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

24《羿射九日》导学案设计

编号ID:472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13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24 羿射九日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羿射九日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射、值”等13个生字,会写“觉、值”等8个字,会写“东边、光明”等16个词语。
2.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3.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把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2.能把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视频《羿射九日》。(教师)
2.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用时:3分钟)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羿。播放视频《羿射九日》。
2.教师板书,指导学生读好名字。
3.引导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羿的资料。
4.板书课题,引导质疑课题。 1.观看视频,认识人物。
2.认真读好人名。
3.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羿的资料。
4.读课题,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   在学生介绍的时候,力求简洁明了。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羿的了解。历史传说中“羿”有两个人,一个是后羿,一个是大羿,有所不同。如果学生讲到,不用纠缠。学生不讲到,也无须特意提出。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用时:25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羿是怎样射日的?
2.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3.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互相检查。
(1)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2)互相评议朗读情况。
(3)交流识字的好方法。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检查自读情况,教师适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指导学生查字典理解词语。
炙烤 熔化 炎热
6.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1.学生听读思考并交流: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写了故事的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百姓日子艰难。故事的经过:神箭手羿不畏艰辛,一心为民,勇射九日。故事的结果:最后炎热退去,大地重现生机。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圈画本课要学的生字,反复认读。
3.学生小组活动:
(1)学生在小组内读生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到不正确的纠正。
(2)认读生字,相互纠正。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学生读词语。
4.学生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不读断句子。
5.查字典理解词语。
6.齐读课文。 1.重点正音:“值、熔”是翘舌音。
2.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字形,针对字形思考识记方法。本课生字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但并不都是左窄右宽。提醒学生注意仔细观察。
3.要引导学生借助同伴的力量,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识字的问题。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值、艰、此。指导学生再次认读,并进行扩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3.教师示范书写生字,重点讲解“艰、此、值”的书写要领。(注意字各部分的高低、宽窄。)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多。
2.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然后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例字的结构,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作用。
2.教师给学生示范书写,并进行指导。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2.将课文正确流利地读给家人听。 1.领会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2.请家长对自己的朗读做出评价。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复习检查生字词。朗读本课词语。
2.提出本课目标:羿为什么要射日?他是怎样射日的?结果怎样? 1.学生朗读生词语。要求读准确。
2.明确学习目标,走进课文的学习中。   要求读词有一定速度,不要拖腔拉调。
二、读中感悟,对话文本(用时:20分钟) 1.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关键句,回答学习目标中的三个问题。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不指读。把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桌交流交流,说说哪里神奇。
3.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把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画出来,进行交流。
4.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对比,感受羿射日的艰辛,体会羿的不畏艰辛、一心为民的精神,想象大地恢复生机后,人们会说些什么,从而体会人们对羿的敬仰之情。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思考目标中提出的问题,然后与同学交流。
(1)因为十个太阳不高兴轮流值日,就一起到了天上,炙烤着大地,百姓的日子非常艰难。
(2)羿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东海边,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
(3)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2.默读课文,把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桌交流,说说神奇在哪儿。
(1)起因神奇:天上有十个太阳,每天有一个会站在扶桑树上。他们每天轮流值日。有一天,十个太阳任性地一起到了天上。老百姓就受苦了。
(2)经过神奇:羿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力大无穷。最后一个太阳吓坏了,躲到了大海里。
(3)结果神奇:羿留下了一个太阳,大地上重现生机。
3.把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4.想象老百姓会对羿说什么,做什么,体会人们对羿的敬仰之情。 1.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伴互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人物美好的品质。
2.注重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人们的痛苦,在读中感悟羿不畏艰辛,一心为民的精神。
3.在交流“感受神奇”的内容时,老师要时刻注意,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特点与奉献精神。
三、梳理顺序,复述故事(用时:6分钟) 1.梳理本文的写作顺序,按照课后表格提示,指导学生讲讲羿射九日的故事。
(1)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2)经过: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
(3)结果: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2.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1.根据表格提供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小组中交流羿射九日的故事。
2.学生复述课文,互相点评。  教师要深入学习小组中,关注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点拨。
四、总结深化(用时:2分钟) 1.听完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英雄的故事? 1.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回答。
2.交流自己知道的古代英雄的故事。   让学生用一句话交流古代英雄的事迹。
五、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觉、类、炎、害。再次认读,并进行扩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3.教师示范书写生字,重点讲解“觉、类、炎、害”的书写要领。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多。
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觉”上下等宽,上短下长,“害”下部稍窄,“类、炎”上小下大,这两个字很相似,引导学生对比观察。)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然后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觉、类、炎”等字在书写时容易出错,指导时要关注重点笔画。“觉”字的第二笔是点不能写成竖;“类、炎”上部的“米”和“火”的最后一笔都是点,不能写成捺。
六、阅读链接,拓展延伸(用时:1分钟) 1.把这个故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给家人听。
2.搜集古代神话故事读一读。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可推荐一些神话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