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编号ID:2953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37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6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记真事 说真话 抒真情——《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3.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重点难点】
1.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任务群】
任务一:阅读教材 获得技法
任务二:抓住要素 叙写清楚
任务三:按照顺序 叙写条理
任务四:聚焦矛盾 写出波澜
任务五:添加细节 叙写具体
任务六:融入情感 叙写真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丰富校园文化,我校“春蕾”文学社拟开展“抒写美好瞬间 记录难忘事件”征文活动。请你用本节作文导写课学会记事技巧,并写一篇记事文章进行应征。
二、教学新课
任务一:阅读教材 获得技法
想要写好,先学技巧。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9页《学会记事》,说一说你的收获。
1.阅读教材,把课本强调的重点内容画在书上,说一说你从中获取的信息。
(学生阅读教材后交流)
课件出示:
(1) 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
(2) 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 、 和 。事情的 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3)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感情,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写得 。
(4)还要注意锤炼 ,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 。
预设:
(1)记事 (2)写清楚 起因 经过 结果 经过 (3)有感情 (4)语言 细节
2.那么教材具体给了我们哪些技法提示呢?跟着老师进行总结。
(课件展示教材,师生共同勾画教材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技法要领。)
预设:
(1)教材文字: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技法总结:抓住要素、叙写清楚
(2)教材文字: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动笔之前先要想清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技法总结:按照顺序、叙写条理
(3)教材文字:
技法总结:聚焦矛盾、写出波澜
(4)教材文字: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情感、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这是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写得有感情呢?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我们写作记事文章的时候,也要记真实的事,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切忌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技法总结:融入情感、叙写真切
(5)教材文字:此外,还要注意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锤炼语言,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
技法总结:添加细节、叙写具体
3.课堂小结
任务二:抓住要素 叙写清楚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教材39页
4.阅读《散步》一文,梳理记事要素,填写下表并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预设:
时间 初春 地点 田野 人物 我和家人
起因 一家人在田野散步
经过 出现矛盾:奶奶想走大路,孩子想走小路
解决矛盾:一家人走小路
结果 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
探究发现:《散步》叙事清楚完整,重点写了路线选择经过,突出了“分歧”与解决的过程。——记事要抓住要素,叙写完整。事情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
任务三:按照顺序 叙写条理
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动笔之前先要想清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教材39页
5.阅读《秋天的怀念》,圈画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语句,填写下表并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场景 时间 地点
一 双腿瘫痪后、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二
三 邻居小伙背着我去看她
四
预设:
场景 时间 地点
一 双腿瘫痪后、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四周的墙壁
二 北海的菊花开了 屋里、窗前
三 她出去后 邻居小伙背着我去看她
四 又是秋天 妹妹推着我去北海
探究发现:交代时间,地点等记叙的要素时,可以直接交代,也可以间接交代。间接交代时可以通过环境以及特定的事物、情节等来暗示。
6.课堂小结
将事件写清楚的具体方法: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背景;有条理地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突出重点情节。
7.课堂练笔一
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请进行修改。
要求:(1)直接或间接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2)梳理事情发展的脉络,突出重点的过程。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预设:
