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11~20的认识-教学设计
编号ID:3360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35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10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 20以内数的大小和 11~ 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为学习 20以内 数的加 、减法做好准备 。本单元由数数 、读数 、数的顺序和大小 、写数 、个位和十位的认识 、10加 几和相应的减法 、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解决问题组成 ,属于数与代数范畴 ,其核心素养指向 是数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应用意识 。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 11~20各数 ,能够正确 、有序地读写各数 。认识个位和十位 ,初步认识 十进制 ,初步认识位值制以及初步体验位值制的作用 。 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 够计算简单的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初步感受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规律 。
2. 过程与素养 :通过在操作与实践中逐步建立数的概念 ,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符号意识 ; 能够在解决 “之间有几个 ”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 程 ,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 “之间有几个”的问题 。
3. 情感与品格 :通过本单元的数学学习 ,初步感受数学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感知数 学学习的价值 。
单元板块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一 10的再 认识 问题 1: 在图 中 你 都 看 到 了 什 么 ? 你能 任 选 一 种 事 物 , 数 一 数它的数量吗? 活动 1: 数 数 活 动 中 找 出 数 量是 10的事物 。 目标 1:唤醒旧知 , 激发学习兴趣 。
问题 2:我们之前学过了 10, 生 活中 经 常 把 10 个 事 物 作 为 一 组 , 比 如 10 支 签 字 笔 装 一 盒 ,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活动 2: 尝试举例 , 找 出 多 个 生活中以 10为一组的事物 。 目标 2:感受 10的 重要性 、特殊性 。
问题 3:数出 10根小棒 ,想一想 怎样才能既方便又清楚地让别 人一眼看出是 10根 。 活动 3: 尝 试 数 出 十 根 小 棒 并捆 成 一 捆 。 感 受 10 个 一 组 ,方便清楚 。 目标 3:在操作中感 知计数单位“十 ”的 产生和必要性。
问题 4: 在 计 数 器 中 , 9 个 珠 子 再添 1 个是 10个 , 怎样表示 10 呢? 十 位 上 1 个 珠 子 , 个 位 没 有珠子 。 10 中 的 “1”和 “0”分 别表示什么? 0 可以不写吗? 活动 4: 拨一拨 , 想 一 想 。 观 察 10在计数器上的表示 , 思
考并得 出 结 论 : 十 位 的 1 表 示 1 个“十 ”,个位的 0表示 0 个“一 ”,0 必须写 。 目标 4:理解数位 、 计数单位 。
问题 5:10和 0~ 9 这些数有什 么 不 同 ? 同桌讨论 。 活 动 5: 说 一 说 10 的 特 别 之处 。 目 标 5: 在 对 比 中 建立数感 。
板块二
11~20的 认识 问题 1:请你任意抓一把小棒 , 数一数有多少根 。 活动 1: 在 教 师 的 引 导 下 有 序数数 。 目 标 1: 在 操 作 与 实践中逐步建立 数的概念 。
问题 2: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棒 。 你 能 不 能 整 理 一 下 你 的 小 棒 , 让人一眼就看出有多少? 回忆 一下 ,我们遇到 10根小棒应该 怎样做? 活动 2: 数 小 棒 活 动 。 学 生 尝试整 理 小 棒 , 并 学 习 捆 小 棒 ,数出 10根捆成一捆 。 目 标 2: 初 步 认 识 十进制 ,初步培养 学生的数感 、符号 意识 。
问题 3:在 1捆小棒的基础上再 添 上 1, 是 多少 根 小 棒 呢? 再 添上 1 根 , 又 是 多少 根 呢? 你 是怎么知道的? 1 根 1 根继续 添加小棒 ,从 “十 三 ”到 “十九”。 活动 3: 学 生 边 数 小 棒 边 感 受 11 ~ 19 各 数 的 组 成 , 10根 小 棒 捆 成 一 捆 就 是 1 个十 , 再添几根小棒 , 合起 来就是十几 。 目标 3:认识 11~20 各数, 能够正确、有 序地读出各数。知 道这些数是由 1 个 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初步培养数感。
第四单元 11~ 20的认识
续表
单元板块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二
11~ 20 的 认识 问题 4: 19根 小 棒 再 添 上 1 根 是多少根? 怎样能更清楚地看 出是 20根? 活 动 4: 理 解 20 里 面 有 2 个十 。 目标 4:知道 20是 由 2 个十组成的 。
问题 5: 有 完 全 一 样 的两 个 珠 子 ,还能表示出 11吗?
