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二》教学设计

编号ID:2305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2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怎么表演课本剧”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以“怎么表演课本剧”为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表演前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在集体讨论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教材第一部分用简明的语言点出了课本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引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第二部分围绕怎么表演课本剧,从选课文、分角色、怎么演三个方面提示了讨论的内容。在选课文方面,讨论的核心是“是否适合演课本剧”,这里的“适合”含义很丰富,既包括故事本身是否适合表演,如情节是否丰富,人物性格是否鲜明,是否便于改编成剧本,能否引起观众的兴趣,也包括表演的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如场地和表演人数是否充足,服装和道具是否便于准备。在分角色方面,讨论的核心是“谁适合演哪个角色”,这里的“适合”也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表演者的舞台表现力及与角色在外形、性格等方面的相似度。在怎么演方面,教材提示学生可以从台词、表情、动作、服装、道具等方面展开讨论。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讨论的三个要求:一是轮流做主持人;二是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是意见不同时,要一起协商,形成一致的看法。
教材的第四部分提出了讨论后要完成的任务,即根据讨论的内容排练课本剧,在班上表演,意在让学生切实感受口语交际的真实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小贴士”中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两个重点,一是要引导每个人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这是对主持人提出的要求,在自己能主动发言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别人发言,体现出能力要求的提升;二是要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这既是对组员提出的要求,也是对主持人提出的要求,意味着必要时个人要放弃自己原有的想法,把大家的决定放在首要位置。
教学目标
1.能主持关于“怎么表演课本剧”的讨论,引导每个人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重点)
2.参与讨论时,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印发《负荆请罪》剧本、制作PPT。
学生准备:阅读《负荆请罪》剧本;准备与表演相关的道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视频,激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同学们观看电视剧《水浒传》中“景阳冈”的经典片段。(大屏幕播放)同学们看得都很入神。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演一演,当一次小演员啊?(板书课题)
师:我们的课本上有不少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如果我们在理解课文、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把它搬上舞台,进行表演,使课文中的人物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是不是很有趣?
设计意图:观看影视剧,创设真实的交际语境,激发学生当演员的兴趣。
二、细读文,选剧本
师:要想演好课本剧,我们先得看看剧本有什么特点。大家先来看一下课本剧《负荆请罪》。(课件出示)
(生自读剧本)
生1:这上面都是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的对话啊。
生2:方括号里主要交代舞台的布景和人物活动情况。
师:对,剧本的主体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那大家看看,我们这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哪一篇适合演课本剧呢?
(生浏览课文,在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生1:《猴王出世》比较适合。
生2:《景阳冈》比较适合演课本剧,因为它的篇幅不太长,人物也不多,场景变换也不多,就在店内喝酒的部分有对话,可适当改编,进行课本剧表演。
师:(竖起大拇指)你真行!看得真透彻,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对话丰富的课文更吸引人!那我们就来演一演课本剧。
生:我还看到了,剧本上除了有台词,括号里还有动作和表情及出场顺序等。
师:是的,这就涉及我们进一步的讨论——怎么演。
设计意图:要表演课本剧,学生只有明确剧本的特点,才能选好剧本。
三、细琢磨,怎么演
师:一部好的课本剧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来琢磨。比如,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台词的语言要能充分表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还要求通俗、自然、简练、明确、响亮,适合舞台表演。
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改编,语言既要忠于原文又要敢于创新。是吧,老师?
师:你说得太好了,我们就再读读课文《景阳冈》,试着讨论一下,该怎么演。
生1:文中的许多文字铺垫很有必要,比如第1自然段。这些光靠同学们的表演,是不能很好地再现故事情景的。所以我觉得可以以人物内心独白、旁白的形式展现出来。
生2:文中人物对话很精彩,表演时可以增加适当的表情、动作,把酒家和武松二人的语言交锋更好地表现出来。
师:比方说呢?
