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黄继光
1.认识“役、屡”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射、弹”等6个字,会写“战场、持续”等20个词语。
2.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勇品质。
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从中体会他的英雄气概。
从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中感受他的英勇品质。
合作探究 聚焦细节 点拨引导 朗读感悟 体会情感 知行合一
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板块一 创设情境,识英雄
师:同学们,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认知,说说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
生:我最敬佩周恩来总理,他少年时期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生:我最敬佩袁隆平爷爷,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杂交水稻的研究、推广事业。
师:是啊,这些英雄都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样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黄继光。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收集关于黄继光和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的任务,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出示课前预学单第4题,先指名汇报,再出示预设答案指名读。)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这位英雄。(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板块二 整体感知,知英雄
师:课前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完成了课前预学单。现在,老师用“闯关”的形式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成果。请看第一关:字词关。
师:谁来读一读课前预学单第1题中的词语?(指名读)
师:很好。“屡次”的“屡”声母是边音l,“摧毁”的“催”是平舌音,大家朗读时要注意读准确。“晕”是本课要求掌握的多音字,我们可以用据义定音的方法来学习它。
“晕”表示“昏迷”“头脑不清”时,读yūn,如,晕倒、晕头转向;表示“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在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头发昏”时,读yùn,如,日晕、晕车。
师:本课生字会读了,谁来说说课前预习时练写的会写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射”书写时要注意第六笔横的右端不出头,第七笔撇也不出头。
生:“爆”右边下部是“”,不要写成了“水
师:你们说得很好。“射、弹、爆、炸”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过书写时要注意“射”是左右等宽,“弹、爆、炸”是左窄右宽。“启”是半包围结构,被包围的“口”字略扁。“荣”是上下结构,注意下面的“木”书写时撇、捺舒展。请同学们练写这几个字。(生练写)
师: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第一关。接下来请看第二关:概括关。
3.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导图,并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黄继光主动请求去执行爆破任务,他冒着枪林弹雨,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夺取战斗的胜利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师:本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已经给出来了:部队接到夺取高地的任务。谁来说一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事情的起因呢?
生:第1~4自然段。
师:你说得很对。现在,请结合你们对课文的预习情况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结果。
生:课文第5~11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第12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结果。
师:很好。现在,我们需要在文中提取关键词语,将事情的经过、结果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观察导图可知,事情的经过分了三个阶段。谁来尝试概括一下?
生:事情的经过可以概括为“主动请战、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师:事情的结果呢?
生:事情的结果可以概括为“占领高地,消灭敌人”。
师:你们概括得非常好。(师相机板书)那谁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黄继光主动请求去执行爆破任务,他冒着枪林弹雨,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夺取战斗的胜利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师:你概括得很棒!恭喜大家闯关成功!
板块三 聚焦言行,赞英雄
师:接下来我们要通过文章走近人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看看你们能从中体会到黄继光怎样的英雄气概,可提取关键词批注阅读感受,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聚焦言行,感受品质。
找出句子 人物品质 阅读感受
描写黄继光语言的句子 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信念坚定 从黄继光主动请缨时坚定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完成摧毁任务的坚定信念。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这简短有力的话语既表现了黄继光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也体现出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描写黄继光动作的句子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毅力惊人 “二十米,十米……”距离在一点儿一点儿地拉近,可对于身负重伤的黄继光来说,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有惊人的毅力。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 三个感叹号连用,表现了黄继光的英勇顽强和视死如归。
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舍生忘死
不怕牺牲 从“张开、猛扑、堵住”这一系列的动词中可以体会到黄继光不怕牺牲的精神。
(生默读,完成活动一。)
师:现在请小组长带领大家进行四人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成员们充分讨论后,小组派代表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小组交流)
师:下面请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谁来说一说你们组找到的描写黄继光语言的句子?
