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
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相关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自主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这3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小组交流 理解感悟
1.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2.教师:《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各一本。
3.学生:一本自己已有的寓言故事书。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学习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并自主阅读这3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并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板块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本单元我们学了哪些寓言故事?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谁来说一下?
生:有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不能想着不劳而获,要想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就应该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奋斗。中国现代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和《伊索寓言》中的《鹿角和鹿腿》都告诉我们人各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克雷洛夫的寓言诗《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师:你记得可真清楚,老师给你点赞。你课外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生:我读过《偷东西的孩子和他的母亲》这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偷东西,他母亲却不责罚他,反而夸奖他,这个孩子长大后,偷的东西越来越贵重,最终被判了死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生:我读过《熟能生巧》的故事,讲的是很多人看一个射箭人射箭,都赞叹他技艺高超,卖油翁看了却觉得没什么,因为他认为这只是熟能生巧罢了……
师:从同学们的分享中可以看出,大家阅读了不少寓言故事,这些小小的寓言故事背后往往蕴含着大大的道理。今天我们就走进“快乐读书吧”,一起去寻找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相机板书:小故事大道理)
板块二 阅读题目,了解要求
师:请同学们默读“快乐读书吧”,想一想:这次课外阅读要求读的是什么寓言?具体推荐了哪几本寓言故事书?怎样阅读寓言才能有收获?找出相关的语句做上记号。(学生默读、标记,指名学生回答。)
生:这次要求读的是中外寓言故事。除了中国的寓言,还可以读一读其他国家的寓言。
师:(板书:读中外寓言故事)具体推荐了哪几本寓言故事书?
生:具体推荐了《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这3本寓言故事书。
师:翻开《中国古代寓言》,我们会读到很多既好玩又发人深省的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都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板书:《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师:怎样阅读寓言才能有收获?
生:我从小贴士中知道,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板书:读懂内容,体会道理)此外,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板书:联系生活,深入理解)
板块三 读故事,知道理
师: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古代寓言》,去读读里面的故事吧。(课件出示课本第31页《叶公好龙》)
师:请大家默读《叶公好龙》,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交流,再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完成读书心得记录卡。
作者 [西汉]刘向 出处 《新序·杂事》
故事
大意 古时候有个叫叶公的人很喜欢龙,穿的、用的、住的东西上都有龙。天上的真龙听说了,便来到叶公家,但叶公在见到真龙后却被吓跑了。
道理 做人要诚实,要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
师:《叶公好龙》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寓言讲了一个叫叶公的人很喜欢龙,但他在见到真龙后却被吓跑了的故事。
师:叶公见到真龙前,有什么喜欢龙的表现?
生:叶公的衣服、帽子,以及家里的墙壁、柱子上都有龙的图案。
师:叶公见到真龙之后,有什么表现?为什么?
生:叶公见到真龙之后,吓得跑走了。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表面上喜欢而 已。他也不了解龙,所以才会在见到真龙时感到恐惧。
师: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要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
师:你经历过和叶公一样的事吗?
生:我以前觉得弹钢琴很优雅,就跟妈妈说自己特别喜欢弹钢琴,想要学。后来妈妈送我去学弹钢琴,我对钢琴有了更多的了解,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真正喜欢弹钢琴。
师:是的,联系生活中的经历,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这样的学习方法,在阅读其他寓言故事的时候也可以用上。
板块四 图文结合,阅读交流
师:我们再来玩一个看图猜寓言的游戏。从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的图片中,你想到了什么故事?(指名回答)
活动二:看图识寓言故事。先选一选,再讲一讲这些故事。
A.《掩耳盗铃》 B.《刻舟求剑》 C.《狐狸和葡萄》 D.《画蛇添足》
(C) (D) (A) (B)
生:第1幅图是《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第2幅图是《画蛇添足》的故事,第3幅图是《掩耳盗铃》的故事,第4幅图是《刻舟求剑》的故事。
师:下面同学们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向大家讲讲故事。(小组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来讲讲《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课件出示《狐狸和葡萄》故事的图片,指名汇报,再相机出示预设故事,核对学生汇报是否准确。)
狐狸和葡萄
一个很热的夏天,一只狐狸又饿又渴,偷偷地跑进果园。他走到葡萄架底下,看见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倒挂着。他高兴极了,自言自语地说:“葡萄真好吃呢,又甜又解渴。”他赶快退后几步,用力一蹦,可是架子太高,抓不着。他歇了一会儿,鼓足力量,再一蹦,还是抓不着。这样试了好几回,他知道吃不着葡萄了,就掀起鼻子,自言自语地说:“这葡萄一定是酸的,让馋嘴的麻雀去吃吧。”
师:谁能说一说这则寓言讲了什么道理?
