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安排了《花钟》《蜜蜂》《小虾》3篇课文。《花钟》的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蜜蜂》的作者通过观察与实验,证实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小虾》的作者通过长期观察,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花钟 2 1.认识2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默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4.能体会并积累课文中生动、准确的词句,能借鉴课文的表达仿写句子。
蜜蜂 2
小虾 1
习作 2 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园地 2 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句,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13 花 钟
1.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芬、芳”等12个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1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大意。
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大意。
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细品词句 小组合作 读写结合
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芬、芳”等6个字。
2.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
3.能借鉴第1自然段的语言表达进行仿写。
板块一 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课件出示第四单元篇章页上方的一段话)
师:同学们,读完这段话之后,你们来猜一猜:我们这个单元的课文会与什么有关?
生:会与自然界有关。
师:说得很对,那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给了哪些学习目标呢?(课件出示第四单元篇章页中间的两句话)
师:本单元的阅读目标是什么?
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师:本单元的习作目标又是什么呢?
生: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师:很好。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本单元语文要素)
师:接下来,带着阅读目标,我们来学习第13课《花钟》。(板书课题:花钟)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
生:喜欢。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课件出示各种鲜花图片并配乐)这些是什么花?
生:迎春花、荷花、喇叭花、玫瑰花、菊花、梅花。
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描绘刚才看到的景象?
生:百花齐放、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生:春天到了,百花盛开,芳香扑鼻,美丽极了。
师:非常好。课文中也有一句话描绘了这样美丽的景象,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学生齐读句子)
师:争奇斗艳?花儿一朵朵争着开放,它们想干什么呀?
生:花儿争着开放,好像在比赛谁开得更奇特,更鲜艳。
师:所以“争奇斗艳”的意思就是花儿竞相展示形貌、色彩的奇异、艳丽,以比高下。那么“芬芳迷人”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芬芳迷人”的意思就是气味很好闻,很诱人,使人舒服、着迷。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预习,谁能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生:一位植物学家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就叫“花钟”。
师:这位植物学家为什么能修建这样的花钟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吧。
板块二 自主朗读,学习字词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准确吗?(出示课前预学单第2题的三组词语,指名学生读。)
2.熟读下面三组词语,把难读的词语圈出来,多读几遍。
艳丽 娇嫩 淡雅
欣然怒放 苏醒 含笑一现 绽开
温度 湿度 气温 干燥 昆虫传播
师:你们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我发现第一组词语都与花的样子有关。
生:第二组词语都是写花怎么开放。
生:第三组词语都和花的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有关。
师:你们可真棒!这三组词语分别写了花的样子、花开时的姿态和影响花开的因素。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学生齐读三组词语)
师:接下来,我们重点认识一下“干燥”的“燥”,“燥”是火字旁,意思是干,水分少。形近字有这四个:噪、躁、澡、操。请大家读一读这四个字。(学生齐读)
师:你能根据偏旁把他们用在正确的地方吗?做一做下面的题吧!
活动一:将下列汉字依次填入句中的括号里,正确的一项是(C)
天气( )热,外面( )声很大,他显得有些暴( )。
A.燥 澡 躁 B.躁 燥 噪
C.燥 噪 躁 D.噪 躁 燥
师:大家都做完了吧,谁来说一说你的答案?
生:我选C。“燥热”是火字旁的“燥”。“噪声”泛指声音,而声音一般是从口中发出来的,所以是口字旁的“噪”。“暴躁”和人的脾气有关,而脾气暴躁的人有一个习惯性动作——跺脚,所以是足字旁的“躁”。
师:非常好,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区分和记忆形近字。
板块三 精读首段,领悟表达
师:学习了生字词后,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自然段,快速找出第1自然段写了哪些花,把花名圈出来,看看这些花都在什么时候开放。(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完成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都找出了哪些花?
生: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紫茉莉、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师:找得很正确,他们分别是什么时候开花的呢?
