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七【教案】

编号ID:2420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1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课  题 语文园地七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自主独立阅读,理解知识点并学习运用。
语言运用:围绕“如何做课堂笔记”展开交流,教材中出示三个例子,启示可以将重点内容、疑问之处、想法和感受作为课堂笔记的要素。
思维能力:学习运用合适的语言把要说明的事情讲清楚讲准确。
审美创造:成语背后的典故也很值得发掘,促使学生了解更多与艺术相关的文化。
【课前解析】
“交流平台”围绕“如何做课堂笔记”展开交流,教材中出示三个例子,启示可以将重点内容、疑问之处、想法和感受作为课堂笔记的要素。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将零散的感知整合为一致的认知,将无意识的行为变成有意识的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
“词句段运用”分为两个板块。一是“词”的运用,编排了来源于戏剧但又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词语、俗语,艺术气息浓烈。二是“句”的运用,编排一份不够严谨的说明书,让学生修改说明书,借此培养把话说清楚的能力。
  “日积月累”编排了一组与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相关的成语,借此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另外,成语背后的典故也很值得发掘,促使学生了解更多与艺术相关的文化。
【教学目标】
1.交流如何做课堂笔记,养成做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2.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并选一两个说句子。
3.学习修改说明书,使说明书更清楚明白。
4.了解并积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教学重点】
1.交流如何做课堂笔记,养成记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2.学习修改说明书,使说明书更清楚明白。
【教学难点】
1.交流如何做课堂笔记,养成记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2.学习修改说明书,使说明书更清楚明白。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3)展示与本单元所学课文相关的三幅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三篇课文。
(设计意图:简单回顾这个单元的课文,引发新的学习期待。)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出示课件4)引导: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出示课件5)默读“交流平台”,找出有关课堂笔记可以记什么,做课堂笔记有什么好处的词语。
预设1:我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了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7 开国大典
群众入场—典礼开始—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盛况—群众游行
  (出示课件6)预设2:有了疑问,需要继续思考,或者查找资料的,我会认真记下来。
23月光曲
1.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传说”?看来这首曲子的创作过程不一定是这样。查资料了解一下。
(出示课件7)预设3:我会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2.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盲姑娘听琴声猜出了贝多芬,这是说贝多芬遇到了知音吧?
(出示课件8)教师总结:记课堂笔记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注意记录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1.(出示课件9)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再选一两个说句子。
(出示课件10)亮相      行当      压轴      行头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台戏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2.汇报交流。
(1)(出示课件11)释义“压轴”:压轴的本意是指倒数第二个节目,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倒数第一个;但有时也指排在最后一个出场的最重要的节目。
(2)(出示课件12)释义“有板有眼”:本意是唱曲中规定的节拍。现指言语、行动有条理,有章法。
(3)(出示课件13)你还想与大家分享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预设1:跑龙套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
预设2:对台戏旧时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而同时演出相同剧目的戏。
预设3: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3.(出示课件14)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猜词语。
4.(出示课件15)有的词语经过演变发展产生了引申义,我们一起来举例说说吧!
预设: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在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用时多是贬义,不能随便使用。
5.词语运用。(出示课件16、17)
学习修改说明书
1.(出示课件18)出示说明书并提出要求:请你对照图片,仔细地阅读说明书,说说有看哪些地方的表述有问题。
(出示课件19)引导学生明确:说明书从“理清步骤”和“图文对照”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小台灯的制作过程。分别写了钻小洞,做灯罩      钻小洞,穿铅丝    弯铅丝,钩盖底    面底铅丝要粘牢    捏橡皮泥,做灯泡
(出示课件20)预设:观察插图,发现橡皮泥的位置应该是在半个乒乓球内。
2.(出示课件21)过渡:小台灯有一处做错了,跟说明书中写得不够清楚有关系,读读说明书,把写得不清楚的地方画出来,再改一改。
(出示课件22)预设:第3条中“铅丝的头上用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应改为“用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安在乒乓球内的铅丝处”。
(设计意图: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自主发现说明书的错误,再进行修改,将课堂的主动性归还于学生。)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课件23)请你读读这些成语,注意将字音读正确。
2.请你结合单元内容和生活实际尝试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可以先批注下来,或者在小组内请教。
(出示课件24、25)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天籁之音:形容声音好听。
……
3.猜一猜这些成语都用在哪些领域?请小组四人合作分分类,不局限于一种分法哦。
(出示课件26)与音乐有关: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轻歌曼舞
与文章有关:行云流水、惟妙惟肖、画龙点睛、妙笔生花
与技艺有关:巧夺天工、栩栩如生
与书法有关:笔走龙蛇
(设计意图:了解并积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如何做课堂笔记
                         词句段运用: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学习修改说明书
                           日积月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学习应与语文生活联系起来,每一次的出现都是有意义的存在,不管是提高学生兴趣还是能力。例如“课堂笔记”就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积累或是运用与艺术有关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丰富积累,除此之外,“日记月累”还应拓展到成语背后的典故,这就与语文生活有所建立,“修改说明书”既是生活中常用到的,又是对于句子的练习。整个语文园地的设置具有开发性,经过这一次丰富多彩的学习,学生对于第七单元的学习体验也会加强。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