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上册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编号ID:810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8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教学目标 1.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学前准备 教师:1.多媒体课件
2.提前收集一些学生活动的照片。
学生:准备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或者玩耍时的一张照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话题
1.出示平时学生的活动照片和提前收集的学生的生活照片,揭示话题。
导语:大家看,这是我们平时活动的一些照片。另外,老师还特意询问了你们的爸爸妈妈,请他们帮忙提供了一些照片。有跟家人一起游泳、打水仗的,有跟小伙伴一起比赛跳绳的,有在草原上骑马的,还有在果园里采摘的……(随机出示照片。)这节课,我们就要把这些有趣的、好玩的、高兴的经历,跟同学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2.出示话题:那次玩得真高兴。
二、游戏体验,指导观察
1.组织学生玩一玩“掰手腕儿”的游戏。
(1)学生自由组合,三人一组,一人担任裁判,其余两人比赛竞技。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两位选手先做好准备,裁判喊“开始”后二人比手劲。
(3)由学生推选出力气最大的“大力士”,或是自告奋勇上台当“擂主”,接受挑战。
2.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
过渡:两位小选手刚刚真是拼尽了全力,大家“加油”的声音把老师的耳膜都要震破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比赛之前,两位选手分别有怎样的表现?比赛的时候,他们又是怎样表现的?比赛结束后,赢的一方和输的一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观察,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
(1)按照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的顺序引导学生对“选手”进行观察。
(2)着重观察两个人的外貌、神态、动作的差异。
(3)整个比赛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表现?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4)活动结束了,你有什么感受?
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
(1)按照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的顺序进行观察
(2)比赛前,对手的外貌、神态、动作,你注意到了吗?你的心情怎样?
(3)比赛时,你注意到对方的手了吗?软硬、大小、干湿情况如何?握得紧不紧?力气大不大?对方的神态、姿势是怎样的?你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你注意到同学们的喊声了吗?你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你最后是赢了还是输了?心里有什么感受?
4.出示例文,引导学生朗读感受。













































总评:小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地讲述了一次在课堂上比赛掰手腕儿的经历。在具体描写时,小作者抓住了比赛时最吸引人的部分,通过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生动地再现了比赛时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好玩”这一主题。
5.学生交流读例文的感受,说说自己觉得哪点写得好。教师归纳梳理。
(1)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观察。
(2)抓住过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进行观察,注意一些细节。
(3)还可以观察一下其他人的表现,或是观察一下环境,这是从侧面突出“好玩”。
(4)想一想活动过程中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交流素材,指导写作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玩得开心的事情,想一想自己准备写什么,如游戏娱乐活动、体育活动、旅游活动等。
2.自主思考:想一想,怎样把这次经历说清楚?
提示:(1)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和哪些人一起?参加的是什么活动?
(2)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活动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人们都有哪些表现?
(3)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心情怎样?
3.小组交流。把自己想写的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互相交流、补充或是提出建议。
4.全班交流。
(1)指名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重点在是否讲清楚,是否有条理。
(2)请其他同学自由表达听后的感受: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当时的快乐心情?还有哪些地方没听明白?
(3)根据反馈,学生进一步完善。教师可出示一些描写快乐心情的词句帮助学生运用。
5.学生动笔起草写作提纲,下笔成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要求:(1)写清楚“是什么时候的事”“在哪儿玩”“和谁玩”“玩什么”这些基本信息;(2)按时间顺序介绍玩的部分,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终……”这些连接语;(3)自己觉得好玩的部分,可以多写几句话;(4)注意分自然段写,把语句写通顺,还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分享交流,修改誊写
1.选取典型习作投影展示,示范修改。
评议重点:(1)选材方面:所写的事情是否“好玩”,是否让人“高兴”。
(2)内容方面: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是否把事情写清楚了。
(3)语句方面:语句是否通顺,能否反映出情趣。
2.学生自改、互改习作,将修改后的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
(1)自行修改:放声读一遍,想想词语是否运用得准确,内容是否交代清楚,标点符号是否运用得恰当。
(2)相互评改:小组内朗读自己的习作,请同学评一评哪些内容最有趣,哪些地方需要完善。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3)修改誊写:根据小组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认真誊写。
五、汇报读文,评价小结
1.找学生汇报读文,师生再次进行评价
2.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3.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说得多好!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我的做法是先让学生到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写作的素材只有来源于生活,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才能把经历写得生动具体,才能
真正地做到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
于是,我利用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亲身体验整个活动过程。我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相关人物的动作、神态,关注自己的心理活动,并及时讨论、描述出来。有了亲身体验,这篇作文一点也不难写。学生们也就文思如泉,下笔有神,一篇篇美文也就跃然纸上。
的确,亲身体验,放飞心灵。写作教学如果做到了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生活,那么学生也会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习作才会有血有肉有灵魂。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