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能根据所提供题目的中心意思,辨析生活素材,敢于交流沟通。
语言运用: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不同的事例来写作。
思维能力:梳理和回顾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交流围绕中心选材和表达的机会。
审美创造:把握文章中心,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
【课前解析】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安排在两篇精读课文之后,目的是以精读课文为例,帮助学生梳理、归纳“围绕中心意思写清楚”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将重要部分写具体、写详细。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两部分与单元内容联系紧密,紧扣单元要素为学生从学到用提供了学习支架,强化了学生“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意识,解决了学生习作时“离题”“跑题”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交流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并将重要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2.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作为材料。
【教学重点】
懂得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将重要部分写具体。
【教学难点】
懂得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将重要部分写具体。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的教学
1.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夏天里的成长》和《盼》,谁来说说文章的中心意思?(出示课件3)
《夏天里的成长》写了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盼》写了“我”盼着能穿上新雨衣。
2.有了中心,就如树有了根,不过,光有树根还不行,我们还要添枝加叶。试着梳理《夏天里的成长》《盼》这两课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了哪些材料吧!(出示课件4)
《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的生长、人的生长。(出示课件5)其中“动植物的生长”通过具体罗列快速生长的事物,让人感受夏天的万物确实在迅速生长。(出示课件6)
《盼》这篇课文,围绕“盼穿新雨衣”这个中心意思,写了晴天盼下雨、下雨盼出去、出不去盼雨停、睡前盼明天下雨、终于如愿。作者通过具体的心理描写,充分表达了“盼”。(出示课件7)在“盼穿新雨衣”中,作者通过具体的心理描写充分表达了“盼”。(出示课件8)
3.读一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一说你的发现。(出示课件9)
“交流平台”告诉了我们表达中心的方法:①文章要先确立中心意思。②围绕要表达的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③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
二、“初试身手”的教学
1.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出示课件10、11)
提示:围绕“戏迷爷爷”这个中心意思,应该选择和“戏”有关的材料。(出示课件12)
2.给材料分类,进行有序整理。(出示课件13)
总结: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不同的事例来表现“戏迷爷爷”这一中心意思,会使表达更有条理。(出示课件14)
3.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两个,说说可以选择那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出示课件15)
预设1:我选择的题目是《好斗的公鸡》,我要选择“和周边抢食的小鸡斗”“和比它凶猛的大公鸡斗”“和自己的影子斗”三个事例来写。(出示课件16)
预设2:我选择的题目是《弟弟变了》,我要围绕弟弟“外形变了,长高了,也更壮实了”“性格变了,不再像从前那么顽皮了”“学习态度变了,学习成绩提高了”这三个方面来写。(出示课件18)
预设3:我选择的题目是《闲不住的奶奶》,我要选择“起床抢着做饭”“吃完饭喂鸡鸭、收拾菜园、给花浇水”“准备午饭、收拾屋子”等事例来写。(出示课件19)
预设4:我选择的题目是《忙碌的早晨》,我要从“家里妈妈在忙碌”“马路上环卫阿姨在忙碌”“校园里老师已经在教室教导学生读书”三个方面来写。(出示课件17)
预设5:我选择的题目是《欢声笑语满校园》,我要从“课堂上精彩讲解”“欢快的课堂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老师和学生课下交流”“同学间的小比赛”几个方面来写。(出示课件20)
预设6:我选择的题目是《那些温暖的时光》,我要从“无私的亲情”“融洽的友情”“陌生人的温情”“老师的关爱”几个方面来写。(出示课件21)
(设计意图: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确定中心,再想选择合适的事例来写,看似简单的一个流程,实际上是教会学生写作文的正确方法。)
总结: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重要部分写具体,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掌握“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创作出自己的精彩。(出示课件22)
【教学反思】
教学“交流平台”这一部分时,我让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两篇精读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地探究讨论,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围绕中心选取事例的好处,更易让学生掌握此方法,更具实际意义。教学“初试身手”这一部分时,我放手让学生分组后讨论,各小组汇报。教师记录下不同的意见,然后师生评价,教师指点。后面是学生实际练习,巩固学生当节课所学到的内容,让学生从内心深处领悟到选材的方法,并真正学会写文章时选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