生:我们组找到了两句,分别是:“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了黄继光怎样的英雄气概。请看第一句。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师:“愤怒地注视”这一短语是对黄继光的神态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黄继光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我从中感受到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
师:从黄继光坚定的话语中,又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生:可以感受到他对完成摧毁任务的坚定决心。
师:你们很会抓关键词句进行体会。那么请你们联系全文想一想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番话的,完成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 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内心。
在营队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
在战士们屡次突击失败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
在时间非常紧迫,摧毁任务异常艰巨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
在对敌人无比愤怒、仇恨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
在明知自己有可能会牺牲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
(生完成活动二,师指名回答。)
生:在营队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生:在战士们屡次突击失败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生:在时间非常紧迫,摧毁任务异常艰巨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生:在对敌人无比愤怒、仇恨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生:在明知自己有可能会牺牲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师:你们都很会联系上下文来揣摩人物的内心,非常棒!
师:谁来读出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完成摧毁任务的坚定信念。(指名读)
师: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和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我们接着来看黄继光说的另一句话。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师:谁来说说读完这句话后你的体会?
生:这是黄继光保证完成任务的誓言,体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师:谁来读出黄继光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完黄继光的话,你觉得黄继光是个怎样的战士?
生:我觉得黄继光是一个热爱祖国、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士。
师:黄继光不仅说到,而且做到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舍生忘死。同学们,你们找到哪些描写黄继光的动作的句子?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找到的描写黄继光的动作的句子是:“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我从“用尽、更加、爬”这几个词语体会到黄继光在身负重伤,随时有可能牺牲的情况下,依然顽强地向前进。
师: (课件出示句子)对这个句子,谁还有更多的阅读体会?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生:“二十米,十米……”距离在一点儿一点儿地拉近,可对于身负重伤的黄继光来说,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有惊人的毅力。
生:我联系上文中的“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这个比喻句,体会到敌人炮火的猛烈,这时,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行动非常艰难,可他仍然坚持前进,他是多么顽强,多么坚毅啊!
师:同学们想“亲眼目睹”黄继光向前爬的壮举吗?下面我们通过影片来直观感受,请大家特别注意影片中黄继光的动作、表情。(播放电影片段)
师: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身负重伤的黄继光用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向前爬啊爬。接下来黄继光又做了什么呢?请读下面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生:这几句话是对黄继光的动作描写。三个感叹号连用,既是对黄继光顽强意志的赞叹,又突出了黄继光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师:你说得很好,谁还有补充的吗?
生:我从“暴风雨一样的子弹”这个比喻句,体会到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烈,战斗越来越激烈了。
生:我从两个“站起来”体会到黄继光的英勇顽强和视死如归。
生:我从“突然”体会到黄继光此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完成任务!
师:两个“站起来”,一个“举起”,对普通人来说是很简单的动作,此时对于黄继光来说却是需要莫大的勇气,为什么这么说呢?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完成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活动三: 联系上下文,丰满人物形象。
在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黄继光一个人肩上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在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在黄继光身负重伤,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在黄继光晕倒后,战士们进攻又受阻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在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战斗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生完成活动三,师指名回答。)
生:在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黄继光一个人肩上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生:在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生:在黄继光身负重伤,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生:在黄继光晕倒后,战士们进攻又受阻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生: 在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战斗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师:你们很会从描写黄继光的动作的语句中感受他的英雄气概,非常好!(师板书:英雄气概)文中还有一处动作描写,写黄继光“站起来”了,你们找到了吗?
生: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生: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诠释了中国军人的气魄!以血肉之躯堵枪口,他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谁来谈谈读完下面这个句子后的感受?
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生:我从“张开、猛扑、堵住”这一系列的动词中体会到黄继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师:同学们,要摧毁敌人的火力点,除了用胸膛堵枪口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么?
