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下册

习作:他__________了-教案

编号ID:2290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57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习作:他______了

1.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
2.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

写法迁移 小组合作 师生共评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
2.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板块一 补充题目,明确要求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习作课。我们先来玩一个猜图游戏。(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看图,猜一猜图中的人物的心情,他(她)怎么啦?

他__伤心__了      他__生气__了         她__陶醉__了
师:图中的人物怎么了?谁先来说一说?
生:第1幅图中的小男生哭了。
师:你说得不错,但是请你再读一读题目,题目要求我们猜什么?
生:猜图中人物的心情,他伤心了。
师:很好,按照这个思路,谁再来说一说第2、3幅图中的人物怎么了?
生:第2幅图中的男生生气了。第3幅图中的女孩子陶醉了。
师:大家说得很对。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的表现。(师板书习作题目)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65页,说一说这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生:第一,要把题目补充完整。第二,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这些都要写清楚。第三,还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师:这是一次典型的写人记事的习作,谁来说说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师:嗯,同学们要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老师再来补充几点写好记叙文的小技巧。

写好记叙文的小技巧:
1.记叙文的条理要清晰,通常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时间顺序来写。
2.记叙文最重要的是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好事情的起伏,一波三折。
3.事是由人做的,也要写好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
师:要写好记叙文,选材是所有技巧的前提。例如,写“他陶醉了”这个题目,“陶醉”就是习作的文眼,那么选取的材料一定是他因某件事而陶醉的样子。因此习作题目不同,选择写的事情也就不同。

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有关的就选取,与中心无关的就不采用。要选择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到教育或有所收获。题材要力求新颖,能吸引人,避免落入俗套。但也不能为“奇巧”凭空编造。
师:现在我们来理清思路:你打算写谁?他(她)怎么了?选择一件什么事情最能表现他(她)当时的心情?(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确定主题,选好材料。

师:先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互相提提建议,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说一说。
生:我想写的人物是我的妈妈,心情是“后悔”,事例如下:有一次妈妈买菜回来感觉身体不舒服,她就回房间休息了。我写完作业后给妈妈冲了一杯热牛奶,端过去的途中,我不小心打翻了牛奶。紧接着我就听到开门的声音,妈妈看了我一眼,埋怨我怎么这么不小心。听了妈妈的话,我很伤心,哭着告诉妈妈原因。妈妈听完自责地说:“对不起,妈妈错怪你了。”
板块二 学习案例,梳理写法
师:写事离不开写人,写人的关键是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本单元前面我们学过的课文也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描写,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回顾课文,体会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
(1)读一读:大声朗读课文片段。
(2)找一找:找出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
(3)想一想:句中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生自主学习,勾画批注,小组讨论。)
师:《军神》第18~23自然段,作者是抓住人物的什么反映人物的内心?
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映人物的内心,这是刘伯承在手术后与沃克医生的对话,这段对话表现出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师:《景阳冈》中关于武松打虎这一段话,作者通过什么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生:动作描写,这里的“轮、劈、揪、按、踢、提、打”等动词,形象生动地突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这样的动作描写才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师:《青山处处埋忠骨》中作者通过什么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生:神态描写,这里专门指脸部表情,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脸部细微的表情和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
师:看来同学们对学过的课文都掌握得很不错呢,那没学过的文章你们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去读懂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片段,注意这段话是怎样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活动三:请同学们读下面的片段,注意这段话是怎样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
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1.读一读:轻声读这个片段,看看写的是一个人的什么状态。
2.圈一圈:这个人的样子是通过哪些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的?在文段中圈出来。
3.想一想:怎样才能将人物的样子写具体?
导学小贴士:自主学习,勾画批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收获。首先,这段话写的是一个人的什么状态?
生:写的是人物陶醉的状态。
师: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咱们结合教材第65页中的问题提示,老师来问,你们来答。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
生: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涨得通红。
师: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
生:嘴里不停地说,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师:他说了哪些话?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
生:“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很激动,不停地说。
师:这个片段将人物陶醉的状态写得如此生动具体,那么是抓住了人物的哪些表现来写的呢?
生:抓住了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人物不寻常的举动(动作)、说的话(语言)。
师:很好,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更加明确了,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就要抓住这个人的动作、语言、神态。总之,从多个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就可以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反映人物的内心。
板块三 运用方法,练习写作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本次习作的写作方法。现在请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回想当时发生的事情,先说说你打算怎样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然后开始写作。(生先交流再写作),引导学生总结习作方法,同桌交流自己的习作思路,指导学生先口头表达再习作,做到说与写的有机结合。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刻画出某个人呈现某种情感时的样子。回想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是要把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怎样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是本次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
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是他们习作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我在此次教学设计中以情贯穿,导入时的激情,学生观察汇报时的悟情,习作时对情感的再次体验,最后使得学生将人物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浅入深。



































