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懂得在大家意见不同时,要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语言运用:讨论问题时能够态度平和,有理有据地讲出自己的看法。
思维能力:学习运用讨论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审美创造: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课前解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意见不同怎么办”,也就是当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时怎样应对和表达。教材开篇从社会生活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意见有分歧时,需要协商解决,并出示两个具体事例“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和“要路还是要树”,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需要协商的情况。接着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从说的角度要求学生确定自己的角色并阐述对问题的看法,从听的角度要求学生在听到不同意见时,能够换位思考,积极沟通。最后以小贴士的形式提示本次交际的两个要点:一是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二是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教学目标】
1.和别人协商事情,能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2.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3.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有理有据。
【教学重点】
能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意见,讨论时态度平和,以理服人;表达时有理有据。
【教学难点】
能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意见,讨论时态度平和,以理服人;表达时有理有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入: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大家的意见会有分歧,需要协商才能解决,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出示课件3)(板书: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二、对同一事例从不同角度发表观点
事例:最近发现,许多班级门口的中餐垃圾箱里出现了许多没有吃完的餐盒。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呀!如此重大的浪费真是可惜!但也有人说,有些时候,中午饭太多真的吃不完。那么,中午饭是要努力把饭吃完还是看自己的身体承受程度,吃到有饱腹感即可?(出示课件4)
1.面对同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意见。(出示课件5)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表达自己的意见。(出示课件6)
老师 家长 厨师 保洁阿姨 校园医生 学生
汇报交流。
示例(老师):我们不应该撑着也要吃完,撑着吃的话会引起肚子的不舒服,也会影响下午的学习。(出示课件7)
2.大家的观点都有依据,都有道理。我们也能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此时,面对不同意见,该怎么办?(出示课件8)
今天中午,在教室里,清洁阿姨与小明因为餐盒的收拾问题产生了不同意见。清洁阿姨觉得小明吃得太慢而影响了她收餐盒。小明觉得吃饭要细嚼慢咽才能有助于身体健康。(出示课件9)
预设:当大家的观点都有理有据时,要做到换位思考,积极沟通,尊重不同意见。
事态正在慢慢发酵,清洁阿姨与小明因为餐盒的收拾问题发生争执,逐渐出现了不好的语气。(出示课件10)
预设:面对不同意见时,我们要心平气和,讲明道理。
三、运用方法,积极沟通
过渡:刚才我们学会了交际的方法。要正确面对不同意见。现在看看书本上的两个事例,出现不同意见时,你会怎么办?(出示课件11-13)
分小组,选择一则材料进行讨论。讨论时,小组成员分别选择一个角色,从这个角色出发阐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听到不同意见,要换位思考,积极沟通。(出示课件14)
事例一角色:普通市民、消防队员、环卫工人、鞭炮厂工人……
事例二角色:司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道路附近居民、市政园林局局长……
小组内选择材料,分角色进行交流。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15)
(1)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曲解,不断章取义。(板书)
(2)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板书)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1)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曲解,不断章取义。
(2)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协商解决意见不同的事情,进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材中提供的两个具体事例非常好,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交流起来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意识到这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通过本次口语交际活动,不仅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让学生明白了遇到不同意见时不要着急,可以协商解决,并在积极讨论中掌握了协商的基本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