生:牵牛花是凌晨四点,蔷薇是五点左右,睡莲是七点,午时花是中午十二点左右,万寿菊是下午三点,紫茉莉是下午五点,月光花是七点左右,夜来香是晚上八点,昙花是九点左右。
师:回答得又快又好,非常不错,其他同学都填对了吗?(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的答案,板书: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师:文中是怎样表达这些花开放的呢?(板书:语言表达)下面请大家自主完成课后习题第3题。(学生独立做题)
师:写完了的同学和同桌互相读一读吧。(同桌互读)
师:我们来合作读一读吧,我读时间,你们读花开的描述。(师生合作读)
师:作者在写花开时的语言非常美。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下面这两种写法,请看课件,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时间 第一种表达 第二种表达
凌晨四点 牵牛花开了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 蔷薇开了 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 睡莲开了 睡莲从梦中醒来
中午十二点左右 午时花开了 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 万寿菊开了 万寿菊欣然怒放
下午五点 紫茉莉开了 紫茉莉苏醒过来
晚上七点左右 月光花开了 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晚上八点 夜来香开了 夜来香开花
晚上九点左右 昙花开了 昙花含笑一现
师:谁来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为什么?
生:我更喜欢第二种表达。因为第一种表达只是简单、重复地说花开了,读起来就会让人觉得语言单调乏味,不像第二种表达那样有新鲜感。
师:对,每种花开放时的姿态是不同的,如果都像第一种表达那样写,我们就只能知道哪种花开了,却不知道花开时的不同姿态。
师:那作者是怎样让我们看到花开时的美丽姿态的呢?小组内讨论一下,说一说。(学生小组内讨论)
生:作者写不同的花开放时,用了不同的动词。(板书:不同的动词)
生:用不同的动词,既避免了语言的单调、重复,又非常生动。你最喜欢哪个动词,边读边用动作表演一下。(学生读词语,并表演。)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作者写花开时,把花当作人来写。
师:像这样把花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手法叫拟人。谁能说一说:作者写哪几种花的时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呢?有什么表达效果?(板书:拟人)
生:作者在写牵牛花、蔷薇、睡莲、紫茉莉、月光花、昙花开放的时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让人感觉很有画面感,很生动,读起来也很有趣。
师:回答得非常好,把掌声送给他。关注花朵的样子,进行合理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就能把句子写得很有趣。
师:同学们,作者写这些花的侧重点一样吗?
生:作者在写每一种花时,侧重点都不一样。比如,写牵牛花时,抓住了花的颜色和形态来写;写睡莲时,是结合它自身的特点来写的;写万寿菊时,则写出了它开放时的状态是怒放。
生:我来补充一下,像写蔷薇、昙花,作者都是抓住了它们开花时的特点来写的。比如,蔷薇很艳丽,所以就是“绽开了笑脸”,而昙花开放的时间很短,所以作者就用了“含笑一现”。
师:说得太棒了,这“绽开笑脸”和“含笑一现”,让人仿佛看到了不同性格的人,蔷薇像个性格活泼的女孩,而昙花则像个害羞的少女。我们再来整体看下第1自然段,作者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每种花的呢?
生:都是先写花开的时间,再写花开放的姿态。
师:作者抓住了不同的花的特点,以及它们开放时的姿态,用丰富的语言介绍了花开放时的样子,生动又充满情趣。(板书:抓特点)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把花开放时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师:请拿出课前预学单第4题,同桌之间先交流一下,看看你们所查出的时间是不是一样的。
4.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弄清楚牡丹花、向日葵、蝴蝶兰开放的时间。
牡丹花→(早上七点左右)开放
向日葵→(中午十二点左右)开得最盛
蝴蝶兰→(下午四点左右)开放
师:这几种花分别是什么时候开放呢?老师说花名,你们说时间。
师:牡丹花——
生:早上七点左右。
师:向日葵——
生:中午十二点左右。
师:蝴蝶兰——
生:下午四点左右。
师:你能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吗?(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三,学生完成练习。)
师:谁愿意分享一下自己写的句子?
生:早上七点左右,牡丹花穿着厚厚的紫粉色纱裙起床了。
师:谁来评一评?
生:我觉得他(她)写得很好。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牡丹花当作人来写,用“起床”来形容开花,用紫粉色的纱裙形容牡丹花瓣,写出了牡丹花的颜色和开放的姿态。
师:你说得很好,其他同学也来分享一下自己写的句子吧!