设计意图:
这是一次半命题作文,首先引导学生把题目补充完整。打开学生回忆的闸门,开拓学生思路,扩大选材范围,指导学生选择典型性材料。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例文,合作讨论,探究作者是怎样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通过切身体验,学生发现、总结出习作的方法,构建起自己的习作思路。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学会评价和欣赏他人的习作,取长补短。
2.学习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方法,修改习作。

板块一 佳作欣赏,师生点评
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唐代诗人卢延让也说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的文章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上节课我们写了一篇半命题作文《他________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修改习作。
师:谁还记得我们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呢?
生:一是把题目补充完整,二是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三是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课件出示学生说的话,生齐读。)
师:这次习作我们要着重规避两大问题:一是选择的事例不够典型,无法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二是没有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无法反映出他的内心。今天我们就针对如何选材和如何把人物写具体来讲评这次习作。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篇佳作吧,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将人物的心情写得具体、生动的。(课件出示优秀习作《他生气了》,见学习单“补充材料”。)
师:谁来说说这篇佳作好在哪里?
生:这篇作文写了一个牛脾气的弟弟。文章交代清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生:写弟弟生气的样子时,抓住了弟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具体描写。
生:描写了弟弟不寻常的举动和语言,非常生动形象。
师:要想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关键是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描写。
板块二 指点习作,共评互改
师:这里还有一篇习作,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帮他修改一下。(课件出示问题习作《他伤心了》,见学习单“补充材料”。)
师:同学们看看这篇习作有什么问题?
生:这篇习作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不够细致。
师:谁能帮他修改这篇习作?
生:加上他邀请“我”到他家一起拼模型的动作、语言,会更加生动形象。第2自然段我会这样改:今天放学的时候,只见他收拾东西时磨磨蹭蹭的,好像有话想和我说,我也想打破僵局,可是鼓不起勇气。“我爸爸买了新模型……你可以和我一起玩吗?”终于,他红着脸小声说。“好!”我不等他话音落下就赶紧大声回应。他猛地抬起头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我,笑了。
师:还有其他地方需要修改吗?
生:“我”去卫生间听见好朋友的喊声这一部分可以添加一些动作、神态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我想这样改:我急匆匆跑出来,刚拼好的模型摔在地上了!他低着头,似乎准备弯腰去捡。“你!”我大吼一声。“我是不小心碰到的……”他小声争辩着,双手不知所措地搓着。鬼才信呢,我想都没想,冲上去把他的模型抄起来,往地上狠狠一摔。
师:谁来说说他们改得怎么样?
生:改后的习作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对人物进行了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具体地写出了人物伤心的样子。
师:修改本次习作要抓住两点:一、选择的事例要典型,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二、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
板块三 运用方法,修改习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方法,安静地修改自己的习作。(学生自由修改,老师巡视指导。)
师:修改好了吧。现在大家成立四人小组,按照这个评价表互相评价组员的习作,给组员提提修改建议。(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

活动:评改习作,聚焦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1.小组合作,对照下面的评价表相互评价组员的习作。
,2.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是不是写一件事 一般 良好 优秀
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 一般 良好 优秀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是否具体细致 一般 良好 优秀
没有通过人物的表现反映人物的内心 一般 良好 优秀
师:习作改完了,说说修改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我懂得了写文章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内容完整,叙事有条理。
生:对人物的细节刻画我比较满意,从正面表现他读书时入迷的样子,同时又描写了同学和老师的反应,从侧面烘托他的认真和陶醉。我明白了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能够刻画人物鲜明的特点。
师:各小组推荐一篇修改满意的佳作,请小作者自己上台朗读习作。(学生朗读习作,师生共评。)
师:要想写出好的习作,修改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因此我们在习作完成后,一定要反复朗读,反复进行修改,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能成为佳作。



1.结合本单元课文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本单元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学生在学课文时习得方法,在习作中可以运用所学的方法。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2.结合习作中的例文,引导学生去体验、发现、领悟习作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中选材,多观察他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只有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细致的描写,才能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设计意图:
完成初稿后,组织学生展示交流,欣赏佳作,师生共同评价,在比较鉴别中取长补短,进一步落实习作要求。










设计意图:
对有普遍问题的习作进行评改,指导学生要注重细节描写。指导学生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多次修改习作,将自改、他改、互改有机结合起来,在修改中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