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语文园地六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语言运用:认识蔬菜名称,正确理解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
思维能力:教给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学习方法。围绕重点词语写一段话,通过具体动作的刻画表达人物心情。
审美创造:弘扬传统文化,感受俗语和成语的魅力。
【课前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交流平台”教给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学习方法,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识字加油站”中认识和识记蔬菜,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小组间讨论探究,便于识记生字。“词句段运用”教会学生使用生动的俗语和学习表达不同的心情,重视积累和运用并重,更要在运用中体会。“日积月累”旨在积累八字成语,侧重理解、背诵成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习语文,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巧妙,学会使用一些俗语或格言,积累语文知识。
【教学目标】
1.能梳理、总结批注的方法和意义。
2.能借助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认识“韭”等7个生字。
3.能正确理解并指导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
4.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的心情。
5.能积累6个八字成语。
【教学重点】
1.交流作批注的方法及心得。
2.认识几种蔬菜名称,知道“碰钉子”等词语的意思。
3.积累八字成语。
【教学难点】
会用合适的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表达心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梳理、总结批注的方法和意义。
2.能借助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认识“韭”等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经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怎样作批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批注?(出示课件3)(板书:批注)
2.本单元我们学习了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想一想每段文字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1)什么地方可以作批注?(出示课件4)
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做批注。
(2)怎样作批注?(出示课件5)
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语。
(3)批注有什么好处呢?(出示课件6)
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会有新的收获。
(4)下面,我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前几课作的批注,看看大家的想法是不是都一样?(出示课件7)
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了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3.小组借助学习单交流批注。(出示课件8)
交流时,本组记录员注意梳理组内同学观点,归纳总结后填写在“小组观点梳理”栏中。组内观点梳理后,组长引领组员阅读“交流平台”,然后将没有考虑到的补充在相应的表格里。
学生先自己完成学习单,然后再交流。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是学会作批注,虽然在前面课文的学习中有学习批注,但不够系统,在“交流平台”这里,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熟知作批注的方法,从而很好地应用到平时的读书学习中去。)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丁丁放学回家,看见爸爸妈妈给他写了一张留言条。(出示课件9、10)留言条中的蔬菜你们都认识吗?让我们一起跟随丁丁去逛菜市场吧! (出示课件11)(板书:蔬菜名称)
引导:这里有丁丁要买的蔬菜吗?(出示课件12)
学生观察图片,并读词语。教师重点指导“韭、藕”的读音。
引导:丁丁继续往前走,忽然他停下了脚步。咦?这里有要买的蔬菜吗? (出示课件13)
学生观察图片,并读词语。注意读准平舌音“蒜”、翘舌音“薯”、轻声词“芋头”。
引导:丁丁的蔬菜买齐了吗?我们一起来帮他检查一下。(出示课件14)同桌相互抽查认读生字吧!
2.总结:同学们认识这些菜名了吗?相信大家今后去超市买菜时一定不会买错了!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并指导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
2.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的心情。
3.能积累6个八字成语。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1.过渡:生活中的语言特别有意思。你知道“碰钉子”的意思吗?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使用这个词? (出示课件15)
预设:我知道做事遭到拒绝或者受到挫折时,可以用“碰钉子”这个词语。
2.有些词语,我们称作“惯用语”,它们是我国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出示课件16)(板书:惯用语)
打头阵 挑大梁 占上风 破天荒 栽跟头 敲边鼓 开绿灯 碰钉子
多种形式读词语。学生猜意思,并想想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
重点点拨“开绿灯”“敲边鼓”。(出示课件17-19)
小结:很多惯用语都有特别的含义,需要结合语境才能准确理解。(出示课件20)
3.小练习。(出示课件21)
4.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出示课件22)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二题
1.引导:一个个词语浸润着我们的生活,一个个传神的动作又可以传递一个奇妙的词汇,你相信吗?(板书:动作描写)教育出~&
2.出示教材中的句子(出示课件23),这两个句子写的是什么心情呢?(害怕)
提示学习方法:①读一读,圈出上面两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②想一想:从这些动作描写中可以体会到“我”当时的心情分别是什么样的吗?③带着体会再读这两段话,关注动词的恰当运用。
小结:从这组例句知道了可以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心情。
3.下面,请你选择一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尝试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出示课件24)
害怕 生气 自豪 快乐 着急 伤心
启发:当你读着这些心情词的时候,你想起了哪一件事或哪一个情景?你当时有哪些动作?
学生自由说。(出示课件25)
交流后学生自由练习,用动作描写来体现表现心情的词语,写下来。
全班交流分享写作成果。
三、学习“日积月累”
1.过渡: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八个字的成语大家见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个这样的成语。(出示课件27)(板书:八字成语)
2.自由读成语,把成语读正确、读通顺。(出示课件28)
正音:“谬”的读音为miù,“祸”的读音为huò,“驷”读sì。
3.理解成语的意思。(出示课件29-33)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4)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成语,指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
(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6)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4.小练习。(出示课件34)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批注
蔬菜名称
惯用语
动作描写
八字成语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素养是要求学会作批注,在单独学习课文时已经有所学习,但不够系统,所以我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系统地做了一个复习,便于学生整理、归纳,更好地用到平时的阅读中去。四年级的学生识字量逐渐增多,阅读量也会相应增多,我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偏旁、部首、结构等,对在阅读中碰到的不会的生字词进行推测,从而更好地提高自主识字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