准确无误,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依据;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时,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典型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横比”,也可以“纵比”;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时,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要有相似之处。
(4)朗读课文,感悟写法。
(5)学生完成小练笔,班级内朗读评议。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文中有较多的学术性词语,这些词语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给学生朗读课文和理解内容带来一定的障碍。所以我将默读课文作为学习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着重锻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文章的题目较为新颖,以问句作为题目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在朗读课文时,我从课题入手,先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会大大提升阅读效率。对于那些不易理解的词语,我让学生先略过去,待学生读完课文后,再运用多种方法去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当学生理解了这些词语后再来读课文,就很容易把握内容、理清层次了。
由于这篇课文是本学期的第一篇说明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所用的说明方法作为另一个教学重点。本文说明的主要对象是速度,为了把几种常见的事物的速度介绍清楚,作者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对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学生很容易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我侧重讲解了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对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我从整篇文章和各个自然段两个方面来分析解答,让学生明白了本文总体上就是在比较中按照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在介绍,每一个自然段中基本上都有相互比较的两种事物。然后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再指导学生感悟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并以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方法。从学生写小练笔的效果来看,他们基本上能灵活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