生:中午十二点左右,向日葵用金色的阳光清洗脸颊,露出灿烂的笑容。
生:下午四点左右,蝴蝶兰展开美丽的紫色翅膀。
师:多美的情景啊!你们看,不一样的表达就会收获不一样的效果。老师也写了这几种花,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三的答案)
师:你们看,用上修辞手法,你们描写花开放时的句子也会更加生动。课后,你们可以多观察生活中其他的花开放的姿态,去发现更多的美,还可以尝试运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去描写这些花,相信你们会写得越来越好!现在,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段,感受一下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学生齐读)
板块四 易错提示,指导书写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1自然段中的会写字。(课件出示“芬、芳、内、醒、寿、苏”)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哪些字在书写时需要特别注意呢?请大家看课前预学单第3题,然后说一说。(出示课前预学单第3题,指名说。),本板块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文的表达。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中,感受作者是怎样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感悟“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的好处。 “醒”左边是“酉”,不是“西”。
生:“芬”字中,“艹”的横不宜太长,“分”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些。
生:“寿”三横间距均匀,长短不等,中间的横最短,撇起笔在竖中线上,宜长;“寸”的竖钩起笔在横中线上。
师:很好,你们可真仔细!对于“醒”这样笔画较多的字,要先观察好笔画的长短和间距,写得紧凑一些;对于笔画较少的字如“内”,写时要把笔画写得开一些。
师:现在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写这几个字吧。(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写一写由这几个字组成的词语吧,请大家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四,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四,学生做题。)
师:大家都写完了吧,谁来展示一下自己写的?(学生展示作业)
师:他写得好不好?
生:他写得很好,如果“苏”字的横折钩的横写在横中线上就更好了。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请同学们对照老师的展示,把自己写得不好或不对的地方改正过来。(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四的答案)请大家课后完成第1课时课后拓学单。(出示第1课时课后拓学单)
本课的语言非常有特点。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时,采用对比、仿写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比较改过的句子和原文表达效果的不同,感受作者把花当作人来写的好处,体会用词准确、语言优美、错落有致的写作特点。通过这样反复体味,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美丽的花的图片,带领学生走进花的世界。用具体、鲜明的花的图片,带给学生真切、直观的感受。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成功引领学生快速走进文本。另外,借助欣赏图片,可以加深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积累词语,可以丰富习作的语言积累。教学生字时,引入简单的说文解字,将识字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从旁引导,在需要的地方进行点拨,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会写“强、示”等6个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14个词语。
2.能借助关键语句分别概括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大意。
3.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作者的留心观察、用心研究,培养用美好的心灵去观察自然、拥抱生活的态度。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花钟》,那么这节课伊始,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上节课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题,大家都完成了吧?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讲讲这个题?(出示第1课时课后拓学单)
活动: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干燥(zào) 长寿(sòu) B.舒适(shì) 关系(xì)
C.强光(qiánɡ) 内容(lèi) D.优雅(yá) 吻合(wěn)
生:这题选B。
师:那A、C、D这三项分别错在哪里?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生:A选项“长寿”的“寿”是翘舌音,C选项“内容”的“内”是鼻音n,D选项“优雅”的“雅”是三声。
师:很好,请你带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学生带读,其他同学跟读。)
师:请大家再来看看下面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
争奇斗艳 芬芳 迷人 艳丽 睡莲 醒来 万寿菊
欣然 苏醒 含笑 展示 昆虫 修建 组成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些什么?
生: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生:可以根据每种花开放时不同的特点来描写鲜花开放时的姿态,使语言更生动。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还讲了些什么吧。
板块二 抓关键句,概括大意
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第1自然段中有一句话表达了差不多的意思,你发现了吗?请大家读一读第1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这个句子。(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第1题,学生读第1自然段,并做题。)
活动一:阅读第1~2自然段,先用“√”勾出关键句,再找出关键词,最后概括段落大意。
师: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关键句?
生: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师:提示一段话大意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关键语句”,抓住这样的关键句能帮助我们理解整段话的意思。这个关键句在这一自然段中的什么位置?
生:中间。
师:上学期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的第5自然段时,我们发现它的关键句在哪里?(课件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
生:开头。
师:《花钟》这篇课文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居然在中间,这是同学们要注意的。我们能直接用这个句子概括本段大意吗?
生:可以。
师:老师觉得不够简洁,我们需要将关键句进行精简,让句子变得简洁,便于概括。该如何精简呢?我们首先要圈画关键词语,然后重新组织语言。你都圈画了哪些必不可少的关键词语呢?
生: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师:那谁能用这些关键词语重新组织一下语言,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大意呢?