你还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哪些 十几的数? 看一看这三个计数 器 , 你 能 知 道 分 别 表 示 的 哪三 个数吗? 活动 5: 学 习 用 计 数 器 表 示 两位数 。 目 标 5: 能 正 确 读 写计数器上表示 的数 。
问 题 6: 你 能 在尺 子 上 找 到 11~20各 数 的 位 置 吗? 13 前 一个 数 是 多少? 13 的 后 一 个 数 是 多 少? 11 比 13 大 还 是 小? 17 和 19 的 中 间 数 是 多 少? 16 的 相 邻 数 是 多 少? 12 更接近 10还是 20? 活 动 6: 借 助尺 子 图 , 学 习 11~20各数的数序 , 理解 大 小关系 。 目标 6:掌握 20 以 内 数 的顺 序 和 大 小 , 初 步 培 养 数感 。
板块三
简 单 加 、 减法 问题 1: 谁 能 说 出 计 数 器 上 的 数? 16是 由 ( ) 个 十 和 ( ) 个一组成的 。 1 个十和 8 个 一 组成的数是( ) 。
根据 下面 这 两 幅 图 , 请 你 列 出 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 。
活动 1: 通 过 回答 问 题 回 顾 之前所 学 , 唤 起 知 识 为 后 续 学习做好铺垫 。 目 标 1: 通 过 复 习 旧知 ,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
续表
单元板块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三
简 单 加 、 减法 问题 2:
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 你 能根据小棒图列出加法算式和 减法算式吗? 这些算式分别表 示什么意思呢? 活 动 2: 尝 试 写 出 “一 图 四 式 ”,利用数的组成理解算式 是如何计算的 。 目 标 2: 能 够 计 算 简单的 10加几和 相应的减法 。
问题 3: 看着计数器 , 你能列 出 一道加法算式吗? 你是怎样算 出结果的呢?
再根 据 看 到的 计 数 器 , 看 能 用 什么算式表示出来呢? 又是怎 样算出结果的呢?
活动 3: 学生观察计数器 , 尝 试列出算式并利用数的组成 计算结果 。 目 标 3: 初 步 感受 10加 几 和 相 应 的 减法的计算规律 。
问题 4:介绍加 、减法算式中各 部分的名称 。
活动 4: 了解各部分名称 。 目 标 4: 了 解 加 法 和减法算式各部 分的名称 。
板块四
解决问题 问题 1: 我们之前学过哪些数? 你能从 0数到 20吗? 请你从 8 数到 16, 从 12 数 到 19, 从 20 数到 14,从 18数到 10。 活动 1:复习旧知 。 目 标 1: 深 化 学 生 对数的大小 、数序 的理解 。
第四单元 11~ 20的认识
续表
单元板块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四
解决问题 问题 2: 同学们 ,你们喜欢到动 物园 玩 吗? 看 , 小 丽 他 们 也 去 动物 园 参 观 大 熊 猫 了 , 他 们的 队伍排得可真整齐了 。认真观 察 ,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小 丽 排 第 10是 什 么 意 思? 小 宇排 15是 什 么 意 思? “之 间 ” 又是什么意思呢? 活 动 2: 读 题 找 数 学 信 息 。 理解 题 目 中 各 个 信 息 的 含 义 ,重 点 理 解 “之 间 ”是 什 么 意思 。 目 标 2: 能 够 在 解 决 “之间有几个 ” 的问题中继续体 验分析问题 、解决 问题和检验回顾 解决问题的过程 。
问题 3: 我 们 从 图 上 找 到 了 信 息 ,弄清了题意 ,接下来该解决 问题了 。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 流一下 , 怎样解答 “小丽和小宇 之间有 几 人?”这 个 问 题 , 用 自 己的方式试着在纸上写一写 、 画一画 。 活动 3: 用数一数 , 画一画等 方法解决问题 。 目 标 3: 进 一 步 让 学生体验解决问 题的一般过程 , 积 累解决问题的经 验 。 体会数数是 一 种 有 效 的解 题 策略 , 理解 “画 图 ” 是帮助理解题意 的重要手段 。
问题 4:检查一下 , 看看小丽和 小宇 之 间 有 4 人 是 正 确的 吗? 解答正确吗? 活动 4: 检 查 回 顾 。 可 以 再 数一遍 , 画 一 遍 等 方 式 确定 小 丽 和 小 宇 之 间 确 实 有 4人 , 还 可 以 找 同 学 们 来 表 演一下 。 目 标 4: 初 步 感受 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 。
10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 回顾 10的认识相关知识 ,知道 10个一就是 1 个十 ,初步 了 解十进制计数法 ; 初步培养数感 。
2. 通过找到生活中 10的运用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 习惯 。
