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方案
“漫画的启示”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教材选编了华君武的两幅漫画:一幅画的是一人正要给小树苗浇水,另一人坐在小树苗下等着乘凉,讽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和不顾事物发展规律的荒唐行为;另一幅画的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导致啄木鸟没有地方捉虫吃,失去了“工作”,警示人们要爱护大自然。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与之前的看图写话相比,本次习作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不仅要把漫画的内容写清楚,更要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
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漫画的启示”。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通过各种手法,讽刺、批评或是表扬某些人或事,引人深思,给人以启示。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意在引导学生观察漫画,看懂漫画的图意,将图意和从中获得的启示清楚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与思辨的能力。此前学生已经进行过看图习作的学习,要求主要是写清楚图画的内容,而本次习作的难度有所增加,不但要写清楚图画的内容,还要写出图中蕴含的意思及自己获得的启示,这对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材第一部分引出了本次习作的话题——漫画。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漫画的功能,提出了读漫画的要求,然后给出了供学生观察的两幅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漫画,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其内容与自己受到的启示。教材中的两幅漫画,都是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嘲讽。第一幅漫画呈现的是一人给小树苗浇水,另一人坐在小树苗下等着乘凉的情景,图上的提示语是两人间的对话。只有当小树长成大树时,才能给人遮阳,但那得是好多年以后的事了。所以坐在刚种的树下等着乘凉就显得特别可笑。这幅漫画嘲讽了那些不想付出劳动,一心只等着坐享其成的人,也可以说是嘲讽了这种刚栽下树就想乘凉、不顾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第二幅漫画的名字叫《待业啄木鸟》,耐人寻味。啄木鸟的“工作”是捉树中的虫子,而树木遭到了人类的砍伐后,啄木鸟没有了“工作”的地方,只好“待业”。漫画题目“待业啄木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意在告诉读者: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不仅会危害到动物的生存,也会危害到人类的生存。漫画警示读者,不要破坏大自然,要懂得爱护大自然。
教材第二部分对本次习作进行了具体指导。首先,教材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写出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接着,教材提示学生除了上面两幅漫画,也可以写其他漫画,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习作材料的空间。然后,教材从观察、思考、撰写三方面提出了要注意的地方:漫画本身的形象性,是联想和想象的依据,所以先要观察画面,看看画了哪些内容;漫画的标题和画面上的提示语往往起到说明主旨、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借助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后才能下笔成文;而从描述漫画内容,到写清楚自己的思考,正是完成本次习作的一个有序的过程。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习作完成后交流和修改的要求,再次强调了本次习作的重点——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
2.能借助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重点
1.能够仔细观察,读懂漫画的内容。
2.根据漫画进行合理想象,写清漫画内容,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或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课堂使用的漫画。
2.准备范文。
学生准备:学生回顾看漫画的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引入,了解漫画
活动1 了解漫画,感悟特点
1.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幅漫画(出示漫画),想想这两幅漫画和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1:漫画通过一件事反映一些现象,不是直接说明,需要看懂悟透。
生2:漫画反映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师:说得很好,基本上说出了这两幅漫画和平时看到的一般的画的区别,它们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2.小结: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通过各种手法,讽刺、批评或是表扬某些人或事,引人深思,给人以启示。
活动2 理解漫画,学会欣赏
1.导学:试着理解前面两幅漫画中的一幅,找出漫画与普通画之间的异同,说说你是怎么看懂这幅漫画的内容的。(学会欣赏漫画的方法)