生:没有别的办法了。因为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黄继光此时身负重伤,已无法正常战斗。
师:是的,为了胜利,此时的黄继光已别无选择,只能用身体堵住枪口。请看大屏幕,看看黄继光扑向敌人枪口的插图,边看边想象当时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
师:在枪林弹雨中,黄继光拖着受了重伤的身体,顽强地站起来了!在晕倒醒来后,黄继光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在没有任何武器的情况下,他用自己宽阔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罪恶的枪口!那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难道他不珍爱生命吗?是什么力量让他置生命于不顾?
生:是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让他置生命于不顾。
生:是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让他置生命于不顾。
生:是对祖国和人民无比的热爱让他置生命于不顾。
师:黄继光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战友们的心怎能平静,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请带着你们的感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敌人的炮火终于熄灭了,一个伟大的战士黄继光牺牲了,但是,千万个和黄继光一样的战士站了起来。请再次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课文学完了,相信你们也被深深地震撼了,黄继光没有照过一次相,这尊塑像是根据他的连长的回忆雕塑成的。(出示黄继光塑像)此时此刻,面对英雄的塑像,你们想说点什么呢?请同学们完成课中导学单活动四。
活动四:串联课内外,升华对人物的情感。
此时,我想对黄继光说,你是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钢铁战士。
(生完成活动四)
师:谁来交流一下?
生:此时,我想对黄继光说,你是军魂。
生:此时,我想对黄继光说,你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生:此时,我想对黄继光说,你是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钢铁战士。
师: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殊死搏斗,使上甘岭变成一道攻不破的防线,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展现了震撼人心的上甘岭精神,这就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的奉献精神;不屈不挠,团结战斗,战胜困难的拼搏精神;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胜利精神。
板块四 拓展阅读,学英雄
师:本节课,我们从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抓住关键词体会到了黄继光的英雄气概。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本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默读“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说说从描写钱学森言行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完成课末固学单。
活动:阅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完成练习。
1.钱学森回国的过程是怎样的?请填一填。
2.“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从这句话中能感受到钱学森是一个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甘于舍弃一切,有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之情的人。
(生完成课末固学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梳理钱学森回国的过程的?
生:钱学森的回国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概括为“决定回国、历经艰险、坚持斗争、成功回国”。
师:“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从钱学森说的这句话中感受到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甘于舍弃一切,有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之情的人。
师:读完短文,你从钱学森的哪些行为中感受到他的爱国之情?
生:我从他在回国之路异常艰难的情况下,毅然决然要回国,体会到他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生:我从他在行动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的情况下,仍不屈服,依然不断提出要求:我要回到祖国去,体会到他强烈报效祖国的决心。
师:你认为钱学森是英雄吗?为什么?
生:钱学森是英雄。因为他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贡献在祖国的建设上。
生:钱学森是英雄。因为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师: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一直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我们读英雄故事时,要注意品味人物的语言、关注人物的动作,从中感受英雄气概,学习英雄精神。同学们,无数的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无数的人民英雄为祖国的富强繁荣,奉献青春,牺牲生命。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本课我精心设计了学习单,“课前预学单”重在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提高其预习能力。在第二板块,我用“闯关”形式检查预习成果,这样既能深入了解学生完成“课前预学”的情况,又能坚持督促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还能高效利用课堂时间,一举多得。“课中导学单”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紧扣“课中导学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引出英雄黄继光。通过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为学习课文,感知黄继光的英雄形象作铺垫。
设计意图
用闯关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扫清障碍,让学生回顾据义定音这种学习多音字的方法。同时,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通过导图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帮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为后面自主合作学习打好基础。
设计意图
抓重点:紧扣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描写加以批注;教方法:联系上下文丰富人物形象,更深刻地感受人物品质。
设计意图
通过电影片段使学生进入文中情境,更直观地感受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设计意图
本版块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提取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内心,丰满人物形象;以多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设计意图
语文课堂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拓宽学生阅读面,提高阅读质量。课末,采取“群文类学”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阅读链接”中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让学生对“英雄”这一形象有一个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