生: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不能像狐狸那样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是应该勇于面对现实,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师:很好。这四幅图,第一幅图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后面三幅图都是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搜集整理了很多古希腊的民间故事。这部寓言集就像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漫步其中,我们会看到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的狐狸,还会遇到咬死救命恩人的蛇……
师:《伊索寓言》的作者就是伊索。(板书:伊索 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腊寓言家,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课前大家已经初步收集了这四位寓言家的相关资料,谁来分享一下?(出示课前预学单第2题,指名汇报,相机出示预设答案并指导。)
板块五 制订计划,明确任务
师:请同学们自由翻看《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三本书, 再与小组同学说一说这三本书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三本寓言故事书都是由若干个短篇故事集合而成的。
生:三本书都给故事分了类,而且给每类故事都安排了阅读指导。
师:同学们都很会观察,找到了这三本书的很多共同特点。现在请大家再次浏览这三本书,想一想这三本书有什么特别之处,再与小组同学说一说。
生:《中国古代寓言》中的故事有很多是以成语为故事题目的,这些成语的意思就是寓言故事所要体现的道理。
生:《克雷洛夫寓言》中的故事有很多和《池子与河流》一样,是诗歌体。
生:《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都非常短小,而且大部分篇目会在故事的结尾直接点明故事的寓意。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三本寓言集各自的特点。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这三本寓言集中的一本,根据自己读一篇寓言故事的时间,明确自己每天的阅读计划,填写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三的阅读计划表吧。
活动三: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阅读计划表”。
我选择的是《____________》这本书。每天计划至少阅读( )篇,准备( )天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并坚持每天打卡,完成阅读计划。
日期 篇名 明白的道理 我的表现星级
(读后交流课小组互评)
(小组交流讨论,填写“阅读计划表”。)
师:在读书的时候,除了按照阅读计划表的时间推进,还可以通过做读书笔记的办法来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谁来分享自己知道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生:可以摘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生: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生: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疑惑,可以通过请教他人的方式尝试解决。
师: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三本寓言故事书,也学习了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课后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制订的阅读计划表,完成自己的阅读任务,为下节课的读后交流会作准备。
这节课的教学,我先由本单元所学的寓言入手,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读完寓言后的感受和启发,从而引出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小故事大道理。接着让学生自主阅读《叶公好龙》,由说故事的内容引到体会道理,然后出示平时学生比较熟悉的几则寓言故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逐步掌握了阅读寓言的方法,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在学生掌握了阅读寓言的方法后,逐个介绍《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让孩子们接触不同风格和内容的寓言故事并制订阅读计划。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很喜欢这样的阅读课,学习积极性很高。
设计意图
本册书的“快乐读书吧”是要求读寓言故事,安排在第2单元寓言单元之后,通过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可以有效唤醒学生对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读教材,发现本次读书吧活动的要求,并相机提炼阅读的重点,为后面的交流作准备。
设计意图
通过《叶公好龙》这个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落实教材的阅读要求,掌握阅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猜故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初步认识“世界四大寓言家”及其主要作品。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想读的寓言故事书,按“阅读计划表”制订阅读计划,并指导做阅读笔记的方法。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板块一 小结成果,激发读书乐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阅读寓言故事打卡活动,今天我们就来交流、分享自己读到的好故事。我们先来一场“寓言故事知识竞赛”,看谁读得又多又好。(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学生举手抢答,教师相机指导,板书:知识竞赛激趣。)
活动一:寓言故事知识竞赛。
1.下面哪一项不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C)
A.《农夫和蛇》 B.《狮子和鹿》 C.《狐假虎威》 D.《蚊子和狮子》
2.“自己丢了一件黑衣服,就要抢别人的衣服穿”出自(C)
A.《曾子杀猪》 B.《郑人买履》 C.《强取人衣》 D.《老马识途》
3.(A)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从别人口中听来的传闻,要想想是否合理,不能全
盘接受,更不能随意传播。
A.《道听途说》 B.《唇亡齿寒》 C.《惊弓之鸟》 D.《塞翁失马》
4.《鱼目混珠》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D)的人。
A.说话不看对象 B.见识浅薄
C.貌似强大,其实没有真才实学 D.以假充真,弄虚作假
5.看见大楼越建越高,王小明总是担心哪一天,这楼要是倒下了可如何是好。王
小明的这种心态用下面哪个词语形容最合适?(A)
A.杞人忧天 B.掩耳盗铃 C.杯弓蛇影 D.井底之蛙
板块二 读后分享,交流读书心得
师:看来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知道了不少寓言故事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读书心得,请大家按照大屏幕上的交流提示进行交流。(板书:分享互动交流)
交流提示
(1)说:
展示制作的手抄报或编撰的寓言精选集,并对其制作和编写流程做具体介绍。
讲故事或谈心得体会时,态度自然大方,音量适中,能让别人听清楚。
可以加上肢体动作帮助讲故事。
积极回应同学提出的疑问或意见。
(2)听:
专心听同学汇报的内容。
有不明白的地方,等同学讲完后再提出疑问。
如果你也读过那个故事,等同学讲完后,可以就故事内容、说明的道理等发表看法。
(学生交流,教师主持并相机指导。)
板块三 策划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分享都很精彩,其他同学的互动交流也很棒。现在我们来策划一次“小小读书会”的活动。选择读同一本书的同学分成一个组,一起来策划这本书的读书分享会,活动的流程是这样的,请大家看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的“读书会策划清单”。(板书:读书会互动展示)
活动二:小组合作,策划一次“小小读书会”。
读书会策划清单
所读的书 组名
成员
活动计划:小小故事会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 )日—( )日 小组商议选择这本书中最有意思的阅读篇目,作为读书会的分享内容。
( )日—( )日 小组商议决定汇报的形式和内容。如编撰手抄报、办黑板报、制作寓言精选集、表演情景剧等活动。
( )日—( )日 确定活动流程和分工,合作完成“小小故事会”的准备工作。
具体分工
主编 美工 誊抄 主持人
(学生分组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师:有句话叫“书山有路勤为径”,希望大家在平时能坚持阅读寓言故事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做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有心人。
我在教学时先检查每个人的阅读情况,然后让学生在班级交流读书心得,对于执行情况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执行情况不理想的学生实行帮扶计划,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结成书友。另外,我还通过共读、分享等多种活动,激发、维持学生持久阅读的兴趣。阅读任务完成后,再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加深对寓言的认识。
设计意图
读后交流课一开始,先设计一个“寓言故事知识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分享的积极性,也能初步了解学生这段时间的阅读质量。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因此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说、去听、去交流。
设计意图
前面环节学生进行了读书心得的分享,在本节课的最后设计读书会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个体经验走向群体经验,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学习交流,培养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