预设:
生1:要做到两个“读”,即读图画、读文字。
生2: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画面,不遗漏。
生3:也要仔细读画中的文字,它对理解漫画有一定的作用。
师:好,同学们抓住了欣赏漫画的一些基本方法。
2.导入:今天,让我们欣赏华君武先生的两幅漫画,看看你能读出哪些内容,从中获得什么启示。(板书:漫画的启示)
操作指导:这个板块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漫画,发现漫画与普通画的不同,尝试读懂漫画,用心做到“两个读”——读图画、读文字。通过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图画,注意画中的文字,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漫画的兴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铺垫。
板块二 指导观察,欣赏漫画
活动1 指导观察,交流心得
1.出示华君武先生的漫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漫画画了什么内容,请注意关注细节。
2.学生汇报观察所得。
预设:
生1:第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要给树苗浇水的人问另一个坐在树苗旁的人:“你干什么?”那个人回答说:“等着乘凉。”生活中真有这种人,他们总是期望不劳而获,不付出一滴汗水却有回报,这是不可能的。
生2:第二幅漫画的名字叫《待业啄木鸟》,画的是一个个毫无生气的木桩上,立着几只啄木鸟,啄木鸟无奈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失业”了。
活动2 读懂图意,确定漫画内容
1.导学:第一幅图,这可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铁锹、小树苗和滴水的水壶之间有什么关联?两个人都在做什么动作,说了什么话?第二幅图,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树桩?啄木鸟“待业”的原因是什么?看完这幅图后你有什么担忧吗?(板书:读懂图意)
2.学生进行交流,展开合理的想象。
预设:
生1:第一幅图,我觉得这个靠树坐着、等树长大的人的言行十分荒唐,想要不劳而获,坐等好事,真是可笑。
生2:第二幅图,啄木鸟没有了“工作”,真可怜,但我更替因为破坏大自然也将面临生存危机的人类感到可怜。
生3:《待业啄木鸟》这幅漫画中,啄木鸟还保留着在树干上找虫吃的姿势,看着真让人感到心酸。我不禁在想: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停止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呢?
师:几位同学说得很好,你们都读懂了这两幅漫画的图意,基本上说出了它们所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也就是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批评。
活动3 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1.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板书:联系生活,思考漫画的含义)
预设:
生1:第一幅漫画,让我想到了社会上类似的一些人,不是游手好闲,一门心思想做投机取巧的事情,就是不打算付出一丁点儿努力,却总想着能得到好处、占别人便宜……他们往往是令人厌恶的。我们应该抵制这种行为,更应该约束自己,不做这样的人!
生2:第二幅漫画,让我想到了生活中那些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他们的这种行为不仅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到子孙后代。
2.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行为呢?
预设:
生1:我觉得应该对那个不想付出劳动就想享受成果、坐等乘凉的人发出警告!
生2:我想对那个在树苗旁乘凉的人说:“你这样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异想天开,实在可笑。”
生3:我觉得应该对社会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生态发展的人和他们的行为提出批评。
生4:我们要告诫这样的人,伤害大自然就是在伤害自己,请保护大自然!
3.小结:我们可以借助漫画的标题或其中简单的提示语,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来思考漫画的含义,从中获得启示。接着,我们要将自己得到的启示,结合图画内容清楚地写出来,注意要表达真实想法,抒发真实情感,与图画主旨相符。
操作指导: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对细节的观察了解图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现实教育意义。要重点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打开他们写作的思路,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看懂内容,并且能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启示。
板块三 明确要求,写清内容
活动1 明确写作要求,谨记注意事项
1.读读习作要求,确定重点内容。
课件展示: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
本次习作,可以写教材中的两幅漫画,也可以写其他漫画。在选择漫画时,要考虑画面的内容是否能看懂,能否从中获得启示。简而言之,就是要选择对自己有启发、能让自己有所思考的,即有话可写的漫画。
2.归纳要求,确定写作注意事项。(板书:写清漫画内容和自己的思考)
(1)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2)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
