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

识字1《神舟谣》-教案

编号ID:557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8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1 神州谣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中国地图”挂图。
2.搜集祖国名山大川风景视频;准备《爱我中华》的音乐短片。
3.准备类文《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并打印。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
2.搜集祖国各地的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各、民、族、谊”5个字。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动画渲染,激趣导入
1.导入:瞧,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出示挂图:中国地图)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请你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的祖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齐读。祖国母亲还有很多响亮的名字,你知道哪些?(神州、华夏、中华)
2.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儿歌——《神州谣》。(相机板书课题:神州谣)学生齐读课题。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这首《神州谣》,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风土人情吧!
操作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神州”有初步的认识。因为学生年纪小,知识面有限,在学生猜测课文写的是什么和对“神州”等词语理解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要把学生带到骄傲、自豪的爱国氛围中来。
板块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活动1 自学生字
1.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学习小助手”,引导学生自学。
课件展示:(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活动2 交流检查
1.同桌互相检查认读本课生字。
2.教师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开火车朗读词语:
课件展示:神州 中华 珠峰耸 隔海峡 与大陆 情谊浓 齐奋发 各民族
①强调:“州”是翘舌音;“谊”读四声。
②依次单击词语,出现对应的图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理解词语。
(2)指读、带拼音的生字。
(3)小组赛读生字“涌、耸、隔、与、浓、齐”,相机强调:“耸”是平舌音;“与”在本课读三声。
3.引导学生想一想用哪些好的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
4.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适时补充。
(1)偏旁归类识记。如,“涌、浓”的偏旁都是三点水,“隔、陆”的偏旁都是双耳旁,“峰、峡”的偏旁都是山字旁。
(2)利用熟字识记。
①加一加。如,“华、耸、峡、浓、奋”。(用部件组合)
②换一换。如,“通—涌”“锋—峰”。
③减一减。如,“与”可联系“写”来识记。
(3)结合字理识记象形字“州”。
①出示“州”的字形演变过程,渗透汉字文化。
课件展示:        州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②对比识记“州”和“川”。
课件展示:    
(4)反义词识记:“淡—浓”“水—陆”。
5.巩固识字。
(1)出示短语,学生开火车认读,巩固识字。
课件展示:长江涌 珠峰耸 台湾岛 隔海峡 与大陆 情谊浓 齐奋发 共繁荣
(2)课件出示摘苹果游戏,巩固识字。
6.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操作指导: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梳理学习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预习,小组合作学习,要引导学生分析字形,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突出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
板块三 朗读课文,感悟山川美
活动1 学习第1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1、2句,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朗读第1、2句,交流:
(1)了解别称。我们伟大的祖国“称中华”,你们知道她还被称作什么吗?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华夏、九州、神州。
(3)小结: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被称为“九州”“神州”呢?传说大禹治水将中国分为九个区域,并指点名山、大川作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九州”。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神奇,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幸福,像人间仙境,是大家向往的地方,所以又被称为“神州”。
(4)拓展:“州”现在用来表示地名,你们知道哪些城市的名字里带有“州”字?
(5)相机理解词语“山川”。
①出示词语“山川”,指名朗读。
②指名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③拓展:你知道祖国的哪些名山大川?
3.交流:读了第1小节,你还知道了什么?(神州大地山川壮美,风景如画。)
4.指导朗读第1小节,读出祖国的山河壮美、风景如画。
活动2 学习第2小节
1.朗读第2小节,思考:作者列举了几个代表性的事物来描绘神州大地之美?
2.学生汇报交流,齐读词语: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3.借助图片,朗读第2小节,说一说:从“奔、涌、长、耸”几个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展示: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流不息,气势磅礴;长城像一条巨龙在群山之间蜿蜒盘旋,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神州大地,多么壮美!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
5.指导朗读第2小节。
(1)过渡:神州大地,多么壮美!把这份感受融入句子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男女生对读第2小节。
5.试着背诵第2小节。
操作指导: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恰当的停顿。注意每一小节内句子间的连接要流畅,小节之间要有适当的停顿。小节间停顿的时间长短要依据小节内容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来处理。第1小节和第2小节,是概括与具体的关系,联系紧密,朗读时停顿的时间应较短。教师在理解句子时可以引导学生列举众多名山大川,不仅深刻理解“山川”的本义,而且能巧妙地感受到“山川美,可入画”体现的意境。
板块四 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活动1 观察生字,学习书写
1.出示写字提示,组织学生展开同桌互助写字活动。
课件展示:
写字小助手
看一看:仔细观察写字表中的字,将容易写错的笔画圈出来,并给同桌讲一讲圈画的理由。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圈画的笔画呢?和同桌商议一下。
练一练:针对自己圈画的书写难点做书空练习。
2.交流下列生字的书写要点。
州:第一个点向左,第二笔是竖撇,中竖稍短,最后一笔竖稍长,三个点的朝向有变化。
族:“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右上部的撇、横不要漏掉,最后一笔为捺。
谊:右上部的“宀”稍扁,覆盖“且”,“且”的最后一笔横较长。
3.演示“州”字的书写动漫,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笔画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强调关键笔画的书写。
活动2 练写,反馈,评价
1.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2.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操作指导:书写时,教师要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让学生规范地写字,养成“提笔即练字”的好习惯。
板块五 拓展实践,课外延伸
1.搜集祖国的名山大川图片、资料,并制作词语卡。
2.你想当小导游吗?把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你喜欢的人。
操作指导:教师结合课堂上学生提到的山川、河流,引导学生课后参与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了解祖国名山大川的兴趣。可以做适当的分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不同的资料,便于班级开展实践活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华、岛、齐、奋”4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生字,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生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2.教师播放资料,学生欣赏。
(1)介绍台湾岛的图片或视频。
(2)各民族载歌载舞的图片或视频。
(3)歌曲《爱我中华》的音乐短片。
3.导入:我们的祖国不仅有秀丽的山河,还有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快乐地生活着。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神州谣》。
操作指导: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台湾岛,了解我们多民族的国家,把抽象的概念具体直观化,化难为易。也可以让班级里的少数民族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民族。
板块二 细读感悟,学文识字
活动1 学习第3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3小节,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指名朗读第3小节。
3.学习第3小节。
(1)小组内朗读第3小节,并汇报读懂的内容,互相补充。
(2)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台湾岛、海峡、大陆”,相机巩固生字“岛、峡、陆”。
(3)引导学生理解“岛”和“峡”。
①请大家看看这两幅图(一幅三峡图、一幅海岛图),说说“岛”“峡”跟“山”有什么关系。(课件展示)
②教师相机点拨:
课件展示: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水道,称为“海峡”,如“台湾海峡”。岛是指海洋或河流、湖泊里四面被水围着的陆地。
(4)看图理解“隔”的意思。
①把“台湾岛、海峡、大陆”这三个词语放到合适的位置,对照课文,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②相机理解“隔”字。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小节,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出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6)过渡:不只山有阻隔作用,海也有阻隔作用。
①出示祖国的版图,指导学生认识“台湾岛、大陆、台湾海峡”。
②相机巩固生字“与”。
活动2 学习第4小节
1.指导学习第4小节。
(1)学生朗读第4小节并汇报读懂的内容,互相补充。
(2)出示几幅身穿民族服装的青年朝气蓬勃的彩装照片,同时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曲。
(3)相机巩固生字“谊、浓、齐、奋、繁、荣”。
①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情谊浓”“繁荣”。
②用“繁荣”说说祖国的哪些方面很繁荣。
(4)播放中华儿女建设中华的视频。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小节。
2.齐声朗读第3、4小节,并尝试背诵。
操作指导:本环节将识字与学文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朗读带领学生感悟内容和情感。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师生对读、打节拍读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整首歌充满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气势磅礴,掷地有声,可以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反复朗读。第3小节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第4小节可读出奋发向上的气势,表现出盼望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板块三 巩固生字,背诵积累
活动1 归类巩固识字
1.集中呈现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做归类游戏,根据结构归类。