生1:第1自然段中的文字描述可以用旁白的形式写出来。
生2:第2自然段中武松叫酒家拿酒、拿肉时应该边说边加上动作,如“大手一挥”“把脚踩在凳子上”等。这样就生动了,也能更鲜明地体现武松的性格特点。
生3:我觉得文中的语言有点半文半白,表演时应改成现代文或大家都能理解的文字形式。如,“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可改为“你怎么不卖酒给我喝?”。
师:说得太对了!进行创造性的改编非常有必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课本剧应该怎么演,特别是人物台词哪里可改,哪里可增可删,让故事情节丰富起来,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让剧本更吸引人。
四、分角色,演一演
(生分配角色,合作排练。)
师:排练时,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得到了解决?是如何解决的?哪些未解决?为什么没能解决?课本剧的排演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全班讨论在排演中遇到的问题,共享资源。)
师:你们认为在分组表演课本剧时,哪组最出色?为什么?你自己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评选规则。)
评分项目 具体要求 总分 得分
语言与情感 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清晰,语调、语气符合人物性格,自然得体。 30分
舞台技巧 有台风,落落大方,表演自然,手势与内容相符,能表现人物性格。 30分
演员表演 走台合理,演员间的配合默契、自然。 20分
效 果 有感染力,有适当的化妆、服装、道具、舞台背景、音乐。 20分
(生全班交流,评选最佳剧本奖,最佳合作奖,最佳男、女演员奖。)
(颁奖。)
设计意图:演的环节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中之重,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适度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孩子的创作欲和表演欲。
附课本剧:《景阳冈》
第一幕 喝酒
时 间 晌午
地 点 景阳冈下一酒家
人 物 武松、店家
旁白: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不远。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
武松:(看着酒店门前挑起的大旗,疑惑)咦,“三碗不过冈”?待我前去一看!
旁白: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梢棒靠在一边。
武松:(脚踩板凳,冲柜台后边的店家大喊)主人家,快拿酒来吃!
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客官请慢用。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店家:(躬身,笑)客官,本店只有熟牛肉。
武松:好的,切两三斤来。
店家:(切了两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客官,这是您的牛肉,请!
武松:(端起酒,一饮而尽)好酒!
(店家又筛了一碗酒)
旁白:武松吃完了三碗酒,敲着桌子叫道——
武松: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
店家:客官,要肉就添来。
武松:酒也要,肉也再切些来。
店家:肉就添来,酒却不添了。
武松:(眼睛一瞪)这就奇怪了!你为什么不肯卖酒给我喝?
店家: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
武松:(疑惑,质问)怎么叫作“三碗不过冈”?
店家:我家的酒虽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叫作“三碗不过冈”。过往客人都知道,吃三碗,就不再问。
武松:(轻蔑一笑)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店家:我这酒叫作“透瓶香”,又叫作“出门倒”,初入口时只觉得好吃,一会儿就醉倒了。
武松:(大手一挥)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旁白: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吃完了,提着梢棒就走。
店家:(忙拦住)客官哪里去?
武松:(眼睛一瞪)叫我做什么,我又不少你酒钱!
店家: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
武松:(满脸疑惑)什么榜文?
店家: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老虎,天晚了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府限期叫猎户去捉。冈下路口都有榜文,叫往来客人结伙趁午间过冈,其余时候不许过冈。单身客人一定要结伴才能过冈。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在我家歇了,等明日凑了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
武松:(大笑)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什么时候听说有大老虎!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算有老虎,我也不怕。
店家:(无奈,摇头)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进来看官府的榜文。
武松:就算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就拿老虎吓我?
店家:(让开路,摇头走进屋去)我是一片好心,你反当作恶意。你不相信我,请你自己走吧!
教学反思
排演课本剧,不失为一种让小学生锻炼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途径。它是以教材为依据,为小学生所熟悉,易于激发小学生兴趣的一种表演形式。课堂上课本剧的表演更注重教学目标,课本剧要求的是小学生自由发挥,表演重在说,重在参与。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怎么表演课本剧”,其目的是演一演课本剧,学习课文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名著,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
在排练前,我先组织学生交流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或者课文中的哪个片段。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商量一下要演哪部课本剧。然后大家出谋划策,设计剧本。我重点指导学生怎样把叙述语言改变成人物的对话,表演时可以加上哪些表情或动作,需要设计怎样的服装、道具等。
整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给了学生比较多的讨论时间。引导学生参与到课文里,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是孩子喜欢的节目,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必须主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这是一个需要多种才能的综合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能力。师生的关系完全是平等的,教师只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