生: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板书: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师:很好。(相机出示活动一第1题答案)关键句能提示我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但有时候它不够简洁,需要我们抓住关键词语进行简化。
师: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文章哪个自然段讲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生:第2自然段。
师:下面请大家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中有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呢?并尝试用简洁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大意。(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第2题,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并做题。)
活动一:阅读第1~2自然段,先用“√”勾出关键句,再找出关键词,最后概括段落大意。
师:第2自然段一共有6句话。下面请6位同学分别读一读。(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教师标红一句学生读一句。)
生:(教师标红第1句)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师:这里作者提出了——
生:疑问。
生:(教师标红第2句)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这句话解释了“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的——
生:原因。
生:(教师标红第3句)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师:这一句是在干什么?
生:举例。
师:想说明什么?
生:想说明昙花的开放与温度和光照有关。
生:(教师标红第4句)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
师:这里依然在说什么花?
生:昙花。
生:(教师标红第5句)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师:这句话想说明什么?
生:想说明昙花的开放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生:(教师标红第6句)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师:这句话想说明什么?
生:想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跟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师:很好。那么现在你能回答第2自然段第1句中的问题了吗?
生: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有补充的吗?
生: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师:好。现在,我们把关键语句找出来了。直接用这两个句子概括是不是感觉不够简洁呢?老师还有一个妙招:找出写影响植物开花因素的几个关键词语,圈画出来。你都圈画了哪些词语?
生:温度、湿度、光照。(板书:温度、湿度、光照)
师:还有吗?
生:昆虫活动的时间。(板书:昆虫活动的时间)
师:那我们来试着概括本段话的大意。谁来说一说?
生: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师:非常好。(相机出示活动一第2题答案)关键语句无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圈画关键词语,再重新组织语言进行概括。
板块三 欣赏花钟,拓展延伸
师:植物学家知道了植物开花的时间的秘密后,有了一个大胆的创意。请听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朗读,看看他做了什么?(课件播放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朗读音频) 师: 这个大胆的创意是什么?
生: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板书:修建“花钟”)
师:同学们轻声朗读屏幕上的这两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开放,就知道是几点钟。
生:第二个句子少了“刚刚”和“大致”这两个词语。
师:作者为什么要在句子上加上“刚刚”和“大致”这两个词语呢?
生:“刚刚”一词指出了观察花开的合适时机。“大致”说明花开的时间不是非常精确的,会因为环境等因素有所变化。
师:花儿开放的时间会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以要用上“刚刚”和“大致”,可见作者在写文章时用词多么准确啊!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会用词准确。
师: (课件出示日内瓦大花钟图片)这就是瑞士著名景点日内瓦大花钟。看着这个大花钟,你有什么感想?
生: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啊!
生:人类太聪明了,会运用大自然中的这些规律。
师:植物学家能修建出这么美丽、这么奇妙的“花钟”,必定是他们留心观察、用心研究大自然的结果。(板书:留心观察)我们也要用美好的心灵去观察大自然,拥抱生活。
板块四 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师: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本课会写字表第二排的字。(课件出示“强、示、昆、修、建、组”)
师:看看这些汉字,你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写错?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请大家看课前预学单第3题,然后说一说。(出示课前预学单第3题,指名说。)
生:“修”字中间有一竖,不要掉了。
生:注意“建”的偏旁是“廴”,不是“辶”。
师:很好,老师也有几点提醒大家:“修”字右下部“彡”的撇方向一致,依次渐长,间距均匀,纵向对齐。“建”是半包围结构,先写“聿”,再写“廴”,“廴”的笔画要写得开阔,笔势平坦舒展,平托上面部分。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师:现在,咱们结合上节课的学习来做一个小练习吧,请大家完成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学生做题。)
师:大家都写完了吧,谁来展示一下自己写的?(学生展示作业,大家评价。) 师: (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的答案)请同学们对照老师的展示,把自己写得不好或不对的地方改正过来。
本课教学中,学生从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到感悟意境美的过程中,切切实实受到了美的熏陶。尤其是在教学结尾时,让学生欣赏花钟的图片,感悟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激发了学生了解各种花的兴趣,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先观察后写字,使写字教学 更高效。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养成关注字体间架结构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
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阅读目标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如何判断这个句子就是关键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本段内容来思考,重视学生判断关键句的思维过程的引导,还要在原来三上第六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关键句进行精简,让句子变得简洁,便于概括。
设计意图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关键句,这样能避免学生盲目猜测、随意摘录句子的现象。
设计意图
在学完第1~2自然段的基础上学习第3自然段,能使学生更易于理解花钟的“报时”原理,感受作者在写作时用词的准确。另外,适当拓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