修改示例:夏天的一个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着放学时老师对我的表扬,脚步也轻快了起来。突然,路上“杀”出了一块石头,我踩着它脚底一滑,瞬间跌倒在地。一阵热辣传来,手掌上渗出丝丝血迹,校服裤子也被水泥地面刮擦出了大口子。暮色渐浓,我一瘸一拐地走回了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叮嘱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任务四:聚焦矛盾 写出波澜
矛盾冲突时戏剧的基本表现形式。写作文亦是如此,写好矛盾的发生、解决过程,可使行文曲折,产生波澜。
8.试着填写下列表格,看《散步》如何聚焦矛盾,把事件写出了波澜。
预设:
明确:生活中遇到障碍的时候,为了实现理想、目标,达成愿望,每个人都会付出努力。在记事中恰当叙写人物为解决矛盾所做的努力,写出矛盾解决的过程,可以体现人物特点,突出作品主题,让记事更吸引人。
任务五:添加细节 叙写具体
此外,还要注意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锤炼语言……
——教材39页
9.阅读《秋天的怀念》片段,看作者如何添加细节,把当时的情景叙写具体的,再说一说你的探究发现。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明确:选段写“我”双腿瘫痪后,母亲鼓励“我”好好儿活一事,运用细节描写,使事件更加具体。作者为了突出“我”脾气暴怒无常,以“突然……砸碎”“猛地……摔”“狠命地捶打”等动作细节来表现;为了突出母亲理解、担忧、焦急的复杂心情,以“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悄悄地进来”“扑过来抓住我的手”等动作细节以及“眼边儿红红的”等神态细节来表现。
探究发现: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添加一些细节,具体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境,将会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10.课堂练笔二
将“课堂练笔一”那个片段,围绕“摔跤倒地的一瞬间”,增加细节继续修改。
要求:(1)确定值得详写的环节。(2)增加细节来着重描写。
(1)根据提示,小组讨论细节描写的方法,填写“修改引导”并完成片段修改。
“摔跤倒地的一瞬间”修改引导
人物描写 (1)人物描写方法有: 等,摔跤倒地一瞬间的动作,可以这样分解:
环境描写 (2)用环境衬托要注意这些画面: 。
其他方法 (3)多维度渲染,可以运用 等写法添加这些细节:
。
预设:
“摔跤倒地的一瞬间”修改引导
人物描写 (1)人物描写方法有: 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等,摔跤倒地一瞬间的动作,可以这样分解:……鞋底一歪,身体重心忽的向一旁倒下,右手下意识撑住地面,一声“啊呀”还未出口,右膝盖已重重地朝地上擦去……火辣猛烈袭来,我龇牙咧嘴,分不清是痛还是哭。想着自己的样子,又羞又恼。
环境描写 (2)用环境衬托要注意这些画面: 躺在地上,烈日的余温还未消散,四周静悄悄 。
其他方法 (3)多维度渲染,可以运用 修辞、正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等写法添加这些细节:
疼!疼!霎时脑袋一片空白 。
(2)交流展示
示例:夏天的一个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着放学时老师对我的表扬,脚步也轻快了起来。突然,路上“杀”出了一块石头,我踩着它,鞋底一歪,身体重心忽的向一旁倒下,右手下意识撑住地面,一声“啊呀”还未出口,右膝盖已重重地朝地上擦去……天旋地转之后,躺在地上,烈日的余温还未消散,四周静悄悄。随即火辣猛烈袭来,疼!疼!霎时脑袋一片空白,我龇牙咧嘴,分不清是痛还是哭。想着自己的样子,又羞又恼。仔细一看,手掌上渗出丝丝血迹,校服裤子也被水泥地面刮擦出了大口子。暮色渐浓,我一瘸一拐地回了家。开门看见我的“惨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围了上来,拿药水、贴纱布,奶奶急的连声说:“走路要小心呀!”
任务六:融入情感 叙写真切
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情感、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
——教材39页
11.阅读《秋天的怀念》片段,想一想这些句子是怎样表达感情并感染读者的,再说一说你的探究发现。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明确:“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挡”“憔悴”“央求般的神色”这一系列细节中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深沉的爱,读来让人感动。这恰恰体现了“学会记事”的更高要求——有感情。
探究发现:只要我们在记事的过程中抓住细节,使用一些能够表达感情的词语或句子,进行细腻的描绘,读者便能从平静的叙述中感受到感人的力量。
12.阅读《散步》一文中的相关语句,探究作者是怎样在叙述中融入感情的。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作者的情感在文笔中自然流露,第一句用两个“太迟”表达了怕母亲熬不住,急切盼望春暖花开的心情;第二句是文章的结尾,作者用叠词“慢慢”“稳稳”等写出了内心的责任感,情味浓郁,引起读者共鸣。
13.课堂练笔三
继续修改“课堂练笔一”那个片段,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揣摩当我摔倒之后,我、爷爷奶奶的心境变化,融进情感。
交流展示:
示例:夏天的一个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着放学时老师对我的表扬,脚步也轻快了起来。兴许是得意忘形,路上突然“杀”出了一块石头,我踩着它,鞋底一歪,身体重心忽的向一旁倒下,右手下意识撑住地面,我的脑海里蹦出两个字:“完了!”一声“啊呀”还未出口,右膝盖已重重地朝地上擦去……天旋地转之后,躺在地上,烈日的余温还未消散,四周静悄悄。随即火辣猛烈袭来,疼!疼!霎时脑袋一片空白,我龇牙咧嘴,分不清是痛还是哭。想着自己的样子,又羞又恼。仔细一看,手掌上渗出丝丝血迹,校服裤子也被水泥地面刮擦出了大口子。我摇晃着站起,像一个打了败仗的士兵,回去肯定要受到一顿“狂风暴雨”的批评了。暮色渐浓,我不敢停留太久,一瘸一拐地回了家。
开门看见我的“惨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吓了一跳,正在厨房里的爷爷不停地在围裙上擦拭湿漉漉的双手,想搀扶我;奶奶急的连声说:“这是怎么了,可要当心呀!”爸爸找药水、拿纱布,妈妈仔细检查我的伤口,一边直吹气,一边问我疼不疼;我摇摇头,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愧疚漫上心头,鼻子一阵酸楚,那些醒目的伤口似乎在提醒着我,爱护自己,也是孝敬长辈的表现。以后,可不能再让他们担心了!
三、布置作业
请完成本课写作实践二或三
【板书设计】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