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下册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

编号ID:1134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61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习作:国宝大熊猫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能尝试从几个方面介绍大熊猫。

整理资料 小组合作 评讲分析

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有关大熊猫的信息。
2.能结合自己的需要,借助表格,整合有关大熊猫的信息。
3.能借鉴课文的表达方法,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板块一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师:动物世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鹦鹉会说话,大象会搬东西,萤火虫会引路,蚯蚓会松土……这些生活中奇妙的动物现象,相信你们也一定观察到了不少吧!今天我们要来写一种动物,先来看谜语猜一猜,它是什么动物呢?

顶着黑眼圈,浑身胖嘟嘟,以前好吃肉,现在爱吃竹。
生:熊猫。
师:猜对了,准确来说是大熊猫。熊猫分为大熊猫和小熊猫,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哟!(课件出示大熊猫和小熊猫对比图)
师:大熊猫人见人爱,被称为我国的国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七单元的习作。(板书课题)
板块二 谈论交流,梳理信息
师:(课件出示大熊猫图片)借助图片,你能说说大熊猫长什么样吗?
生:大熊猫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子,黑白相间的皮毛,还有一双黑宝石般的眼睛,外面有两个黑眼圈,真有趣!
生:大熊猫的肚子白白的,圆鼓鼓的。它全身毛茸茸的,真可爱!圆溜溜的眼睛周围有一圈黑毛,就像戴着一副墨镜。
师:关于大熊猫,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预学单互相交流一下,看看能不能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

课前通过查找资料、询问家长等途径,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以问题和解答的方式呈现。
问题 解答
大熊猫是猫吗? 大熊猫是熊科,不是猫科,以前名字叫猫熊。
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大熊猫生活在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国宝”? 因为一方面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另一方面,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物种,是“和平使者”,为祖国的外交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大熊猫的寿命一般多长?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爱吃什么? 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肉。
大熊猫身上的毛为什么是黑白两色? 大熊猫的黑白配色在其生活环境里起到了伪装效果,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板块三 整理信息,自主写作
师:同学们在课前已经查找了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刚才大家交流时,老师发现有不少信息都是重复的。当我们面临许多纷杂信息时,就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合信息。
师:整合信息时,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不同方面介绍物种;二是避免重复,不对同一方面多次介绍。如果遇到相同的信息,我们该如何挑选呢?

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物种,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
大熊猫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师:同学们读读上面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两句都是介绍大熊猫在中国的地位,它们的内容很相似。
师:我们要避免重复,删掉哪一句最合适呢?
生:同样是介绍大熊猫的地位,第1句体现了大熊猫的珍稀程度更高,包含了第2句的意思,因此我觉得介绍时可以删掉第2句。
师:不错,信息重复时,就要选择更合适的。现在请各小组参考思维导图,对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将同一类信息归并在一起,制作一张“大熊猫资料卡”。(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的活动,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活动:借助思维导图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将同一类的信息归并在一起,制作“大熊猫资料卡”。

大熊猫资料卡
外貌 皮毛 黑白相间
面部 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
身体部位 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有锋利的爪子
生活习性 吃 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肉
住 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和茂密竹林里
作息 不惧寒湿,从不冬眠
繁殖方式 多雄争配制,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
爱好 爬树、吃竹子、睡觉
地区分布 生活在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重要地位 历史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二三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
国家 被称为我国的“国宝”
师:同学们,信息整合好了,那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怎样安排内容呢?咱们一起回想一下《我们奇妙的世界》这一课,大家还记得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的吗?
生:课文先介绍天空,再介绍大地。
生:介绍天空时分为清晨的太阳、云彩、雨水、落日的余晖和夜空中的群星五个方面;介绍大地时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来写。
师:那么,我们学习这种方法来介绍国宝大熊猫,可以先介绍什么,再介绍什么呢?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我们可以从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价值等方面来介绍,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板书:从几个方面介绍 按一定的顺序)
师:是的,写作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大熊猫。可以先介绍大熊猫所属的门类、所处的地位及分布地区等知识;然后介绍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可以先局部再整体,也可以先整体再局部;接着介绍大熊猫的行为动作和生活习性等;最后总结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写的时候可以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开始自己的习作,下节课我们将进行评讲。



在写作前,我先引导学生交流大熊猫的信息,然后对信息重复这一常见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引导学生再次筛选,梳理出有效信息,再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分类、整理信息,使学生在利用信息写作时更轻松。




设计意图
猜谜语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课堂游戏,由谜语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谈论大熊猫作铺垫。













设计意图
以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说的兴趣;课前准备、收集资料,掌握写作的素材,为顺利完成习作作好准备。










































设计意图
借助思维导图列出提纲,引导学生理顺思路,并进行信息整理,降低了习作难度,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2.能接受他人提出的建议,培养修改作文的耐心。

板块一 展示作品,讲解点评
师:同学们的习作都完成了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面的例文吧。(课件出示例文,文章见学习单后面的补充材料;板书:展评。)
师:谁来说说这篇习作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要修改?
生:这篇作文能从大熊猫被称为“国宝”的原因和大熊猫的外貌特点、生活习性等不同方面进行介绍,信息准确,但是介绍的顺序略显凌乱,读起来没有条理。对大熊猫的可爱之处,只提到了外貌上的可爱,不够具体。
生:我觉得这篇习作虽然对大熊猫的主要信息基本都有介绍,但介绍的语言不够生动、丰富,感觉就是把前面收集的资料进行罗列,缺少艺术加工。
师:你们的点评很有道理,老师刚才已按巡视时看到的同学们的修改意见重新修改了习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修改文,文章见学习单后面的补充材料。)
师:按同学们的意见修改后的作文不仅通过对大熊猫样子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它的可爱,还写了大熊猫的动作和习性,表达了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结构清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有趣。特别是对大熊猫吃东西的动作以及喝水的动  作的描写,细致入微、活灵活现,让读者也忍俊不禁,由衷地喜欢上了我们可爱的国宝。
板块二 自评互评,自主修改
师:现在请同学们参照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的评价表,进行自评。(板书:自评)

活动:对照星级评价标准,交换习作,互评互改。
评价标准 每项满星5颗星 单项得星
1.能够从多方面介绍大熊猫。 ☆☆☆☆☆
2.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
3.能恰当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 ☆☆☆☆☆
4.能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具体、形象。 ☆☆☆☆☆
5.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
师: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修改符号。


师:现在,请同桌之间进行互评。(同桌互评,教师板书:互评。)
师:现在,请根据同桌的点评再次修改习作。(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师:同学们都修改好了吧,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习作?(指名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评。)
师: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修改后的作文还须讲究外在美,保持书面的整洁。现在请同学们将修改好的作文按照正确的格式,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吧。



习作的修改和最终成稿,学生都是在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完成的。我所做的,仅仅是通过示范,并提供评价细则,为学生指明评价的方向。这种自评和互评的训练方式,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提升。






设计意图
展示问题习作,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交流中逐步提升鉴赏水平。












设计意图
出示评价表,即给出了细化的标准,有助于学生掌握评价习作的方法。自评、同桌互评,让学生在反复打磨中锻炼其评价和修改习作的能力,也提升了写作能力。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