3.完成活动卡内容,检查识字情况。(课件出示)
活动内容 认真读课文,圈画出生字,完成表格内容。
加偏旁
变新字 加减法
变新字 换偏旁
变新字 猜字谜
化—(  )
宜—(  )
甬—(  )
击—(  )
农—(  )
鬲—(  ) 从+耳=(  )
大+田=(  )
方+人+矢=(  )
敏+糸=(  )
挤-扌=(  )
眠-目=(  ) 锋—(  )
侠—(  )
鸟—(  ) 川水横流。
谜底:(  )
抽出劳动力去栽树。
谜底:(  )
活动2 背诵积累
1.组织各小组进行比赛,朗读并背诵课文。
2.出示课后第三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课件展示: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神州大地 巍巍中华
民族团结 世界大同 奋发图强 繁荣昌盛
(1)学生自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同桌互读,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3)小组内比读,看看哪组读得最准。
(4)全班比赛记忆,看谁记得多、记得牢。
操作指导: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夯实生字基础。对于这样有韵味的课文及书后词语的读背,可以在班级里组织头脑风暴游戏,寓教于乐。
板块四 指导书写,提高能力
活动1 观察指导,范写生字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华、岛、齐、奋。
2.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小组内交流怎样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2)教师指导生字书写要点。
华:“化”窄“十”宽。“十”横长竖短,竖笔在竖中线上。
岛:笔顺是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竖、竖折、竖。第四笔竖折折钩要写得宽而扁,包围住左下方的“山”。(学生书空)
齐:下部撇、竖两笔从横中线下方起笔,分列竖中线两侧。(学生书空)
奋:上部“大”要写得宽,“田”要写得小,稍扁,“大”罩住“田”。(学生书空)
(3)利用动漫演示会写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
活动2 自由练写,反馈评价
1.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2.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练习书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操作指导:教师在指导写字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注意间架结构,总结怎样才能把字写正确美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要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板块五 拓展阅读,丰富积累
1.学生拿出类文《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小组内自由读、轮读。
2.男女生轮读、齐读。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尝试背诵类文。
操作指导:教师在学生读类文时,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朗读课文的方法朗读类文。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背诵类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整篇课文充满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这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本节课,教师始终担当学习的促进者,而非带领者,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能够借助想象、图片、简笔画及多媒体等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感知生字的意思,借助联想和视频等感悟词语的精妙,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学生在神奇的汉字文化中徜徉,在久远的古文化中穿梭,这样的教学效果显著。
总之,本课教学,基于汉字学基础,基于学生年龄特点与知识能力水平,巧妙运用汉字学知识,引导学生在汉字这个古老的文化大花园中穿梭、徜徉、欣赏、感悟、惊叹,使学生将对生字的感受、理解、记忆、运用完美融合。学生既认识了生字,又受到了汉字文化的熏陶浸润。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