3.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 日 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体验计数单位 “十 ”。 难点 :初步理解十进制 。
教学准备 小棒 、计数器 。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培养学生认 真 观 察 的 习惯 。 一 、情境导入
请你观察下面这幅图 ,看看图中都 有什么? 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呢? (出示教科书 P73页主题图) 一 、发现问题
活动 :观察和描述情境图 。
预设: 学 生 有 序 点 数 , 数 出 数 量超过 10个的事物 。
初步 感 受 10 在生活中的 重要应用 。
使学生能正 确认识 10个 一是 1 个十 。
培养学生认 真观察 、积极 动手操作和 乐于思考的 习惯 。 二 、引导合作
1. 我 们 之 前 学 了 10, 生 活 中 经 常 把 10 个 事 物 作 为 一 组 , 比 如 10支签字 笔 装 一 盒 , 你 还 能 举 出这样的例子吗?
2. 请你数出 10根小棒 ,想想办法 , 怎样才能既方便又清 楚 地 让 别 人一眼看出是 10根?
小结 :10个一是 1 个十 。
3. 在计数器中 ,9 个珠子再添 1 个 是 10个 , 怎样表示 10呢? 十位 上 1 个 珠 子 , 个 位 没 有 珠 子 。 10 中 的 “1”和 “0”分 别 表 示 什 么 ? 0 可以不写吗? 二 、探究问题
1. 活动一:尝试举例 。
预设 1:10块橡皮会装在 一 盒里 。
预设 2:10本本子捆成一捆。 预 设 3: 10 个 电 池 包 装 成 一板。
2. 活 动 二 : 认 识 10 个 一 是 1 个十 。
预设 : 学 生 在 老 师 的 引 导 下 ,边数 10根小棒边学 习 捆成 1捆 。
3. 活动三 :拨一拨 ,想一想 。观 察 10在计数器上的表示。
预设 1: 十位的 1 表示 1 个 十 ,个位的 0表示 0 个一 。 预设 2:0 必须写 ,要写 0 占 位 ,否则就成了 1。
第四单元 11~ 20的认识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初步理解十 进制计数法 。 4. 10和 0~ 9 这些数有什 么 不 同 ? 同桌讨论 。 4. 活动四:讨论10有什么不同。 预设 1: 10是由两个数字组 成的 ,0和 1。别的数都是 1 个数字 。
预设 2: 10 有 十 位 和 个 位 , 别的数只有个位 。
巩 固 10 的 认识 。
巩固数位的 理解 。 三 、辅导练习
1. 基础练习
完成教科书 P75做一做第 2题 。
2. 变式练习
教科书 P75做一做第 3题 。
三 、解决问题
1. 基础练习
学生能 够 准 确 数 出 苹 果 和 辣椒的数量 。
2. 变式练习
个别学生可能不理解题意 , 需要读题解释 。
深化对 10的 再认识 ,发展 数感 。 四 、引导反思
同学们 , 回顾今天学习 的 内容和过 程 , 知 识 和 方 法 上 你 们 有 什 么 收获? 四 、提升问题
学生回顾学习 的 内容和过程 , 交流收获 。
预设 1:我认识了数位 。
预设 2:我学会了 10个一是 1 个十 。
板书设计 10的再认识
10个一 1 个十 10个一是 1 个十
11~2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 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 ,知道这些数是由 1 个十 和几个一组成的 ,会读 、写 11~20以 内的数 , 掌握 20 以 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初 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初步培养数感 。
2. 通过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
3.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 日 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
续表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读数 、写数 ,体验计数单位 “十 ”。 难点 :主题图 、小棒 。
教学准备 小棒 、计数器 。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培养学生认 真 观 察 的 习惯 。 一 、情境导入
请你任意抓一把小棒 ,数一数有多 少根 。 一 、发现问题 。 活动 :数数 。
预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 序数数 。
初步认识十进 制 ,初步 培 养 学生的 数 感、 符号意识。
使学生能正 确数出数量 在 11~ 20之 间的物体的 个数 ,知道这 些 数 是 由 1 个 十和 几 个 一组成的 ,初 步培养数感 。 二 、引导合作
1. 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棒? 你能不 能整 理 一 下 你 的 小 棒 , 让 人 一 眼 就 看 出 有 多少? 回 忆 一 下 , 我 们遇 到 10 根 小 棒 应 该 怎 样做?
