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黄继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役、屡”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射、弹”等6个字,会写“愤怒、注视”等词语。
2.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勇品质。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预习单 课时安排 2
课
时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1. 认识“役、屡”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射、弹”等6个字,会写“愤怒、注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一层的主要内容。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导语:同学们,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能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吗?(学生自由回答)黄继光就是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位,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直接以人物的姓名为题,点明了本文的主人公。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出示资料,介绍黄继光的生平及“抗美援朝战争”。
2.听音频朗读,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语气。注意标记自己读不懂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战 次 明星 毁 冰 胸
会写的字:击 照明 光
◆易错提示:“屡”是边音,不是鼻音;“摧”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2)重点词语释义。
[激烈] ①(动作、言论等)剧烈。②(性情、情怀等)激奋刚烈。
[屡次] 一次又一次。 [匍匐] ①爬行。②趴。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惊天动地] ①形容声音特别响亮。②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5.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不懂的地方。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一层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3.指名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为了夺取上甘岭战役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而壮烈牺牲的故事,赞美了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2.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卡】中的内容,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黄继光的英雄形象。
3.结合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自主学习,探究重点
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自主学习卡
①找一找:找出文中的几处比喻句,探究其表达效果。
②说一说:进攻开始了,我军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情况怎样?
③理一理:在进攻受阻时,黄继光是怎样做的?
④想一想:黄继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⑤探一探: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A.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B.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
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⑥谈一谈:黄继光在你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抓住有关语句,仔细
体会。
二、品读课文,汇报展示
(1)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1小题。
预设:文中的比喻句较多,分布在文章的各个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就能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明确:“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这个比喻句说明战斗非常激烈,敌人火力凶猛,我军进攻阻力大。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这个比喻句写出了子弹的密集,写出了黄继光危险的处境。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这个比喻句突出了黄继光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这个比喻句刻画了愤怒的战士们为黄继光报仇的场面。
(2)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2小题。
预设: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当时情况的危急:一、我军进攻屡次受挫。引导学生读“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压了回来。”这里的“突然”说明火力点是原来没有发现的,因而没有被大炮摧毁。“屡次”“都被……压了回来”说明敌人的火力很凶猛,我军进攻阻力很大。二、时间紧迫。引导学生看第4自然段开头“东方升起了启明星”,“已经四点多了”,说明此时离黎明不远了。
(3)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3小题。
①看到进攻受阻,黄继光是怎样做的?(主动要求营参谋长把拿下火力点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他是怎样说的?(黄继光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②展开讨论,针对黄继光说的话,想想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当时,黄继光想的是整个战斗的胜利,要巩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成果,否则这些天的心血都将白费;还会想,自己一定要完成任务,哪怕用生命去交换……)
③这种想法,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什么?(来自对朝鲜人民的爱、对祖国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恨)
④黄继光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是怎样的?(坚定、充满信心)
(4)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4小题。
明确:一是“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二是“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三是“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他的“肩上腿上都负了伤”。
(5)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5小题。
A.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①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黄继光是在一个战友牺牲,一个战友负伤,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而且又身负重伤时面对敌人的密集子弹站起来的)
②找出说明黄继光已身负重伤的词句,分析黄继光站起来的困难。(“肩上腿上都负了伤”“用尽全身的力气”“顽强地向前爬”,说明黄继光是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前进的,即使爬得很慢,而且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但是他仍在前进)
过渡: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爬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
③这三个感叹号表示什么意思?(第一个表示惊讶,黄继光能站起来,出人意料;第二个着重讲连爬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第三个是对黄继光英勇形象的赞叹)
B.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①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的?(黄继光在“晕倒了”“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的情况下又站起来的)
②这时,黄继光想到什么?唯独没有想到什么?(黄继光想到营参谋长对他的信任,想到战友的安危、祖国人民的嘱托、朝鲜人民的解放,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
③想到这里,黄继光全身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他是怎么做的?(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④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后英勇献身,这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表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
(6)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6小题。
明确:黄继光是个顽强坚毅的战士,如:“他用尽……近了,更近了。”黄继光视死如归,如:“他张开双臂……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三、拓展交流,学有所获
1.教师小结:这场战斗的胜利来之不易,黄继光牺牲自己的生命英勇地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他那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我们动容。
2.教师出示【拓展阅读】内容,解答交流与回答中的三个问题。
3.以《黄继光,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写你的感受。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受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第一,介绍抗美援朝战争和黄继光的身世,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并激起兴趣。
第二,通过英雄本身的行动及心理活动这两个方面,来完成英雄形象的塑造。
第三,通过教师的范读、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促使学生更深更好地理解课文,最后通过精讲、讨论重点词语、句子,完成了对英雄形象的再塑造。
这种时代性、情感性强的文章,怎么吸引学生入情入境是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中,有的环节处理得比较粗糙、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调控能力,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课堂教学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