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编号ID:2319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2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重点)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重点)
3.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重点)
4.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积累,畅言入题
1.回顾交流: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课文,你对哪些异国风光有了哪些认识?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威尼斯、荷兰及金字塔的相关信息。
3.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好像经历了一次环球之旅,坐着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到荷兰那一望无垠的牧场去感受恬静的田园生活,还在神奇的金字塔下领略了人类的古代文明。课文对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感悟这些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再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二、交流提升,感悟写法
1.回顾课文景物描写方面的突出特点。
《威尼斯的小艇》
(1)小艇的特点:用熟悉的事物作比,写出了小艇的特点,体现了静态美。
说小艇像独木舟,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这些都是静态描写。
(2)游客、商人、青年妇女、老人乘着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城,人与景密切相连,充满生活气息,体现了动态美。
(3)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活力,体现了动态美;还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情景,表现了古老城市的静寂,体现了静态美。
《牧场之国》
(1)牧场白日里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体现了静态美。
(2)傍晚出现的挤奶人并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草原的寂静,体现了静态美。
(3)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寂静中,又成了一幅沉静夜图,体现了静态美。
《金字塔》
(1)把对金字塔壮丽景色的描写作为文章的开头,给读者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2)通过写在金字塔边看到的情景及自己的感受,体现出金字塔的神秘和绝美。
(3)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带来的感受。
小结:这些都是对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体现了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2.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悟。
(1)结合课文具体的语句,组织全班交流,谈感受。
(2)引导学生分小组交流平日阅读中积累的表现景物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句段,说一说:这些句子表现出景物的什么特点?这样的描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组织学生交流,积累表现景物静态美和动态美的语句。
3.师生总结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课件展示: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时融入人的活动,能赋予景物生命力和变化感,增强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4.小结: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够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三、仿写句子,表现动、静之美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课件展示:(1)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2)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2.引导学生自由读例句,说一说:这两个例子中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分别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的?(第一个例子通过写乘坐小艇时所见的景致,表现景物的动态美;第二个例子通过写动物安静下来的样子,表现出夜晚荷兰牧场的静态美。)
3.引导学生自由选择仿写情景。
(1)出示下面的情景,鼓励学生选择一个情景,试着写一写。
课件展示: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火车进站
(2)出示仿写要求:
课件展示:①从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仿照例子写一写。
②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3)引导学生选取情景,确定仿写的方向。
①引导学生选取一个情景,想一想:可以描写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②指导学生确定仿写重点:“放学后的校园”这个情景,重点要写出景物的静态美;“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重点应写出景物的动态美。
③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写:从喧闹到平静,这是放学后的校园和白天的校园的不同之处,而另外两个情景中“热闹”的过程极有特点,应该重点写。
4.学生动笔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5.仿写完成后,鼓励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各自仿写的句子,互相评一评。再选出有代表性的句子,全班交流、点评,看是否表现出了景物的动态、静态之美。
第二课时
一、词句段运用(二)
1.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
课件展示:◇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2.指名读句子,说说这些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物,突出了它们什么特点。
(1)第一组句子描写的是埃及的金字塔,第二组句子描写的是印度的泰姬陵。
(2)都突出了景物的颜色特点。
3.追问: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预设:第一组句子中,景物都沐浴在金色的世界里;第二组句子中,景物闪耀着纯白的光辉。
4.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两组句子在表达上有怎样的共同点?读后有怎样的感受?(都集中强调了一种颜色,读了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5.指名读句子,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6.引导学生找一找其他这样的句子,交流、体会其描写的生动形象。
二、日积月累
1.过渡:有人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指的就是农历的四月,农历四月已经是初夏时节了。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宋朝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古诗。
课件展示: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教师可相机提示学生读准字音,读好停顿,重点指导“了”的读音。
4.鼓励学生自由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学生理解古诗。
(1)教师出示下面词语的意思:
课件展示:山原:山坡田野。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2)交流诗意:郁郁葱葱的树木遍布山原,水光映照着天光,河川一片洁白。在杜鹃的声声啼叫中,细密的雨丝像烟雾一样弥漫。乡村的四月很少有清闲的人,才结束了养蚕种桑等工作,又去田里插秧了。
6.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读出乡村四月的明丽和生机。
7.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8.拓展想象:想一想诗中描绘的景象是怎样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三、课外拓展
1.把今天学到的古诗抄写在积累本上。
2.读一读积累本上已经学过的课本上写景的古诗。
    3.与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诗歌,感受诗歌传递的景物美。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