2. 教学 11~ 19。
(1) 在 1捆小棒的基础上再添上 1,现在你能一眼看出 这 是 多少 根小棒吗?
(2) 这 11根 小 棒 , 再 添 上 1 根 , 又 是 多 少 根 呢? 你 是 怎 么 知 道的?
(3) 继续 1 根 1 根 地 添 加 小 棒 , 依次得到 “十 三 ”“十 四 ”“十 五 ” “十 六 ”“十七”“十八 ”“十九”。
小结 : 11~ 19各 数 都 是 由 1 个 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二 、探究问题
1. 活动一 :数小棒活动 。
预 设 1: 熟 练 地 把 10根 小 棒捆成一捆 。
预设 2:在老师的帮助下捆 成一捆 。数出 10根小棒捆 成一捆 。10个 “一 ”就成 了 1 个“十 ”。
2. 活动二:认识 11~ 20各 数 的组成 。
预设 1:学生边数小棒边说 出 :1 个“十 ”和 1 个 “一 ”是 11,读作“十一 ”。
预设 2:学生会看着添加小 棒 依 次 数 出 12、13、14、 15…… 要 适 时 停 下 问 , 是 怎么 知 道 的? 引 导 学 生 说 出组合 。
1 个 “十 ”和 2 个 “一 ”, 是 12,读作“十二 ”。
预设 3:发现规律 ,10根小棒 捆成一捆就是 1 个十 ,再添 几根小棒 ,合起来就是十几。
第四单元 11~ 20的认识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知道 20是由 2 个 十 组 成 的 。
培养学生认 真观察 、积极 动手操作和 乐于思考的 习惯 。
掌握 20 以 内 数的顺序和 大小 ,初步培 养数感 。 3. 教学 20。
19根 小 棒 再 添 上 1 根 是 多 少 根? 怎样能更清楚地看 出是 20 根? 够 10根 就 要 捆 成 一 捆 , 这 样表示数更清楚 。
4. 有完全一样的两个珠子 ,还能表 示出 11吗?
你还能在计数器上 表 示 出 哪 些 十几的 数? 看 一 看 这 三个 计 数 器 ,你能知道分别表示的哪三 个 数吗? 你 能 写 出 计 数 器 上 的三 个数吗? 想一想 ,写数的时候要 注意什么?
5. 教学 11~20各数的顺序 。
(1) 你 能 在 尺 子 上 找 到 11~ 20 各数的位置吗? 请你来帮帮忙 , 确定一下各数的准确位置吧 。
(2) 根据顺序提问 : 13前一个数 是多 少? 13 的 后 一 个 数 是 多 少? 11 比 13 大 还 是 小? 17和 19的中间数是多少? 16的相邻 数是多少? 3. 活动三 :认识 20。
预设 1:摆出的小棒是 1 个 十和 10 个 一 , 也 就 是 一 捆 和 10根 。
预 设 2: 发 现 19 根 再 添 1根 , 散 着 的 小 棒 又 够 10根了 ,要把这 10根再捆成 一捆 , 就 有 2 捆 小 棒 了 , 是 2个十 ,即 20,读作“二十”。
4. 活动四:学习数的写法 。
预设 1:学生在之前就知道 计数 器 , 可 以 想 到 表 示 11 的方法 。
预设 2:个位拨 1 个珠子 ,表 示 1 个 一 , 十 位 拨 1 个 珠 子 ,表示 1 个十 ,数位不同 , 表示的数也不同 。1 个十和 1 个一合起来 ,就是 11。 所 以两个珠子也能表示出 11。 预设 3:对比 “11”中的两个 “1”,表示的意义不同 。
预设 4: 写 20的时候 , 可能 有学生会忘记写个位的 0, 可以让学生来说说看 ,他写 的是 几 , 学 生 不 难 发 现 , 忘 记写 0 的 话 就 变 成 2 了 。 所以要写 0 占位 。
5. 活动五 :认识顺序 。
预设 1: 学生能顺利按照顺 序将 11~ 20各数标注在直 尺上。
预设 2:可能有个别学生需要 分辨 是 从 小 到大 还 是 从 大 到小。
预设 3: 学 生 在 分 辨 “前 一 个数”和 “后一个数”上有可 能出错 , 忘记了越往前数越 小 ,越往后数越大 。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巩固 11~ 20 各 数 的读 法 和写法 。
巩固 11~ 20 各 数 的组 成 和数序 ,发展 数感 。
进一步培养 数感 。 三 、辅导练习
1. 基础练习
完成教科书 P77做一做第 1题 。 写一写 ,读一读 。
2. 变式练习
猜一猜 , 它们分别是多少?
