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教案)

编号ID:505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5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教学目标 1.懂得与人交流时,语气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
2.与人交流时,能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学前准备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讲《借麦子》的故事,学生思考:小猴更愿意将麦子借给谁?
冬天到了,小猪、小牛的麦子都吃光了。想着小猴今年收了很多麦子,他们便来到小猴家,想借一袋麦子过冬。
小猪说:“小猴小猴,我的麦子吃光了,赶快借我一袋麦子。”
小牛说:“小猴哥哥,我的麦子吃光了,你能借我一袋麦子吗?”
2.教师小结揭题并板书。(板书:注意说话的语气)
二、创设情景,体会语气
1.(课件出示第一组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小组讨论:哪一种说话方式更好?为什么?
2.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反串表演角色“我”,用下列句子示范表达歉意。
我不是故意的!(读出骄傲自大、不讲道理的语气。语速快,语调持续上扬,音调高,音量大)
我不是故意的。(读出愧疚、带着歉意的语气。语气弱,音量较小,配合表情)
3.交流:说说哪种语气更恰当,让人听起来更舒服。
明确:第二句让人听起来更舒服。因为第二句更有礼貌,态度更诚恳,语言带有歉意。第一句粗鲁,没有礼貌,虽然也是道歉,但是让人觉得不诚恳,听了不舒服。
4.引发思考:同一句话,使用了不同的语气,为什么就能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
小结:我们在请求别人原谅时,一定要态度诚恳、语气柔和而不生硬,这样才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相机板书:语气柔和、不生硬)
5.演一演:明明很想吃妈妈做的红烧肉,他应该怎样跟妈妈说呢?
6.(课件出示第二组句子)师生合作读,教师读第一句,指名读第二句。
师:你更喜欢哪种语气?(第二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都用到一个表示礼貌用语的词?(请。)既然我们都运用了礼貌用语,为什么你们还是喜欢第二种语气呢?(第一句使用了命令的语气,很生硬,不容易被人接受;第二句使用的是商量的语气,较委婉,更容易被人接受。)
7.自己练习对比朗读,体会语气。
小结:在请求别人或者对别人提出要求时,尽量用商量的语气。同时,说话要看对象,对长者,语气一定要柔和,千万不要使用命令的语气。(相机板书:语言文明不命令)
三、示范交际,总结方法
过渡:同学们,我们与人交流时要用恰当的语气,现在,我们来看看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形,你会怎么说?
1.出示情境图,思考:妈妈让我学钢琴,我想学画画。我会跟妈妈说……
(1)明确要领和表达要求。
(2)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妈妈沟通?
(3)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演一演:教师当妈妈,再指名上台共同表演。
3.二人一组进行表演,再指名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议。
4.模拟交际。
(1)借助“看到同学乱丢垃圾,我会对他说……”这一情境,全班探讨。
明确:一要说清楚哪里做得不对,二要说清楚应该怎么做。
(2)小组练习,明晰怎么说,再推荐说得最好的人到全班交流。要求会说的同时还要学会听,引导学生紧扣两个要求进行评价:一是把事情说清楚、说明白;二是说话的语气让人感觉舒服。
(3)全班探讨,明确说话语气恰当的要点。
四、互动交流,评价提升
过渡: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与人交流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我们能否运用学到的方法与人交流呢?
1.出示两种情景,指名说一说在表演时应该注意什么。
◇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我。下课后我对老师说……
◇看到同学洗手后忘了关水龙头,我会跟他说……
生1:第一种应该先向老师道歉,再说清楚迟到的原因。道歉时语气应该诚恳,争取老师的原谅。
生2:第二种应该指出同学哪里做得不对,同时说清应该怎么做。要用商量的语气,不能用命令的语气。
2.四人小组进行交际,分别推荐两名同学汇报表演,指名当评委评价。(如果提出建议,可修改后再表演一次)
小结: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要想让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受人欢迎就要时刻注意说话的语气,不仅要使用文明用语,还要努力做到不使用生硬、命令的语气,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要点是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语气跟人沟通。我首先用小故事导入本课,再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这些事情经常发生,从而将此次口语交际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上,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动口去说一说、演一演,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类似的情况会表达、会解决,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整节课,我把话语权都交到学生手上,让他们充分地表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