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下册

07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编号ID:2063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1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7* 猴王出世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猴王出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芝、遂”等1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呵”。
2.了解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过程,感悟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个性特点。
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准备电视剧《西游记》开头部分的视频。(教师)
2.查找《西游记》的相关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启发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出示《西游记》中的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对照图片说出人物的名字。
2.引导学生说出对石猴的印象。

3.组织学生简介《西游记》及其作者吴承恩。 1.对照图片,说出人物的名字。


2.畅谈石猴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西游记》及其作者吴承恩。   学生汇报自己对《西游记》的了解后,教师要适当地进行补充,使学生对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用时:8分钟)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画出读不懂的词句。
2.检测、巩固生字的掌握情况。强调“遂、迸、挈、劣”等字的读音。指导学习多音字“呵”。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半文半白的词句。
4.指导学生朗读部分难读的语句,评议读文情况。
5.组织学生为课文分段,引导学生为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读不懂的词语、句子。
2.(1)同桌检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完成相关的字词练习,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3.采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句。
4.练习朗读,达到读通顺的程度,集体纠正容易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5.交流明确:课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写石猴出世;第二部分(2自然段),写发现水帘洞;第三部分(3、4自然段),写石猴称王。 1.在检测生字的掌握情况时,引导学生读准以下生字的读音:遂(suì)、猕(mí)、挈(qiè)、镌(juān)、劣(liè)。
2.课文中有些词句,学生能知其大意即可。有些影响阅读的古今差异较大的词语,学生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有的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用时:20分钟) 1.指导学生读课前导语,引导学生明确导语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石猴的特点。


3.引导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结合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石猴的活泼可爱。


(2)结合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石猴勇敢的性格特点。


(3)结合第3、4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石猴聪明、动作敏捷、不自私、有大将之风的特点。












4.引导学生用四字词语围绕中心总结、归纳石猴的特点。 1.读课前导语,归纳阅读要求: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2.(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画出相关语句,写一写自己的理解。
(2)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其他组同学帮助解决。
3.(1)①抓住“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化作一个石猴”感悟石猴的出生环境及出生经过的神奇。
②抓住“那猴在山中……朝游峰洞之中”了解石猴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
(2)①抓住“我进去!我进去”体会石猴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②抓住“他瞑目蹲身……径跳入瀑布泉中”体会石猴的动作敏捷,本领过人。
(3)朗读第3、4自然段,讨论交流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
①尝试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水帘洞中的景象。(天造地设)
②讨论交流石猴的特点。(不自私、乐于与他人分享。)
③抓住“跳过桥头……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想象众猴进入水帘洞后的表现。
④抓住“石猴端坐上面道:‘……何不拜我为王?’”体会石猴不仅有过人的勇气与本领,还很有心计,天生就是做首领的材料。
⑤全班齐读句子“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遂称美猴王”。理解“拱伏无违”的含义,明确众猴都很佩服石猴,是真心服从于他。
4.总结、归纳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并概括石猴的特点。(活泼可爱、勇敢无畏、聪明伶俐、身手不凡。) 1.在出示表现石猴日常生活的句子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的写作特点,明确写法。










2.在朗读时,引导学生读出韵味,体会语言的概括性。










3.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石猴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石猴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
四、深入体会,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出示《猴王出世》的视频资料,请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孙悟空的故事。 1.欣赏《猴王出世》的视频资料。

2.交流补充:如“官封弼马温”“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其他视频资料、文字资料来加深学生对孙悟空的认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课外延伸,鼓励阅读(用时:2分钟)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喜欢的句子,指导积累。
2.引导学生课后阅读《西游记》原著中的其他故事,为《西游记》故事会作准备。 1.把本课中最喜欢的语句抄写到“采集本”上,并背诵。
2.课后阅读《西游记》原著,选择喜欢的章节练习讲故事。   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召开《西游记》故事会。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