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下册

写作 语言要简明(名师教学设计·简案)

编号ID:2982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15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6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写作  语言要简明

◎文化自信:体会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髓,增强对母语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语言运用:通过学习简明的表达方法,提高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能力。(重点)
◎思维能力:通过概括、提炼、优化等思维训练,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文章构思与表达的条理性。(难点)
◎审美创造:欣赏经典作品中简明语言之美,提高对简洁明了的文章的鉴赏能力。

一、导入新课
叶圣陶先生说过:“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可见,叶圣陶先生在文风方面特别重视简明。我们平时写作中也经常强调要“语言简明”。到底什么是“语言简明”?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二、教学开展
1.探究活动一:把握内涵,明确要求。
◎阅读教材P139的内容,勾画出有关语言简明的要点,理解简明的内涵。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简洁,不能啰唆;“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即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要用简洁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
◎看看以下两个句子,你觉得哪句话更简明?
(1)城市的建筑是灰的,路面是灰的,没有乡下斑斓自然的色彩,有的只是人们匆忙的脚步和夜幕降临时那刺眼的霓虹。
(2)我坐在院子里看书,妈妈和奶奶来了,她说今天要煮饺子。
第一句话虽然文字比第二句多,但是句子的意思很清楚,表达也很简洁;第二句话中的“她”没有说明是妈妈还是奶奶,句子有歧义,不能算语言简明。
小结: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看出,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而是语言要尽可能精练、不重复,同时,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
◎语言表达要做到简明,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
(1)语言表达要明白易懂。选用的词语要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
(2)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使用词语要准确、规范,避免产生歧义。这就需要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再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让别人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呢?
(1)行文时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
(2)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
(3)注意不要堆砌词语。
2.探究活动二:总结经验,把握方法。
◎比较品析。语言简明是我们锤炼语言的最高目标。简明的语言和啰唆的语言所带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请比较一下改定稿和原稿有什么不同。
原稿 改定稿
穿过一条整齐而干净的街巷,两侧绿树成荫,走在下面凉爽舒适,耳畔传来阵阵鸟鸣,清脆入耳。 穿过整洁的街巷,享受着路旁令人舒爽的林荫,倾听悦耳的鸟鸣。
改定稿与原稿相比,内容大意没有变动,但是语言表达的简练使得语意更清楚明了,可见写作时应注意语言简明,这在语言表达上是十分重要的。
◎修改训练。下面这段文字不够简明,请加以修改。
篮球比赛结束后,比赛完的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那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我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余晖之中。
文段主要表达的是篮球比赛失利后的难过心情。对于“大巴和小轿车”的交代没有必要,它是偏离中心的语句,可以删去。“那个夕阳西下的黄昏”和“伫立在余晖之中”没有时间上的衔接,也不搭配,在词语的使用上是重复的,需要调整。“比赛结束后”和“比赛完”、“走回家”和“在回家的途中”、“我一个人”和“独自”意思重复,需要修改。“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和“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意思相近,放在一起是词语堆砌,也需要调整。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文段修改如下:
篮球比赛结束后,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学校的大巴走了。我没有上车,一个人默默走回家,比赛失利了,我心里很难受。到了家门口,我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无奈地叹息。
方法小结:去次留主法——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去掉偏离中心的语句。删繁就简法——避免重复,删除多余。
◎病句例析。请修改以下病句,使句子表意明确,并从中总结出使语言简明的方法。
例句1:班长说服了我和王明一起去爬山。
例句2:同桌好说话。
例句3: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
例句4: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
例句1:“班长说服了我和王明一起去爬山”,后面加上“这下我们班就一个都不少了”,歧义即刻消除。这种方法叫作添加语境法。
例句2:“同桌好说话”,只要把句中的“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这种方法叫作变换词语法。此法主要运用于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的情况。
例句3:“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加上标点,变为“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表意就明确了。这种方法叫作加注标点法。
例句4:“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调整为“李明是李教授的一位博闻强识的得意门生”,歧义就消除了。这种方法叫作调整语序法。
方法小结:消除歧义法——避免含糊,消除歧义。
消除歧义可以利用以下方法:a.添加语境法;b.变换词语法;c.加注标点法;d.调整语序法。
◎例文精析。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括号中是修改后的内容,说一说这段文字修改得好不好。
我从小在城里生活,依稀记得爷爷和我讲的他之前的故事(往事),故事里是爷爷(他)当初挥挥衣袖,告别乡土时的情形,没想到这一告别故乡(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这段文字修改得好。用“往事”代替“他之前的故事”,用“他”代替“爷爷”,避免文段中存在的重复问题;用“一转身”代替“一告别故乡”,对具体内容进行必要的概括,使语言表达更简明。
小结:以简代繁,是让语言简明的又一方法。除了常用的人称可以替代,还可以对不必要的具体内容进行概述,以达到简明的效果。替代的词句要巧,既要简洁,又不能改变原意。
方法小结:巧用替代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3.探究活动三:课堂训练,学以致用。
◎修改问题材料。请看下面的语言材料,说一说有什么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冬天到了,看着妈妈因劳作而变得越来越粗糙的手,真想为妈妈做些什么。我拿出了平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跑到商场里,想给妈妈买一支好的护手霜。商场里各种各样的护手霜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这时候,商场里的人突然多了起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远处还有几个人在和售货员争论着什么。经过一番精心挑选,我给妈妈挑了一支护手霜,心满意足地走出了商场,回家了。
这一段写“我”去商店里给妈妈买护手霜,表现“我”对妈妈的感恩之情。文中画线句子偏离中心,分散了叙事的主题,使语段表意不够集中,应该删掉。
◎简要概括文章。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台阶》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0字,写完后小组内交流。
【示例】《台阶》讲述了一位想修建有高台阶的新屋的老实厚道的父亲,在经过漫长的准备工作,终于建成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后,却感到若有所失的故事。
结束语:语言简明的内涵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要想写出简洁明了的文章,我们应该不断地修改、锤炼。
三、作业布置
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挑选自己的一篇习作进行修改,使其既“简”又“明”。



本教学设计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探究,使学生在直观地了解语言不简明的类型的基础上,掌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避免在作文中出现类似的情况,使作文语言简练、表意明确。
本次写作课中的写作技巧来自实践的总结,由总结又回到写作实践,在反复的实践训练中,让学生掌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整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