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上册

《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设计)

编号ID:2877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43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6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设计

《少年正是读书时》属专题学习活动,是初中阶段第二次综合性学习,围绕“阅读”主题,提出三个活动任务。 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目前的阅读状况,找出课外阅读中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珍惜少年时光,开阔眼界,养成爱读书,乐读书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 ,教师创设语文学习的真实生活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活动,在各环节引导点拨,总结提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活动中,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提高阅读兴趣。
2.积累名人故事、名言,提高对书籍的辨别能力,提高阅读的品位。
3.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读书方法。
4.学会和他人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感受,提高读书水平。

教学重点:
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提高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读书方法。

“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每个犹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知识。知识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你还活着,知识就永远跟随着你。”
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世界上有1700万犹太人,但他们手里掌握着世界上30%的财富,掌握着美国近70%的财富。哈佛大学的学生中有30%是犹太人,耶鲁25%是犹太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有22%是犹太人。爱因斯坦、马克思、毕加索都是犹太人。为什么犹太人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因为他们把知识当做最重要的财富,他们爱学习,爱阅读。

阅读点亮心灯,实践拓展视野。在阅读综合实践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学校繁星文学社正在开展专题学习活动,作为文学社成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交流,共谈读书好
观看视频
思考:为什么要读书?视频中的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书是一扇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书是良药——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阳光——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依照上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书是________——我说:“_______。”
活动一:阅读现状我知道
1.仔细阅读“资料一”(教材P100、101),尝试用三段文字分别表述每个图表所包含的内容,注意用语准确、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写好后,组内交流,修改完善,形成一份比较完善的文字稿,在班上展示。
2.根据“资料二”(教材P101、102)中的信息,分别设计“2021、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和“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的图表,准确、直观地呈现资料中的文字信息。
3.阅读“资料一”“资料二”,你能从中看出规律或问题吗?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明确:
1.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持续稳定增长,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增幅稍高于纸质图书阅读率。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81.8%,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9.8%,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23.5%,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17.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80.1%,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
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纸质图书阅读与在手机上阅读是两种最主要的方式。在成年国民中,有45.5%的人倾向于纸质图书阅读,32.3%的人倾向于在手机上阅读,8.2%的人倾向于听书,8.1%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6.8%的人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2.8%的人倾向于视频讲书。

读柱形图时,要先看清图表上的数字、文字等表示的信息,再观察柱形图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形、数字、文字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取出信息。资料一柱形图与资料二第三问都是反映阅读量,将己填写调查问卷的结果与资料一比对,就会知道自己的阅读状况。
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手机阅读成为主要方式。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22年有77.8%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71.5%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26.8%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21.3%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2.设计图表
    
图1 2021、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       图2 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
3.我的发现
①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持续稳定增长,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但纸质图书阅读仍很受欢迎;未成年人阅读能力平稳提升,阅读率和阅读量均较往年有所增加。
②随着数字化阅读触角的不断深入,手机阅读成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主要方式。
③丰富多样的阅读方式,也让“听书”和“视频讲书”成为国民阅读的新选择。
活动二:读书故事我来讲
请各个小组用简洁的语言讲一讲搜集到的读书故事,(每组推选出一位故事大王,在全班进行讲名人读书故事比赛)。
提示及要求:
1.方式为“谁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2.说话要求:声音要适度;说话要流利;意思要清楚。
3.听话要求:认真听、做记录、及时评。
示例:
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悬梁刺股: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住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凿壁偷光:凿壁借光(凿壁偷光),汉语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有所作为.
牛角挂书: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夜读难耐时,他便摘下一个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活动三:读书名言我来说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读书名言,你知道哪些呢?谁来说说?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搜集的情况。
(1)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3)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陶行知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7)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鲁迅
(8)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9)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1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
(11)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
活动四:分享,说说自己读书
名人在获取知识的时候,经历了这样多的磨难,但是他们靠着勤奋执着,最终成为人们敬仰的人。老师知道,咱们班也有很多爱读书的同学,接下来请同学们说说你的读书经验。学生组织语言,做好分享。
题目任选:
1.我的读书趣事 2.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3.我是这样读书的
提示:在分享“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时,要带着感情去诵读自己最喜欢的文段,尝到“语文的味道”,获得幸福和满足。
听了同学们的分享,老师仿佛看到了你们读书时全神贯注的模样,仿佛听到了你们读书时跌宕起伏的心声,仿佛闻到了你们读书时身上散发的芬芳,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老师也依稀看到了你长大后成功的喜悦和美好。

总结,一缕书香伴着我们同行
时光如流,夜色如墨。让我们倚着床,捧着书,伴着淡淡的墨香,痴痴地徜徉于唐诗宋词之中,与王维一起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与苏轼一起感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激情;曾几何时,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满怀豪情;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让我们柔肠寸断。同学们,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分享文化饕餮盛宴,这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情境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只有这样,人生才能不断充实,生活更加丰富。让我们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着我们同行!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朗读,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了主要事件,同时借助资料补充,了解到作者的不幸遭遇。相信同学们在心里都会有很多感触,请在课下继续朗读课文,我们下一节课再见。

围绕阅读,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400字。以下题目可供参考:
1.我的读书计划
2.一种值得提倡的阅读方法
3.这种阅读习惯要不得
4.谈谈读书之乐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