里可以填几? 12> 15<
<19 >18
3. 提升练习
爱跳的小兔子
小兔子从 0 开始 , 每次 跳 2 格 , 第 5 次跳到的数是( ) , 第 7 次跳到的数是( ) 。 三 、解决问题
1. 基础练习
学生能 够 准 确 读 出 计 数 器 上的 数 。但 是 写 作 和 读 作 可能需要适当区分一下 , 写 作 要 写 数 字 , 读 作 要 写 汉字 。
2. 变式练习
需要教师帮助读题 ,尤其第 3题 , 答 案 不 唯 一 , 让 学 生 尽量多思考几个答案 。
3. 提升练习
学生较 少 进 行 两 个 两 个 地 数 , 需 要 熟 练 数 数 方 法 , 同 时要引导理解题意 。
深 化 对 11~ 20各 数 的认 识 ,发展数感。 四 、引导反思
同学们 , 回顾今天学习 的 内容和过 程 , 知 识 和 方 法 上 你 们 有 什 么 收获? 四 、提升问题
学生回顾学习 的 内容和过程 , 交流收获 。
预设 1: 我 认 识 了 11~ 20 各 数 ,知道了它们的顺序 。
预设 2:我学会了写数 。
板书设计 11~20的认识
10个一是 1 个十 1 个十和 1 个一
第四单元 11~ 20的认识
简单加、减法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 自 主探究 10加几 、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
2. 让学生经历运用 11~20各数组成正确计算 10加几 、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的 口 算过程 。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
3. 在学习 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运用 11~ 20各 数 的 组 成 , 掌 握 10加 几 、十 几 加 几 及 相 应 的 减 法 的 计 算 方法 。
难点 :脱离直观 ,借助数的组成 ,理解 10加几 、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
教学准备 小棒 、计数器 。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通过复习旧 知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一 、复习导入
谁能说出计数器上的数? 说说你 是怎么知道的 。
抢答 : 16是 由 ( ) 个 十 和 ( ) 个 一组 成 的 。 1 个 十 和 8 个 一 组 成 的数是( ) 。
还记得 “一 图 四 式 ”吗? 看一看下 面这两幅图 ,试着列出两个加法算 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
一 、发现问题
活动:复习旧知 。
预设 1: 计 数 器 上 的 数 是 12 和 17。
预设 2:16是由 1 个十和 6 个 一组 成 的 。 1 个 十 和 8 个 一 组成的数是 18。
预设 3:
7+2= 9 2+7= 9 9-2= 7
9-7=2 4+2= 6 2+4= 6
6-2=4 6-4=2
引导学生在已 有知识经验基 础上 , 自 主 探 究 10加几、十 几加几及相应 的减法的计算 方法 , 培 养 学 生的知识迁移 能力。 二 、引导合作
1. 探究 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二 、探究问题
1. 活动一:看图列式 。
(1) 预设 :左边是一捆小棒 , 有 10根 ,右边有 3根 , 因为 1 个十 和 3 个 一 合 起 来 是 13, 即 10+3= 13。
方法 。
(1) 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 棒 呢? 你是怎 么 看 出 来 的呢? 你 能 根 据小棒图列出加法算式吗?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让学生经历运 用 11~ 20各 数组成正确计 算 10加几、十 几加几及相应 的减法的口算 过程。 (2) 根 据 10+3= 13, 你 能 写 出
另一道加法吗? 你是怎么想的?
