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

24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编号ID:1722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24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24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4个字,会写“行驶、凌晨”等词语。
2.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
4.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预习单 课时安排 2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1.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4个字,会写“行驶、凌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原因以及经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导语:英雄,往往是在特殊时期、特殊场合下,涌现出来的超过一般人物的特殊人物。有一位哲人说过:“没有英雄的时代,是个悲惨的时代;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个悲惨的民族。”因此,英雄人物的出现,一定会受到尽情的讴歌和赞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他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就塑造了哈尔威船长这一英雄形象。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篇小说,具体感知这位英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明确:题目概括了小说记叙的主要事件。“诺曼底号”在文中是一艘邮船的名字。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介绍作者。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
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会写的字:英  鱼  开     乱  嘶  持
序  位  主  失  调  行
会认的字:漫  山  身  半  哭  涌  睡  机
◆读准字音:“措”是平舌音,读“cuò”;“混”是多音字,在“混乱”一词中读“hùn”。
◆书写指导:“窟、窿”都是穴字头;“遣”中的“  ”不要写成“虫”。
◆形近字示例:
伦(伦敦)——论(议论)            维(维持)——唯(唯一)
       沦(沦丧)——轮(车轮)             推(推开)——惟(惟妙惟肖)
(2)重点词语释义。
[弥漫]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惊惶失措] 惊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镇定自若] 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
预设:本文是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涉及一些人名、地名,学生可能会感觉陌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把这些词语按人名、地名来分类,并提供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4.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1.默读课文,交流反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预设:教师课件出示表格,引导学生用填写表格的形式来梳理故事的要素。
(2)在此基础上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与同桌交流。
(3)学生根据文中情节内容,拟写小标题。(课件出示)
2.了解了“诺曼底号”遇难的整个经过,故事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个词语简单地说一说。
预设:感动、激动、自豪、惊魂未定、害怕、恐慌、紧张……
四、品读想象,了解起因
1.学生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2.指名读,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介绍海难发生的原因及遇险情况的句子。
3.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海难发生的原因及遇险情况。
 (1)天气因素: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低。找出有关语句:
①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
②雾越来越浓了。
③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
预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天气的恶劣。
(2)事发突然:教师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冒”的含义,展开想象,感受当时的情况危急。
(3)不可避免:“玛丽号”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
(4)险情严重:“诺曼底号”的船身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
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把握哈尔威船长在海难降临时指挥救援的具体表现,借助描写船长言行的语句体会他的精神品质。
3.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通过写“诺曼底号”被撞,船长亲自指挥救援工作,在船上其他人员全部获救后自己却随船沉入大海的悲壮故事,体现了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探究了海难发生的原因,相信那种紧张、惊险的感觉还萦绕在大家的脑海中。那么,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哈尔威船长是怎样指挥大家脱险的?在他的身上,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崇高品质?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品读想象,体会人们的惊慌。
(1)指名读第10、11自然段,展开想象,并反馈: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提示:听到了尖叫声、哭喊声、物品掉落的声音、人们奔跑的声音……,仿佛看到了人们惊慌、害怕的神情,看到了人们蜂拥而出,看到了人们因慌乱、推搡摔倒在了地上……
(2)教师引导: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场面的呢?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相关语段,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①指名读文,其他学生评议。
②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来读,你会怎么读?会强调突出哪些词语?为什么?
③教师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悟后有感情地读。
2.品读人物的语言,体会船长的忠于职守、镇定果断。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其他学生通过哈尔威船长的话感受他的形象。
①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
②引导学生品读船长的话,明白他的话的意思。(课件出示)
③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船长的话?(果断、清楚、有力)
④指名反馈:这些话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临危不惧、冷静干练、指挥有方……)
(2)学生分角色读第16~30自然段,感受船长的形象。
①引导学生想象:在万分危急的时刻,求生的欲望让乘客们一窝蜂地拥向救生艇,你推我搡,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会出现什么新的危险呢?(推搡中有人落海,救援工作会变缓慢,老弱妇孺会落后,救生艇会翻……)
②分角色朗读:再这样下去,救援工作无法开展,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丧生于大海,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黑暗中传来了简短有力的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部分)
③思考:从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福大副的对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先同桌交流想法,然后教师出示课件进行总结。
④指名反馈:这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让你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
(3)学生齐读第35、36自然段,体会这一细节描写对表现船长形象的作用。
明确:“把克莱芒救出去!”这句话既表现了船长对他人的关切,再一次展示了他忠于职守的精神,也显示了他超乎常人的镇定的心理素质及组织能力。
3.多样朗读,想象人物画面,体会船长的英勇无私。
(1)教师引导:黑暗里坚定而严肃的声音,使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二十分钟之后,轮船沉没了,船上只有一个人没有逃生,他就是——(学生:哈尔威船长)
(2)教师播放悲壮的音乐,示范读课文。(“船头先下去……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3)学生齐读,展开想象:你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示例:从“犹如铁铸,纹丝不动”这两个词语中,我仿佛看到了哈尔威船长坚定地站立在船上,此刻,他已经做好了与“诺曼底号”共存亡的准备。
(4)教师引读:感人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自然段。教师朗读情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情感体验: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得救的人们会说什么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4.理解句意,深化文章的主题。
(1)提示学生思考:在危险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人们逃生,在那个可怕的黑夜静静地离开了我们。雨果是怎样评价这位伟大的船长的?(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引导学生讨论这三句话的意思。
(3)集体交流反馈。
示例: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在死亡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忠于职守、舍己为人,他的高尚品质是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具备的。
三、课堂总结,学有所获
1.教师总结。
小结:《“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小说脉络清晰,情节紧张,感人至深,是一篇展示语言美和人性美的佳作。作者真切、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场面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使我们读起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哈尔威船长,随着他心爱的轮船沉入了大海,但是,这巍峨高大的形象永远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永远铭记在一代代读者心中!
2.哈尔威船长沉静果敢、恪尽职守、充满仁爱,用自己的生命造就英雄业绩,铸就伟大灵魂。请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要点提示:(1)要珍爱生命。(2)要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3)实现生命的价值的途径有很多。
3.拓展运用。(1)作家雨果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体现“人格美”的形象,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请同学们课外阅读有关作品,畅游文学圣地。
(2)在生活中,会有各种不测发生,如地震、火灾、下楼梯踩踏等事件。如果你在地震、火灾、楼梯拥挤等现场,模仿文中第12自然段说一段话,能让大家迅速安全有序地撤离。
四、摘抄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从读中去感悟哈尔威船长的精神。此外,我还注意指导学生读书,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我采用了导读鼓励的方法,使学生在读中不仅感悟了船长的品质,还提高了朗读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学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在精神高度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灵性才会自然而快捷地产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授本课时,充分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乐于表达。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正因为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所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两整节课热情高涨,思维的火花不断地涌现,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每位学生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本节课我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然后局部分析,最后回归整体,在探究感悟环节,学生直入重点,从读中分析感悟船长的精神,达到了教学目的。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一、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精练。二、本节课自主教学体现不够。今后努力的方向:一、多看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把驾驭课堂的能力再往上提高一个档次。二、多看文学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更具魅力。三、多听课,多向周围的教师学习。四、多动笔,课后经常写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文笔。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