(3)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活动2 写清内容,表达想法
1.习作的内容,由漫画的内容和由此引发的思考两部分组成。
2.指导学生确定自己习作的中心意思,避免行文杂乱。注意联系标题,揭示漫画的含义,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到社会上的现象,对其进行批评或提出具体的改正措施。
操作指导:在这个板块里,教师要带领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明白本次习作包括两部分内容,重点写由漫画引发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要花时间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抓住重点,为下面完成习作打下基础。
板块四 构思内容,完成习作
活动1 回顾画面,整理思路
1.想一想对自己触动最深的是哪一幅漫画,回顾画面的内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用一两句话概括事件。
3.列习作提纲。
4.分组交流,修改完善提纲。
活动2 完成习作,完善习作
1.进行习作练习。
2.交流赏析,提出修改意见。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有突出特点的习作,集体评议,教师作重点评价。
(2)学生自己读习作,尝试修改,看看内容是否写清楚了。
操作指导:通过组内、班级交流,教师引领学生在互相评价、修改习作中,既可以看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合理的修改,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又可以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习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成语言文字。以欣赏漫画引入,唤起学生看漫画的兴趣,进入漫画的世界。漫画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将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漫画,说起来就更积极,更踊跃,思路也打得更开阔些。习作时指导学生展开联想,想画面中没有的内容会是什么,恰当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描绘空间外的情景,并联系生活,思考漫画的含义,把受到的启示写清楚。有了充分的观察与思考,学生的习作就有内容可写,写得就有条理。列出自己的习作提纲,进行习作练习与修改,学生主动去探索、学习,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去进行深入的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提升,并向他人学习。
范文引路
我们不做这样的人
今天,我在课本上看到一幅漫画。漫画画的是:一个人刚栽完一棵小树苗,正要提着水壶给小树苗浇水,这时他看到另一个人靠坐在小树苗旁,便问:“你干什么?”这个人扭过头去,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对他说:“等着乘凉。”①
看过这幅漫画,我不禁会心一笑,但是笑过之余,心中便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会觉得漫画中靠树坐着的这个人看起来那么眼熟呢?哦,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人是大有人在呀!②
你看他,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干,一点儿辛苦也不愿付出,只是想着当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时能够享受阴凉,难道用成语“坐享其成”来形容他不恰当吗?这种自己不想付出汗水,只是等着直接占有别人用劳动换来的成果的行为,真是可耻。③
我就遇到过总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人。拿前些日子来说吧,班级进行大扫除,大部分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干劲儿十足,不怕累、不怕脏,团结合作,将班级收拾得窗明几净、清爽舒适。大家虽然脸上都挂着汗珠,变得脏兮兮的,但是都露出了微笑,因为能在自己用劳动换来的美好环境中学习,怎能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可偏偏有几名同学偷懒,在大家劳动的时候“磨洋工”,甚至还有偷偷跑到外面去玩儿的,等劳动结束了才大摇大摆地回来,仿佛享受大家的劳动成果理所当然。结果可想而知,老师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罚他们值日一周!④
社会上也不乏这种人,不是游手好闲,一门心思想做投机取巧的事情,就是不打算付出一丁点儿努力,却总想着能得到好处、占别人便宜……他们往往是令人厌恶的。我们应该抵制这种行为,更应该约束自己,不做这样的人!⑤
有一个成语叫“鸠占鹊巢”,我们不要去学“鸠”的做法,而应该自己的“巢”自己建,那样“住”起来才会心安理得。⑥
行文写法赏析
❶对漫画内容的描述既简练又生动,通过联想,写出了其中人物的动作与神态,有助于体现漫画主题。
❷自问自答,将上下文自然衔接起来。
❸对漫画中的人物的行为发表看法。
❹联系生活经历来写,使自己的感悟得以印证,有理有据,也使漫画的主旨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❺小作者在此处对读者提出要求,抒发强烈的情感。
❻结尾处,小作者借成语“鸠占鹊巢”来表达个人看法,巧妙地总结全文,有新意。
总评:1.小作者能够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来介绍漫画内容,并自然过渡到对漫画内涵的议论,同时不忘联系实际,使个人看法更加鲜明、有说服力,获得的启示更加贴近生活。习作思路连贯,主题鲜明。
2.在联系生活实际时,能够做到有详有略,细节突出,这对充分体现漫画本身的意义和小作者的看法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