(3) 1 个 十 和 3 个 一 合 起 来 是 13,根据 它 们的 关 系 , 你 能 试 着 列 出减法 算 式 吗? 减 法 算 式 表 示什么意思呢?
13-3= 10
13-10= 3
2. 探究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 算方法 。
(1) 看着计数器 , 你能列 出 一 道 加法算式 吗? 你 是 怎 样 算 出 结 果的呢?
11+2= 13
(2) 现在再根据你看到的计数器 , 你能用什么算式表示出来呢?
13-2= 11
通过刚才 的 计 算 , 我 们 发 现 10 加几就得十几; 十几 减 几(个 位 上的数相同) 就得 10, 十几减十 就得几;十几加一位数要加在个 位上 ,十几减一位数要从个位上 减掉 。 (2) 预 设 : 学 生 可 以 想 到交 换两个数的位置 ,得数仍然 不变 。
(3) 预 设 1: 因 为 13 是 由 1 个十和 3 个一组成 , 去 掉 3就剩下 10, 去 掉 10就 剩 下 3。
预设 2: 可以看摆的小棒数 一 数 , 13 根 小 棒 ( 1 捆 和 3根) 拿 去 3 根 还 剩一 捆 , 就是 10;拿去 10根(1捆) , 还剩 3根 ,就是 3。
2. 活动二:学习十几加几及相 应减法 。
(1) 预设 1:数数法 , 11、12、 13,我知 道 11再 往 后 数 两
个就是 13 了 。 预设 2:数小棒 。
预设 3:组成法 。 11里面有 1 个十和 1 个一 ,再加 2 个 一 ,是 1 个十和 3 个一 。
(2) 预 设: 减 法 的 计 算 方 法 有多种 ,可以数数 、数小棒 、 想组成等 。
第四单元 11~ 20的认识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认识加 、减法 算式中各部 分的名称 。 3. 介 绍 加 、减 法 算 式 中 各 部 分 的 名称 。
3. 活动三 :记忆各部分名称 。 预设:各部分名称不要求学 生全部识记 ,有个初步了解 即可 ,在以后学习 中会渐渐 熟悉 ,逐步掌握 。
巩固十加几 、 十几加几及 相应减法 。
在学习中体 验成功的喜 悦 ,培养学 习 数学的兴趣 。
灵活运用知 识 ,培养学 习 数学的兴趣 。 三 、辅导练习
1. 基础练习
3. 提升练习
想一想 ,算一算 。
+= 10 +
= ( ) = ( 三 、解决问题
1. 基础练习
学生能够快速 、准确地列 出 算式并写出得数 。
2. 变式练习
学生完 成 填 空 的 内 容 之 前 先用 三 句 话 说 图意 。 然 后 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
3. 提升练习
两个相同加数相加得 10是 这道题的突破 口 ,可以适时 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式子 ,并 思考它表示的含义 。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巩固十加几 、 十几加几及 相应减法 。 四 、引导反思
同学们 , 回顾今天学习 的 内容和过 程 , 知 识 和 方 法 上 你 们 有 什 么 收获? 四 、提升问题
学生回顾学习 的 内容和过程 , 交流收获 。
预设 1:我知道了十加几就是 十几 。
预设 2:我记住了十几加几是 把 个 位 上 的 数 相 加 , 十 位 不变 。
预设 3: 我 记 住 了 加 、减 法 算 式各部分的名称 。
板书设计 简单加、减法
10+3= 13 13-10= 3
3+10= 13 13-3= 10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 “之间”的意思 ,并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的个数的问题 。
2. 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 体会数数是 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 ,理解 “画图”是帮助理解题意的重要手段 。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的大小 、数序的理解 ,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 义的认识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理解 “之间”的含义 ,并会解决求 “之间”相关的问题 。
难点 :会用数数或画图的方法解决求两数之间数个数的问题 。
教学准备 圆片或小棒 。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复习导入 一 、发现问题
1. 我们之前学过哪些数? 引 导孩 活动 :数数 。
深化学生对 子们一起从 0数到 20。 预设:练习顺着数 、倒着数 ,加
数的大小 、顺 2. 你能按要求数数吗? 从 8 数到 深对数序的理解 。
序的理解 。 16, 从 12 数 到 19, 从 20 数 到 14,从 18数到 10。
第四单元 11~ 20的认识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导学生理 解 “之 间 ”的 意思 ,并学会 解 决求 两 数 之 间数 的 个 数的问题 。
进一步让学 生体验解决 问题的一般 过程 ,积累解 决 问 题 的 经验 。
体会数数是 一种有效的 解题策略 ,理 解 “画 图 ”是 帮助理解题 意 的 重 要 手段 。
在情境中感 受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 二 、引导合作
1. 获取信息 : 同 学们 , 你们喜欢到 动物 园 玩 吗? 看 , 小 丽 他 们也 去动 物 园 参 观 大 熊 猫 , 他 们 的 队伍排得可真整齐 。 认真观 察 ,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小丽排第 10是什么意思? 小宇 排第 15是什么意思? “之间”又 是什么意思呢? 二 、探究问题
1. 活动一:读题找数学信息 。 预设 1: 图 中 有 两 个 信 息 : 小丽排第 10, 小宇排第 15。 要解决的问题是 : 小丽和小 宇之间有几人?
