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上册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编号ID:2598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4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所写的关于鲁迅的几件事。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能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写作背景
1.导入: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不幸病逝。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他的侄女周晔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写了一篇回忆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题中“我”指谁?(生答,周晔)鲁迅是她的伯父,她为何还称他为先生?(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
3.师:受人尊敬的鲁迅先生走了,周晔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这怎能不令人万分悲痛呢?(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名读,体会周晔的感受。
4.师: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周晔可能会想起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晔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主要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你能试着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吗?
2.师:大家发现本课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吗?(隔行分段,一些长文用隔行分成几部分,使文章条理更清楚。)
3.用最简单凝练的语言给五件事加小标题。
(1)学生自由加小标题,并交流。
(2)教师小结: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燃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板书)
4.过渡:这几件事情说明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一说。(他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三、感受人物形象
1.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伯父,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找出相关的句子,结合相关资料思考,在文中做批注。
2.学习“谈《水浒传》”这部分。
(1)课件出示:伯父摸着胡子……我还保存着。
(2)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鲁迅的风趣幽默)
(3)你听懂了“我”的伯父的话了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4)送给“我”两本书,又说明了什么?(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
小结:伯父委婉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我”两本书,让“我”感受到伯父关心晚辈,善于启发、教育晚辈。
3.学习“笑谈‘碰壁’”这部分。
(1)引导学生理解“把鼻子碰扁了”“几次”“四周黑洞洞的”等重难点词句。
(2)引导体会鲁迅不怕挫折,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学习“燃放花筒”这件事。
课件出示: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
引导学生聚焦神态描写的句子,体会伯父的慈祥。
这是一位慈祥、真性情的伯父,因为伯父买了许多爆竹和花筒给“我们”,他放花筒时神情是那样自然而和谐。
5.学习“救助车夫”这部分。
(1)学生自由读第五部分。
(2)课件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上的内容。
(3)结合资料,理解鲁迅的身份;对照插图,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自由交流)
6.学习“关心女佣”这部分。
(1)指名读,思考:阿三回忆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交流明确: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7.留疑:鲁迅在其他人眼里又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下节课学习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板书]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首先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后,以鲁迅先生的追悼会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周晔的悲痛心情,再带领学生走进周晔的回忆中。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行文特点,并给文章中叙述的几件事加小标题,让学生对文章的行文思路更加清晰。最后通过交流探讨,让学生对人物品质有更深刻的体会。
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今后,我要着力于课堂模式的多样化,多引导学生根据阅读自己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学生之间最大限度地展开互说互评。答案模式也可以多样化,拓宽多样化思维,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