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演讲
教学目标 1.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一定的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就感兴趣的话题搜集相关资料,看看与此话题相关的演讲稿、演讲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一、看一看,感受“演讲”
1.播放青少年或名人的优秀演讲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演讲的魅力。
导语:同学们,看了这几段演讲视频,你们是不是觉得演讲的人都特别有魅力?其实,一次优秀的演讲背后都需要非常细致的准备。准备好了,自然就有自信,在大家面前演讲就不会那么紧张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写演讲稿、做一次演讲。
2.学生交流演讲感受(做过演讲的/未做过演讲的)。
二、学一学,认识演讲稿
1.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发表意见,讨论问题。
(1)什么是演讲稿?
(2)演讲稿有什么特点?
2.师生共同归纳
(1)演讲稿:一般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或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
(2)结合视频中的演讲及优秀演讲文稿,归纳演讲稿的特点。
①具有针对性。主要表现在演讲是为了以思想情感、具体事例和理论依据来打动听众,因此,它必须要有针对性。
②具有可讲性。由于演讲稿是为了“讲”,所以要以易说能讲为前提。
③具有鼓动性。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和语言表达的形象生动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并以此引起听者的共鸣。
三、想一想,确定演讲话题
1.读课本上的话题,看是否感兴趣,也可以认真想一想,确定其他话题。
预设:课本为学生演讲提供了四个方面的话题范围,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哪方面的话题感兴趣,并说说感兴趣的理由。如果学生还有其他感兴趣的话题,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话题分享出来,与大家交流。
2.选择最佳话题。
提示:若感兴趣的话题较多,可先用纸笔记录下来,再列一列简单的提纲,写一写该话题可以谈的主要内容,看哪个话题可说的内容最多,就选择哪一个。注意还要站在听众的角度去考虑,即除了可讲性之外,还要能激起听众的兴趣。
3.根据选定的话题,拟定题目。题目要直观、鲜明,能体现演讲的主题。
(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拟题示例,进行简要的分析,明确拟题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自主拟题,并说一说这样拟题的原因。
四、探一探,学写演讲稿
1.明确演讲稿的格式。
预设: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演讲稿的格式。
2.结合例子,重点学习演讲稿的主体部分的写法。
过渡:演讲稿最难写的就是第二部分——正文。这是演讲的主要内容,一篇演讲成不成功,关键就在这个部分。我们先来看一段以祖国发展历程为主题的演讲稿的片段吧,同学们先听我来读一读。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上,
我看祖国是一摊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
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世界的东方,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
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
饿的生活。孙中山,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
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
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讨论:(1)这段话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祖国饱经磨难却依然坚强。)
(2)演讲者用了哪些材料来支撑这个观点?(磨难:圆明园被毁,邓世昌殉国;坚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几位伟人的事迹。)
明确:演讲稿的观点要鲜明突出,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要有感染力,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3.学生尝试写演讲稿,教师相机指导。
4.分小组交流,修改演讲稿。
五、说一说,自信演讲
1.在正式演讲前,学生可先自己练习一下,试试怎样演讲更好。
2.教师指导演讲时的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调整好心态,上台前可以深吸一口气。
(2)演讲时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演讲时可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3)要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以增强表达效果。语言不能太平淡,要生动、有感情,这样才能打动听众。
(4)听众要保持安静,对演讲精彩的地方可以用掌声来表示鼓励和赞扬。
3.学生自荐或小组推荐,学生上台演讲。
六、评一评,选出“最佳演讲”
1.师生共同制定评判标准。
示例:主题鲜明,选材恰当;态度大方,语言有感染力;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等。
2.学生评选自己最喜欢的“演说家”并说明理由,最后集体投票评选。
3.教师对优秀“演说家”予以表扬、激励。
4.教师对本次口语交际活动进行小结。
本次口语交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演讲稿,二是进行演讲。所以在本次教学设计中,重在把两者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我在教授演讲稿的特点时,没有枯燥地进行讲解,而是通过看生动的视频和读演讲稿片段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说、自己感悟,从而更好地借鉴。在教学写演讲稿的过程中,也重在结合例子去讲,而且重在引导。在指导演讲时,我着重关注心理建设、语气、语态等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做好准备、敢于上台、大胆开口,相信通过这次学习,学生对演讲会产生更大的兴趣。