预设 2: 小 丽 排 第 10, 也 就 是她的前面有 9人 ,加上她 一 共 是 10 人 。 小 宇 排 第 15,就是他的前面有 14人 , 加上他一共是 15人 。
预设 3: “之间 ”就是他们的 中 间 。 小 丽 和 小 宇 之 间的 人数既不包括小丽 ,也不包 括小宇 。
2. 解决问题:我们从图上找到 了信 息 ,弄清了题意 , 接下来该解决 问题 了 。 同 桌 之 间 相 互 讨 论 交 流一下 , 怎样解答 “小 丽 和 小 宇 之间有几人?”这个问题 , 用 自 己 的方式试着在纸上写一写 , 画 一 画 。我们还可以通过画图 法 : 用 圆形表 示 排 队 的 小 朋 友 , 第 10 是小丽 , 第 15是小宇 。
2. 活动二:尝试解决问题 。
预设 1:数一数的方法 。从 11 开 始 数 , 11、12、13、14, 不从 10开始数 , 因为第 10 是小 丽 , 也 不 数 小 宇 , 因 为 第 15是小宇 。
预设 2: 还 可 以 这 样 画 , 从 小丽开始画 。
3. 解答正确吗?
检查一下 ,看看小丽和小宇之间 有 4人是正确的吗?
3. 活动三 :检查回顾 。
预设 : 可 以 用 再 数 一 遍 、画 一遍等 方 式 确 定 小 丽 和 小 宇之间确实有 4人 ,还可以 找同学们来表演一下 。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巩固解决问 题的方法 。
在情境中感 受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培 养学生运用 数学的意识 。
灵活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 。 三 、辅导练习
1. 基础练习
完成教科书 P83“做一做”。
东东和玲玲之间有几人? 三 、解决问题
1. 基础练习
选择 自 己 喜 欢 的 方 式 解 决 问题 。 可以数一数 ,或是画 一画 。
预设 :
东东和玲玲之间有 3人 。
2. 变式练习 填一填 。
(1)
优优的生 日是 9 月 ( ) 日 ,
星期( ) 。
(2)
皮皮一共数了( ) 个数 。
(3)
和之间有( ) 人 。
2. 变式练习
引导学 生 采 取 画图 法 理 解 题意 。
3. 提升练习
画一画 ,填一填 。
跳到( ) 时 , 小猫就追上老鼠
啦! 这时小猫跳了( ) 下 ,老
鼠跳了( ) 下 。
3. 提升练习
两位同学扮演猫和老鼠 ,把 题意表 演 出 来 学 生 能 更 容 易理解 。
第四单元 11~ 20的认识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巩固解决问 题的方法 。 四 、引导反思
同学们 , 回顾今天学习 的 内容和过 程 , 知 识 和 方 法 上 你 们 有 什 么 收获? 四 、提升问题
学生回顾学习 的 内容和过程 , 交流收获 。
预 设 1: 我 会 解 决 排 队 的 问 题了 。
预设 2:我学会画图来解决 问 题 ,还可以数一数 。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之间”是什么意思?
数一数 :11、12、13、14
画一画 :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